以下是含有銀行都更的搜尋結果,共226筆
銀行業者為危老重建再向金管會請命,比照都更進行鬆綁。金管會2020年5月已向銀行業者發函,把都更案排除在銀行法第72條之2的計算範圍,但危老重建仍須位列,銀行業者則再向金管會請命,希望金管會再進行鬆綁,比照對都更監理寬容的作法,把危老重建取得核准前的整合經費,一併劃入銀行法第72條之2的排除範圍。
平均地權新法上路對不動產放款業務的衝擊,銀行業者分析,土建融業務在央行先前把土融成數下修至5成,且其中1成還要等動工後才能撥用,早已讓許多中小型建商因財力不足自動退場,如今平均地權條例上路,比起土建融業務所受的影響,反而是房市賣壓更大,中小型建商要推動都更危老重建更加不易。
限期建商取得土融之後必須在18個月內限期開工,已使投入都更及危老的中小型建商大受衝擊,不具名的銀行業者對此坦言,已有許多小型建商反應,很多為了整地而向原住戶買入的老屋,因為房子本身幾無殘值,使央行直接將這類買房子的放款歸類為「土地貸款」,也劃入18個月內限期開工的範圍,已直接衝擊建商為了推進危老都更案的整地行動。
八里台北港開發計畫,大型行庫斥資逾百億助陣麗寶集團,知情人士透露,除了兆豐、一銀、合庫三大行庫助陣興富發在高雄的亞灣區特貿三案326億元聯貸案,麗寶機構也獲大型行庫助陣近百億元投入「台北港重劃區」開發案,此案麗寶已決定朝物流與倉儲、智慧園區、觀光飯店三管齊下,完成台北港重劃區的開發計畫。
都更危老話題持續延燒,根據最新實價揭露,萬華區內江街4棟老建物,包括透天和公寓分兩筆交易,以總金額約4.6億元,由具有開發商背景的「陳同實業」整合成功,合併土地共123.73坪,換算土地單價約370萬元。此兩筆交易皆為今年萬華區唯二的億級房地交易,而此案已經交由銀行信託,推估應是建商整合老舊建築,朝都更或危老的老屋重建程序邁進。
都更危老不僅是政治議題,實際商機也是火熱!最新實價揭露,萬華區內江街四棟老建物,包括透天和公寓分兩筆交易,以總金額約4.6億元,由具有開發商背景的「陳同實業」整合成功,合併土地共123.73坪,換算土地單價約370萬元。此兩筆交易皆為今年萬華區唯二的億級房地交易,而此案已經交由銀行信託,推估應是建商整合老舊建築,朝都更或危老的老屋重建程序邁進。
土地銀行統計,目前在都更危老累計核准都更危老貸款總額度逾2,000億元以上,核准件數逾300件。今年、明年希望都更危老在融資市場以持續位居首位為目標。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4日表示,目前台灣危老都更每年對經濟的貢獻是過去的5倍~10倍,且預估仍有5倍以上的成長空間,即對經濟的貢獻度可拉高到過去的25倍~50倍,內政部後續將與金管會積極合作,推動不動產證券化,培養整合危老都更的專業團隊。
營建成本上漲恐將使建商負擔地主戶的建造成本,不僅建商財務能力的抗壓性將成為國銀承接都更案的最新指標,金融圈高層透露,現在銀行在都更授信上已聚焦所謂「三倍數效應」帶來的影響。
味丹企業總金額48億元的聯貸案12日簽約,由土地銀行出任聯貸管理銀行,該案為7年期聯貸,資金用途主要作為償還金融機構借款及充實中期營運資金,超額認購率達235%,是近期聯貸超認率最高的一件。
銀行業者在都更危老業務上競爭激烈,十多年前曾出現「百分百房貸」再現,都更危老吹起「百百風」。業界人士透露,這種「百百風」的都更危老案件,金額少則3億~4億元,多則高達20億~30億元,最早發起的多為中小型銀行,積極透過都更危老提供100%貸款,爭取業績,現在大型公民營銀行也加入戰局。
危老都更貸款採百分百融資的做法,在金融圈愈來愈常見。業界人士分析,銀行競推都更或危老的百百融資,主要有三大誘因,一是銀行法第72條之2,都更危老可排除在計算範圍;二是百百融資利率比起一般非百百融資的都更或危老案,高出快1個百分點,約在2.5%~3%間。
臺灣企銀長期推動信託業務,同時結合行內都更危老專業團隊,推出整合性規劃服務,協助建構年長者在地安老的永續家園,連續三年榮獲非政府組織亞洲企業商會(Enterprise Asia)主辦「AREA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社會公益發展獎」殊榮,顯見該行深耕銀髮照護領域,表現獲得肯定。
臺灣企銀長期推動信託業務,同時結合行內都更危老專業團隊,推出整合性規劃服務,協助建構年長者在地安老的永續家園,連續三年榮獲非政府組織亞洲企業商會(Enterprise Asia)主辦「AREA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社會公益發展獎」。
涉嫌掏空遠航的漢洋地產張綱維搶下新北市中和區「台貿一城都更案」,引發住戶不滿控訴恐成爛尾樓。張綱維抨擊,漢寶建設負責人前立委張慶忠「願賭不服輸」,使出黑函奧步、阻撓都更:張慶忠回批,張綱維訴訟纏身,陷入財務危機,還以「玩具本票」這種旁門左道的方式欺騙住戶,請他都更根本就是「請鬼拿藥單」,絕對不能交給他!
都更危老案因原物料通膨及缺工問題影響業者意願,市場相關建案「僧多粥少」,銀行透露,案源愈來愈少下,已使都更危老掀起新的競價風潮,最主要反映在舊案的利率僅調升約半碼(0.125個百分點),而未調足央行升息幅度的1碼,市場現在看到的最低利率,其中有土地擔保品的土融部分,仍在1.5%左右,至於無擔的建融利率,起跳價則約在1.625%。
美國聯準會(Fed)再釋「鷹訊」,市場對加速升息預期升高,上市金融類股指數23日飆漲近2%,創逾24年來高。銀行股「一馬當先」,王道銀行(2897)亮燈漲停,高雄銀(2836)、臺企銀 (2834)漲逾4%,中信金(2891)、玉山金(2884)、兆豐金(2886)等近日亦獲土洋同買,資金派對近尾聲、金融股「衝上天」。
政府跨部會的打房聲中,高雄亞灣特貿三開發計畫之所以吸引各金融業者激烈競逐聯貸商機,國銀主管認為,最主要在於該案為「公辦都更案」,且地主為高雄市政府和國營事業台電,全為公部門,不會受到央行的土建融成數限制,以及金管會新採取的提高風險權數等制約,才吸引多家國銀進場熱捧。
央行連續出手「打炒房」,其中之一的土建融成數大降,傷及建商財務調度能力,不過,危老都更的土建融不受銀行法72條之2、調高金融機構風險權數的限制,加上政策推動危老都更的容積和稅賦減免等獎勵,危老都更正處開創新局的時刻。
金融圈人士透露,中央銀行17日宣布升息1碼後,在所有企金放款中首要緊盯上土建融放款,央行官員已在非正式場合向金融業者表態:「新作土建融案的利率要拉高」。先前央行透過金檢等方式,已向金融業者傳達土建融利率至少1.8%起跳,業界人士指出,隨央行升息且授意銀行「足額反映」,未來銀行土建融新案起跳價將直接超過2%,以2.05%為地板價,建商成本勢必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