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銅價的搜尋結果,共2,212筆
通膨環境下萬物齊漲,超市量販與農委會攜手的60元平價幸福餐盒,去年首波與業者合作以來,因兼具食材品質與份量,幾乎天天完銷、報廢率極低,繼經典排骨、烤鯖魚、炸豬排等口味後,第3波「黃金厚厚雞排」、「香烤嫩雞胸」新口味也上市,維持平價60元,並提供外送到家服務,方便更多不便出門的民眾。
華榮(1608)不受國際銅價連續兩天跌破8,000美元影響,憑藉台電釋出饋線汰舊換新電力線纜及強韌電網計畫受益題材,市場26日追價買盤湧現,成交爆大量,開盤16分鐘,股價亮燈漲停23.85元鎖死至終場,創波段新高。
LME三個月期貨26日盤中,每公噸小漲0.2%報7,978.5美元,但若收盤以此計算,本周累跌3.3%,周線即連六黑。主要是投資人憂慮全球經濟放緩會影響銅等工業金屬需求,加上美元走強,讓以美元計算的銅價相對變低,引發銅期貨賣壓在本周湧出從而跌破8千美元大關。
五星飯店館內餐廳居然吃得到「百元有找」的菜式!走過了疫情,台北晶華酒店地下三樓〈三燔本家〉日料餐廳決定自6月中下旬起再度變身「夏日居酒屋」,並由飯店日料主廚張明志與餐廳主廚洪睿呈聯手設計了40道日式下酒菜以饗食客,菜單分:「下酒小菜」、「居酒名物」、「主廚推薦」、「一夜干」,以及「汁物」與「食事」幾大類設計,菜式道道開胃下酒或解酒,其中〈金菇野菜〉、〈麻香海帶芽〉、〈柚子大根〉、〈佃煮黑豆〉與〈明太子飯糰〉,每份訂價都是99元,百元有找銅板價,「佛心來著」抗通澎,預料活動正式開鑼起跑,餐廳又將吃貨盈門大爆棚。
由於市場越來越不看好中國今年的經濟復甦前景,近來銅價呈現螺旋式下跌,在周三盤中跌破每噸8,000美元大關,為今年以來首見。
有些人累積上千萬的財富後,單靠存股或ETF即能每年領息40至50萬元,小資族究竟能否一邊每個月領配息、一邊讓資產持續成長,甚至提早踏入退休生活?專家表示,投資必須愈早開始愈好,每個月定期定額買高股息ETF,是有可能辦到的,且很多高股息ETF只要銅板價,再把握2原則篩選標的準沒錯!
LME三個月期貨19日每公噸上漲1.2%收8,272美元,但跟4月同期相較累跌6.9%。銅價從去年7月低點回升至今年1月最高逾9,400美元累漲35%。但全球最大銅進口國中國復甦不如預期,拖累銅價走跌至16日創五個半月新低。
堪稱是「人生勝利組」的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返台、接班迄今長達35年。印象最深刻是公司曾三次發生虧損,模範生的他認為,要從犯錯中學習,不斷改進,下次要做得更好,不要再犯。
近期震撼考古界的一項在南海的考古新發現經過考察與測量後,將正式開展考古調查工作。這2處分別命名為南海西北陸坡1號、2號的沉船遺址,位於水下1500米,有超過10萬件明代文物,年代約於明朝弘治年間。2處沉船保存完好,文物數量巨大,可稱為世界級的重大考古發現。
LME三個月期貨19日盤中每公噸下跌0.2%報8,157.5美元,逼近本周內創五個半月新低水準。若終場維持此水準,周線連五黑。Fed鷹派立場讓人預期繼續升息和美國舉債上限可望解決,支撐美元走強而不利以美元計算的銅價。中國經濟有放緩跡象,也讓人擔心影響銅的需求。
大陸雲南一名男子王偉開車行經一處農村時,被路邊一名老人兜售一把青銅劍和一些青銅殘片,最後他花了人民幣5600元(約新台幣2.4萬元)買下,沒想到鑑定後發現竟然是戰國至西漢時期的真品,讓他大感意外,後來更決定將其捐給保山市博物館。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黨主席賴清德與大學生座談,在回應有關能否壓制房價問題時,說出「房價現在在降」的「驚句」,引發社會譁然,被酸缺乏同理心,簡直是活在平行時空中,不知民生疾苦。民進黨事後雖趕緊澄清,卻是越描越黑,正好再一次證明完全執政7年、享盡權力資源的民進黨,早已離年輕人越來越遠了。
近年來物價不斷上漲,國民小吃炸雞排已經離銅板價越來越遙遠,不過有網友發現,某夜市的雞排近日調整價格後,竟然只要45元的佛心價。貼文一出,讓許多饕客狂求店址,不過也有一票在地人直說:「這家很好吃,別再報導了嗚嗚」。
LME三個月期貨17日盤中每公噸跌0.5%至8,088.5美元,創五個半月新低,其後跌幅縮小至0.26%報8,107美元。澳盛指中國4月工業生產年增5.6%,僅市場預估10.9%的一半,4月出口年增8.5%,增幅遠低3月的近15%,都讓人擔心全球最大銅進口國中國的復甦放緩,影響了需求。
近年來物價上漲,許多外食族叫苦連天。一名網友日前發現,夜市的銅板小吃章魚燒也默默漲價為一盒70元,讓他直呼「吃不下去」,貼文一出,引發討論,有許多鄉民都提到經典的章魚燒套組「三盒100元」,表示自從沒有這種優惠價後,已經很少吃章魚燒了。
國際銅均價第一季年減幅逾1成,但不影響線纜業財報表現,在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台商回流建廠及建商推建案的訂單加持下,第一季全面獲利,其中大亞(1609)業內外皆美,第一季EPS攀升至2.65元,不單創單季及歷年獲利新高,也居線纜業獲利王。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台商回流建廠及建商推建案的助陣,線纜業第一季不受國際銅價較去年同期下滑逾一成的影響,全面交出獲利的成績單。華榮第一季EPS回升至0.84元,擺脫去年同期每股虧損0.21元的局面,大亞第一季EPS攀升至2.65元,居線纜業獲利王。
新聞提要■全球最大銅生產國智利產量停滯不前,恐無法因應能源轉型過程所需的銅需求。
台股上市櫃公司首季獲利、4月營收平淡,惟美國4月通膨率低於預期,市場對美國終止升息信心大振,資金活水不退潮,轉入低價銅板股伺機短打,台股11日低價股當家,凱碩(8059)、德勝(8048)、智捷(8176)漲停,富野(2736)、大魯閣(1432)等解封受惠股同歡。
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研究顯示,4月中國電池級碳酸鋰均價跌至每噸人民幣19.8萬元,月跌39%;氫氧化鋰則跌至每噸人民幣26.6萬元,月跌33%,儘管均價環比上月跌幅擴大,但鋰鹽價格已在4月中下旬出現止跌回升的跡象。除此之外,電解液原料六氟磷酸鋰近期也開始回漲,負極材料、磷酸鐵、鋰電銅箔等材料價格也已接近觸底,動力電池產業鏈價格逐漸回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