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銅箔的搜尋結果,共437筆
南亞31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吳嘉昭表示,第二季部分負面因素逐步趨緩,營運市況可望逐季回升。今年有台灣樹林廠區的離型膜、ABF載板、醫療用減白血袋及林口廠區熱塑性生物可分解塑膠(PBAT)、大陸寧波丙二酚及昆山ABF載板陸續完工,預計每年創造200億元以上產值。
台股24日終止連六紅,外資轉為賣超調節,投資專家認為,短線類股輪動良性趨勢仍在,建議關注產業景氣可望谷底反彈、下半年具復甦成長動能的台燿(6274)、台光電(2383)等CCL廠,齊獲外資、投信銀彈加碼敲進。
國際銅均價第一季年減幅逾1成,但不影響線纜業財報表現,在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台商回流建廠及建商推建案的訂單加持下,第一季全面獲利,其中大亞(1609)業內外皆美,第一季EPS攀升至2.65元,不單創單季及歷年獲利新高,也居線纜業獲利王。
國際銅價年減逾13%,影響線纜業4月營收表現。華新(1605)、華榮(1608)、宏泰(1612)4月營收負成長,惟華新4月及前四月合併營收仍均創同期第三高。華電(1603)、億泰(1616)、合機(1618)因出貨給台電,4月營收均成長。
宏泰(1612)5日董事會通過第一季財報,EPS由去年同期0.36元增加0.5元,會中也決議結束銅箔基板事業營運,銅箔基板廠房將轉生產電線電纜,人員若不願接受轉職,將優於勞基法資遣。
宏泰電工5日董事會承認第一季財報,EPS由去年同期0.36元增加0.50元,會中也決議結束銅箔基板事業營運,銅箔基板廠房將轉生產電線電纜,若無適當工作可安置員工或是員工不願意接受轉職,將優於勞基法,辦理資遣。
中美貿易戰引發供應鏈移轉,泰國成PCB廠最愛,除駐紮已久的泰鼎-KY(4927)、敬鵬(2355)、競國(6108)之外,新近又有銅箔基板(CCL)廠聯茂(6213)、台虹(8039)、華通(2313)加入行列,欣興(3037)21日也宣布擬透過泰國子公司取得泰國北柳府廠地赴泰投資,泰國可望繼中國大陸之後,成為PCB另一生產重鎮。
南亞今年針對利基市場的布局大躍進,包括綠能、醫療減百血袋、電子材料、ABF載板、可分解投資計畫相繼完工,合計年產值貢獻近127億元,適時支援搶進後醫療、綠能、車用等新領域商機。
南亞(1303)公布去年財報及股利政策。去年營收3,551.83億元,稅後純益321.09億元,EPS達4.05元;董事會通過擬配發現金股息3元,對照股價76.1元,現金殖利率3.94%。
工作天數增加,銅箔基板廠台光電(2383)、聯茂(6213)及台燿(6274)2月合併營收同步優於1月,其中台燿2月合併營收12.55億元,月增15.89%,表現最佳,隨著3月工作天數恢復正常,法人預期,3家公司3月合併營收可望持續回升。
市調數據顯示,2020年~2025年數據量年複合成長率達24%,隨著網路資料流量愈來愈大,以及多項新興應用的推出,伺服器、資料中心未來需求穩健成長,PCB多層板、HDI、ABF載板等供應商受惠。
金居(8358)受惠客戶拉貨及兩大伺服器新平台將進入新品備貨期,金居營運將逐漸改善並出現轉機。
大陸解封後經濟復甦力道強勁,惟全球第二大產銅國秘魯發生政治暴動,衝擊銅礦生產,國際銅價攀升,台股與銅價掛鉤的「銅概念股」身價也水漲船高,第一銅(2009)、導線架廠順德(2351)1月31日齊攻漲停,華新(1605)、大亞(1609)、華榮(1608)等股價也逆勢強。
宏泰(1612)2022年12月合併營收創同期新高,政府推動太陽能電廠、離岸風電等綠電政策,台電又有強韌電網計畫,台商回流建廠也需要電力線纜,增添營運成長動能。三大法人12日合計買超1,760張,股價上漲1.3元、收19.1元,上檔將遭逢年線21.46元反壓。
儘管短期終端市場傳雜音,美系外資依舊看好伺服器及Switch(交換機)依舊是銅箔基板市場主要驅動力,維持台光電(2383)及台燿(6274)「買進」評等及目標價,台光電盤中股價逆勢走高。
終端需求疲弱,銅箔基板廠台光電(2383)、聯茂(6213)、台燿(6274)2022年12月合併營收同步下滑,其中台光電去年12月合併營收27.16億元,為2021年2月以來單月新低,不過3家公司盤中股價未受業績太多影響,聯茂及台燿力守紅盤之上。
庫存持續去化帶動需求回補,加上2023年兩大CPU廠的伺服器新平台放量可期,銅箔廠金居(8358)今年營運可望回溫,市場看好該公司今年業績值得期待,買盤湧進推升下,金居4日攻上漲停板。
銅箔基板廠台光電(2383)、聯茂(6213)及台燿(6274)11月營收出爐,其中聯茂11月合併營收24.11億元,月增14.82%,台燿11月合併營收為14.73億元,月增10.98%,不過受台股指數漲多拉回及股價處於高檔影響,3家公司今天盤中股價走弱。
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統計10月台灣上市櫃PCB原物料營收月減1.05%、年減29.07%,累計前十月營收年減7.63%。
台股強勢反彈以來,是否為無基之彈討論迄今尚無結論,惟內外資在電子次族群中有志一同,直指伺服器商機亮到明年,統一投顧重申買進金居(8358),隨伺服器新平台問世,金居成大贏家;瑞信證券則看好英業達(2356)前景,升評「優於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