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鐵路的搜尋結果,共6,365筆
國慶焰火在台中施放,官方預估單日將湧入50萬人潮,由於中秋連假台中高鐵站爆排隊人龍,讓烏日警方局嚴陣以待,祭出車輛分流措施,此外,交通部高速公路局預估,國道交通量可能比中秋節更高,7至8日為南向高峰,西部國道建議上午6時前或中午12時後出發,國道5號於上午5時前或下午5時後出發。
嘉義市鐵路高架化進度落後,但嘉義市配合款由38億多元暴增至48億多元,且仍須按期繳付,嘉義市政府4日在議會專題報告,多位議員督促市府要持續爭取中央全額補助,市長黃敏惠則重批中央開「芭樂票」,再次疾呼中央兌現全額負擔的承諾。
嘉義市鐵路高架化進度落後,但嘉義市配合款由38億多元暴增至48億多元,且仍須按期繳付,嘉義市政府4日在議會專題報告,多位議員督促市府要持續爭取中央全額補助,市長黃敏惠則重批中央開「芭樂票」,再次疾呼中央兌現全額負擔的承諾。
大陸央視新聞4日報導,八天的十一中秋假期已進入第六天,出行民眾陸續踏上歸途。國鐵集團運輸調度指揮大廳顯示,今天要調度1.1萬多列列車的行車指令,預計發送旅客1730萬人次。
嘉義市鐵路高架化拚2025年底通車,後火車站小澎湖、小副瀨、北港車頭周邊約19公頃土地,列入「嘉義大車站西側地區第1期都市更新計畫」,嘉義市政府寄發1300多份意願調查問卷,回收僅約2成,其中卻有逾7成有意願,市府表示,持續開說明會廣納更多民意。
嘉義鐵路高架化拚2025年底通車,嘉義車站後站小澎湖、小副瀨、北港車頭周邊土地開發,嘉義市政府寄發1300多份意願調查問卷,僅約2成的回收問卷中有逾7成有意願,市府表示,持續開說明會尋求更多民意。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指出,3日是中秋十一黃金周長假第5天,長三角鐵路持續迎來出行大客流,當日預計發送旅客358萬人次,較2019年同期(10月5日)多發送旅客88.8萬人次,增幅約33%。
作為印尼和東南亞的第一條高速鐵路,斥資73億元(美元,下同,約合新台幣2354億元)的雅萬高鐵2日在印尼總統佐科威宣布下正式啟用,雅加達至萬隆的旅行時間將由3個多小時縮短至40分鐘。陸媒指出,這是大陸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印尼「全球海洋支點」構想對接、兩國務實合作的標誌性項目。
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今天為雅萬高鐵正式營運揭幕,這項幾經延宕、耗資73億美元的高鐵計畫由中國承建,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Jakarta)和另一座大城萬隆(Bandung)。
真是囂張!大陸廣東一名女子,因為搭高鐵佔位不聽勸,竟然直接出手打鐵路警察。影片曝光後,不少人直呼,這襲警的行為真誇張。對此,鐵路公安處也做出回應。
印尼將開通東南亞首條高速鐵路、由中國資助並協助建設的雅萬高鐵。這是中國「一帶一路」的關鍵項目之一,連結印尼首都雅加達和印尼第四大城市萬隆,旅行時間將從3小時縮短至約40多分鐘。10月初起,雅萬高鐵將正式開始售票,進入商業運營。
苗栗縣通霄鎮通西里平交道號誌今天(1日)2度發生故障,從中午12點多開始故障,連帶影響1輛班車延誤半個多小時,也造成車流回堵,雖台鐵人員搶修,不過下午5點多號誌再度故障,直到晚間接近8點才恢復,引起民怨連連。
大陸十一黃金周8天長假期間,全國鐵路、公路單日旅客發送量及流量均創歷史新高,本地人遇到外地大客流決定打道回府,預估期間全國國內旅遊將逼近9億人次,實現收入7825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3.46兆元),大陸國務院更提出30條工作措施,期待釋放旅遊消費潛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中國大陸即將在10月於北京召開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此之前,美國總統拜登已在9月於印度舉行的G20峰會,號召成立「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ndia-Middle East-Europe Mega Economic Corridor, IMEC),以連結印度、阿拉伯半島,以及中歐和東歐。美國欲藉「印歐經濟走廊」對抗中國「一帶一路」的雄心壯志可謂昭然若揭,然而IMEC從宏偉規劃到具體落實,還有不容忽視的三大挑戰。
澎湃新聞9月30日報導,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統計,昨天即9月29日,大陸全國鐵路發送旅客2009.8萬人次,單日旅客發送量創歷史新高,也是歷史上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運輸安全平穩有序。其中,北京局集團公司發送旅客159.4萬人次,上海局集團公司發送旅客360.3萬人次,廣州局集團公司發送旅客303.2萬人次。
大陸黃金長假首日(29日)鐵路發送旅客2,009.8萬人次,首破2千萬創單日旅客發送量新高,官方預計全社會跨區人員流動在假期將達20.5億人次。
蘇格蘭警方說,兩列火車今天在蘇格蘭高地的阿維摩爾(Aviemore)火車站發生碰撞,其中一列是知名的「飛天蘇格蘭人號」(Flying Scotsman),這起事故造成數人受傷。
大陸交通運輸部初步統計,中秋十一假期首日,大陸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預計發送旅客總量6320.5萬人次,環比成長20.1%,比2022年同期(十一假期首日)成長53.2%。受到境內遊比出國旅遊暢旺的「內熱外冷」現象影響,鐵、公、水路都大幅成長,只有民航保持去年疫情期間水準,出國旅遊僅及疫情前的6成。
大陸央視新聞29日報導,大陸交通運輸部初步統計,中秋十一假期首日,大陸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預計發送旅客總量6320.5萬人次,環比增長20.1%,比2022年同期(十一假期首日)增長53.2%。其中,鐵路發送旅客2020萬人次,環比增長24.8%,比2022年同期增長108.2%;公路發送旅客4002.5萬人次,環比增長18.8%,比2022年同期增長32.9%;水路發送旅客81萬人次,環比增長40.7%,比2022年同期增長48.2%;民航發送旅客217萬人次,環比持平,比2022年同期增長143.4%。大陸全國高速公路流量約6600萬輛次,環比增長48.8%,比2022年同期增長43.5%。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國鐵集團)指出,滬寧沿江高鐵將於9月28日開通營運,形成上海至南京間的第二條城際高速鐵路,長三角鐵路網進一步加密,將更好助力區域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