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鐵道國產化的搜尋結果,共24

  • 台灣高鐵 本土化維修超越目標

    台灣高鐵 本土化維修超越目標

     台灣高鐵提升「本土化」再下一城,宣布攜手工研院成功完成「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BRT)自主開發及生產製造,並已通過歐盟地區「產品安全認證」、提出專利申請中,未來將結合使用實績與開發技術,可望成為軌道工業本土化邁向海外輸出的首例,本土化維修占比今年底將達36%,超出原訂達標率兩成。

  • 交通部辦交流會 展現軌道產業供應鏈

     交通部鐵道局參加「Mobility亞太智慧運輸展」,希望透過主辦「111年軌道科技應用及營運維修商源交流會」,讓軌道領域官學研與科技業、軌道產業廠商有更緊密的交流互動機會,藉此擴大國產化推動效益。

  • 北科大培育鐵路專才 回響大 協助鐵道局訓練監理檢查人員 厚植專業技能

    北科大培育鐵路專才 回響大 協助鐵道局訓練監理檢查人員 厚植專業技能

     為健全鐵路監理檢查制度,交通部鐵道局委託北科大開辦鐵路監理檢查人員訓練,由北科大整合運安會、運研所、民航局、中興工程顧問、台灣世曦顧問、台大、成大、臺鐵局、高鐵、北捷等優良師資,提供專業經驗、理論與實務講授,每梯次約二個月、共分三梯次實施,幫助學員密集訓練,奠定鐵道局鐵度監理檢查員的專業基礎。

  • 交長王國材視察鐵研中心 期許鐵道產業轉型

    交長王國材視察鐵研中心 期許鐵道產業轉型

    交通部長王國材今(17)日到高雄視察鐵道技術研究及驗證中心,並參訪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鐵道技術中心。他除了指示鐵道局依計劃準備鐵研中心營運,也感謝高科大致力研發鐵道檢測系統,提升台鐵安全維護作業,未來將與相關單位一起努力,共同強化台鐵安全改革。

  • 力拚國產化 國內輕軌採購及維修有望創造600億商機

    交通部17日公布「2021交通科技產業政策白皮書」,其中鐵道局持續推動機電系統國產化,並提升國內廠商參與建設,預估10年可創造逾600億國內維修商機,並將輕軌採購及維修國產化比例提升近4成。

  • 林佳龍願意一肩扛責 蔡易餘:讓人惋惜不捨

    林佳龍願意一肩扛責 蔡易餘:讓人惋惜不捨

    台鐵太魯閣號2日發生重大出軌事故,造成嚴重死傷。交通部長林佳龍聲明,已經向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請辭負責,對此,綠委蔡易餘指出,台鐵內部有許多根本性問題,最了解的就是林佳龍,而若林離去交通部,著實讓他非常擔憂改革的腳步會不會變慢;而林佳龍願意一肩扛責,讓人惋惜不捨。

  • 台鐵拚2030國產設備過半 目標全車國產化

    台鐵拚2030國產設備過半 目標全車國產化

    為扶持國內鐵道產業技術發展,台鐵局近2年大幅提升國產化及技術自主。維修備品國產金額去年大幅提升至15.7億元,所佔採購總額比例大幅提升至43%,預計2030年達到國產比例50%以上,以零組件之國產化,逐步推動到總成,再漸漸發展到系統,最終以整車國產化為目標。

  • 鐵道局結合高捷 維修商機十年600億

     交通部鐵道局與高雄捷運公司4日共同舉辦「109年軌道產業維修商源說明會」,吸引逾百家廠商、近三百位產官學研代表參與,鐵道局預估,整合全台各項軌道營運所需維修,未來10年國內維修商機可達600億元以上。

  • EMU900電聯車扺台 德國萊因把關

    EMU900電聯車扺台 德國萊因把關

     EMU900型電聯車於10月25日花蓮站舉辦見面會,首批兩列車為EMU901與EMU902,經臺鐵局與德國萊因獨立驗證與認證(IVV)審查所有交車檢驗文件後同意交運。EMU900型電聯車是臺鐵於2018年5月斥資253億元向韓國現代樂鐵(Hyundai Rotem)採購,未來將引進52列共520輛之通勤電聯車,首批20輛將在通過測試後即可投入營運。

  • 台鐵砸32億 更新電機系統

     台鐵局21日表示,將斥資32.13億更新「EMU500型電聯車電機系統」,共252輛列車,並由士林電機廠與日本三菱電機技術合作,預計2023年完工,屆時可望降低列車故障率及提升妥善率,同時藉由國內外廠商合作,盼打造出鐵道國家隊。

  • 台鐵電聯車升級 再用20年

    台鐵電聯車升級 再用20年

     提升鐵路運輸品質,台鐵推動「6年採購改革計畫」,其中一項針對500型電聯車做系統升級,目前已完成6組電聯車升級工程,預計2023年全面完成。交通部長林佳龍21日視察,他強調,電聯車升級後可提升軌道運輸穩定性,且此次改造首度由台灣廠商主導,盼逐步形成鐵道國家隊。

  • 台鐵500級電聯車升級  林佳龍盼組鐵道國家隊

    台鐵500級電聯車升級 林佳龍盼組鐵道國家隊

    提升鐵路運輸品質,台鐵推動「6年採購改革計畫」,其中一項針對行駛中的500型電聯車做系統升級,目前已完成6組電聯車升級計畫,預計112年全面完成。交通部長林佳龍21日視察該工程,他強調,電聯車升級後可提升軌道運輸穩定性,且此次改造首度由台灣廠商主導,盼逐步組成鐵道國家隊。

  • 鐵道人才學院成立 產官學打造國家隊

    鐵道人才學院成立 產官學打造國家隊

    交通部將鐵道人才培育納入「2020交通科技產業政策白皮書」,台北科技大學、元智大學、開南大學、台北捷運公司及桃園捷運公司今合作成立「智慧鐵道產業人才學院」,宣示為台灣培育鐵道人才。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產業有未來發展性,人才才會投入,國家政策訂了、產學各就各位,這才是真正的國家隊。

  • 鐵路環島1圈6小時 鐵道局今年工作重點

    鐵路環島1圈6小時 鐵道局今年工作重點

    鐵道局完成「全國高快速鐵路網整體規劃」,以「西部高鐵、東部快鐵」為主軸,打造台北、高雄、台東、花蓮間的行車時間縮短至90分鐘,鐵路網串聯後,環島一圈只要6小時,北、中、南、東皆為國土核心。鐵道局今天表示,去年11月19日陳報交通部,奉部長林佳龍指示作為未來鐵路網發展政策指導,後續將向行政院報告。

  • 交通部整合軌道國家隊 成立鐵道科技產業聯盟

    交通部整合軌道國家隊 成立鐵道科技產業聯盟

    為提高軌道系統國產化比例,交通部9月訂定「輕軌系統採購作業指引」,為了進一步整合鐵道系統各領域技術,交通部成立R-TEAM鐵道科技產業聯盟,擴大產業規模與效益。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國內鐵道商機達2兆元,期盼透過聯盟合作,將核心機電與軌道系統國產化比例提高至5成、輕軌車輛國產化達7成,「整合一個國家隊」。

  • 鐵道國產化 籌組產業聯盟

    鐵道國產化 籌組產業聯盟

     交通部鐵道局12日在桃園捷運行控大樓舉辦「鐵道科技產業推動座談會」,盼結合跨部會及業界力量,推動籌組鐵道產業聯盟(R-Team),提升自主技術及本土化發展,促進產業升級且形成完整供應鏈,投入國內輕軌建設、維修備品及智慧鐵道開發。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