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鑑定醫師的搜尋結果,共103筆
台大最受歡迎的通識課《國民法官必備之基礎鑑識科學》,就連校外教學地點也很特別,竟是刑事警察局!而課堂上學生最好奇的課題是什麼?答案是「精神鑑定!」「質疑犯人可以偽裝思覺失調症躲過刑責?」開課的台大法醫所所長翁德怡笑答,「要詐病是很困難的!而且下場恐怕更慘。」
衛福部玉里醫院傳出有醫師私下改造槍枝,醫院員工向上級反映,還爆出持槍醫師「曾在醫院開槍」,但院方得知後,未積極處理,反而要求員工噤聲。事件曝光,警方搜出改造槍枝與工具。花蓮地檢署主任檢察官蔡勝浩表示,本案為萬華分局網路巡邏查知可疑,循線查出醫師涉嫌在「網路購槍」,持搜索票扣押改造槍枝等證物,槍枝殺傷力已送鑑定,全案仍在追查網路買賣槍支來源等,醫師未被羈押。目前仍在醫院看診。
震驚全台的台南殺警案21日下午開庭,凶嫌林信吾司法精神鑑定及量刑鑑定經嘉南療養院醫師5度至台南監獄訪談,完成2份鑑定報告,認為林嫌性格不可能改變,有重度酒精使用障礙,家庭也無法提供任何支持,有高度暴力再犯機率。
大陸浙江一名男子出車禍後患精神疾病,女友依舊不離不棄,兩人還結婚生子,但孩子出生後不久,妻子就提出離婚,男子並未挽留,並同意支付孩子的撫養費,未料男子的母親帶孫外出時,鄰居隨口說「孩子跟爸爸長得不像」,她頓時心中警鈴大響,於是說服兒子做親子鑑定,沒想到兩人真的沒血緣關係。
1名婦人因私密處乾澀,到北市某醫美診所接受「女性私密激活課程」,疑因儀器溫度過高,導致她的私密處遭燙傷,婦人認為是負責操作儀器的侯姓護理師不當且違法使用儀器造成燙傷,控告診所蘇姓醫師及侯姓護理師涉嫌《醫師法》等罪,檢察官日前不起訴蘇、侯2人,婦人不服提再議,台灣高檢署2日駁回,蘇、侯2人獲不起訴確定。
藝人辦校園演唱會是常事,醫師回母校開唱媲美歌手在嘉義少見,屢屢為刑事案件做精神鑑定的台中榮總嘉義分院醫師沈正哲曾參加歌唱賽得獎,出過單曲專輯,為母校嘉義高中百年校慶暖身而返校開唱,追憶舊情故人,圈粉許多醫護。
大陸最高人民檢察院11日公布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檢察院第三檢察部主任李國平揭發一起遭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併科345萬元(人民幣,下同)罰金的劉姓女重刑受刑人,如何運用哺乳期結束、又鑑定為精神病、假結婚脫產,做到一天牢沒坐、一塊錢罰金未繳「紙面服刑」黑幕。
台灣重大社會刑案的兇嫌往往都會經過「司法精神鑑定」,做為法官判刑的參考,但隨著國民法官制度的上路,擔任鑑定的醫師被曝光甚至被肉搜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而鑑定時遇到暴力風險也持續增加,讓精神科醫師大嘆自己從事的是「低薪高危」職業,希望政府有關單位能加以重視改善。加強對醫護團隊的人身保護,並補貼保全人員的津貼。
2021年5月,雙和醫院傳出一名洪姓男子在負壓隔離病房中持水果刀砍殺3名護理師,其中1人右手手筋被砍斷。事後洪男自稱因「加護病房症候群」而「看到鬼」才會犯案,還要求進行司法精神鑑定。護理師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表示,國內外確實都有過當事人為了博得媒體關注而砍殺醫護人員事件,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在面臨類似狀況時只能隨機應變、聽天由命。
為培育法醫人才及擴增法醫人力,提升法醫解剖品質與效率,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台南地檢署與成大醫院今天簽署協議書,由成醫接受南檢委託辦理法醫解剖鑑定業務及培訓法醫人才。法務部政務次長蔡碧仲表示,未來南部醫師不用到國外或法醫所受訓,可就近接受法醫解剖專業訓練,是台灣法醫制度重要里程碑。
一名女子提告指控與男醫師交往後2014年產下兒子,但他卻否認為其子還拒給扶養費,台灣高等法院更一審認定,法官要求他接受親子血緣鑑定,他在無法排除為生父之情形下,拒絕配合進行鑑定構成「證明妨礙」,審酌照片及相關證據,判決他須認領且給付扶養。可上訴。
汪姓女子19歲時因感冒到三總澎湖分院就診,周姓醫師診斷罹患腎炎施打第三代抗生素治療,又因低血鈣再注射葡萄糖酸鈣,卻未注意兩針劑不得混用,導致她缺氧性腦病變致四肢癱瘓。一二審認定院方疏失須賠償千萬元,上訴至更一、二審卻逆轉、判院方免賠。高雄高分院更三審再度逆轉,判定醫師醫療疏失,院方須連帶賠償1551萬元,可上訴。
2018年戚姓女子要求97歲的杭姓公公回房間午睡遭拒,她竟情緒失控加以痛毆,將年邁的杭姓老翁沖冷水及噴殺蟲劑虐死,台灣高等法院更一審傳喚精神科醫師作證,醫師稱她判斷力和別人不一樣,但不一定對所有事都沒有判斷能力。
一位第1名畢業的帥氣鐵路警察,及一位菩薩心腸無償照顧鄰居孫子16年的阿嬤,都在無預警狀況下被奪去寶貴生命,兇嫌在犯案時是否具有辨識違法的能力?是否罹患了思覺失調症?則需透過醫院的「精神鑑定」加以判定,鑑定結果也會影響法官判決的刑度,究竟醫院是透過什麼方式對被告進行精神鑑定,則令外界好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與智慧醫療科技創新中心,針對日益氾濫的超級細菌問題,透過AI開發細菌抗藥性預測方法,榮獲2021年台北生技獎跨域卓越獎優等獎的肯定。
敗血症是一種致死率極高的感染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針對日益氾濫的超級細菌問題,整合全院跨科部開發智抗菌決策輔助系統,把傳統3天才能找出的感染源縮短到1天,並且集投藥建議、預測抗藥性與敗血症三大功能於一身,可望提升敗血症病人的照護,降低死亡率。
玉姓韓籍男子,2019年3月因膽囊發炎,到振興醫院看診,操刀的劉姓外科醫師卻因疏忽誤剪總肝管,導致玉男術後膽汁滲漏引發黃疸,案經其他醫師診重新接合總肝管,玉男忍受1個月不適,控告劉醫師過失傷害,士林地檢署偵結,檢察官認為醫師使用金屬夾子夾錯位置,涉犯過失傷害,依法起訴。
3年前戚姓女子要求97歲的杭姓公公回房間午睡遭拒,她竟情緒失控加以痛毆並噴灑殺蟲劑加以虐死,一審無罪、監護5年,二審依傷害致死罪改判15年,經撤銷後,台灣高等法院更一審開庭,她的律師請求鑑定她有無就審能力。
患有思覺失調的賴姓男子因與在牙醫診所工作的妹妹有糾紛,2018年5月間持刀到診所、揚言找妹妹,卻先後殺害羅姓、翁姓護士重傷,接著又砍殺王姓牙醫師致死,一審與二審均採信草屯療養院的精神鑑定、認為賴行兇前精神疾病嚴重,判賴男無期徒刑,最高法院發回更審,台中高分院更一審認定他犯案時無精神耗弱狀況,但仍維持原判、褫奪公權終身。
高齡85歲的呂姓病患,2019月底因發燒入住北市北區某教學醫院,經1個月的治療因敗血性休克死亡,呂妻認為何姓、陳姓醫師未注意病患對於抗生素過敏,控告2人業務過失致死罪,士林地檢署偵結,依醫事審議委員會鑑定結果,認定2人並未違反醫療常規,予以不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