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長三角周邊的搜尋結果,共13筆
大陸疫情升溫,加上鄰近中秋、「十一」假期,為避免群眾流動令疫情擴散,近日大陸北京、南京等城市均倡導民眾就地過節。此外,民眾搭乘飛機、高鐵等交通工具需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在出行限制下,今年大陸中秋小長假期間(9月10日~12日),國內航線平均票價較端午假期便宜近3成。
大陸中秋小長假(9月10至12日)即將來臨,但面對多地疫情散發,讓中秋節的周邊、本地遊成為今年趨勢。飛豬平台6日發佈中秋旅遊消費觀察,「2小時度假圈」成為主流,當地景區門票等預訂量大增2.3倍;攜程報告也顯示,今年中秋周邊遊熱門目的地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尤其長三角訂單出現單周暴增352%。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11日舉行全力做好物流保通保暢工作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大陸交通運輸部安全總監李國平表示,當前長三角地區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民眾基本生活物資供應和重點生產物資運輸保障任務,比較繁重。據統計,5月10日,浦東機場貨郵輸送量是5938噸,較4月18日增長133%。同時,針對近期北京疫情防控形勢,交通運輸部加強統籌調度,指導北京市從嚴落實道路客運及城市交通疫情防控措施,及時優化調整公交路線,關閉部分地鐵網站。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詹宇波27日在澎湃新聞撰文指出,2022年第一季經濟運行數據公布,3月下旬暴發疫情,對上海經濟影響已在統計數據上體現。總體上,上海GDP在第一季實現同比3.1%的增長,低於同期大陸4.8%的增長水準。分產業來看,第一、二、三產業同比分別增長7.7%、2.4%、3.3%,不難看出,作為支撐上海經濟主要支柱的第二、三產業增幅下降是拖累第一季經濟表現主要原因。
電源、風扇、被動元件、電動車、樓宇自動化等主要產品線出貨全面走揚,台達電3月營收以306.48億元創單月歷史新高,首季也以825.38億元改寫史上最強第一季。但隨著華東廠區吳江廠受到長三角疫情拖累,台達電證實4月營收將受影響,但因客戶訂單不是問題,只要疫情收斂、貨運順暢,第二季仍有機會優於首季。
大陸上半年各省GDP數據公布後,主要城市表現陸續出爐。統計上半年GDP前10強城市,依序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和南京。其中有6個城市上半年GDP超過兆元(人民幣,下同)規模,位居第1名的上海是唯一超過2兆元城市、達2兆102億元,同時南京的2年平均增速達7.3%,在前10城市中處於領先。
大陸房市今年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加上「十四五」規畫中「房住不炒」持續定調,展望2021年房市表現,上海衛民不動產策畫智庫負責人蔡為民認為,「雙循環」政策預計將透過打壓房市來刺激民間消費,整體觀察明年大陸各城市房價「跌多於漲」。
大陸文旅部數據,10月1日,大陸國慶中秋假期首日,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0.97億人次,旅遊收入人民幣(下同)766.5億元。和上一個假期、端午假期首日的1,727.6萬出遊人次相比,國慶中秋假期首日出遊人次增長461.47%。
在新冠肺炎疫情一片低迷的氣氛中,大陸發展仍傳出一些好消息,據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底大陸城鎮常住人口8千4843萬人,占總人口60.60%,這比2018年底末增加467萬人和1.02個百分點,這也是大陸城鎮化率首次突破60%大關。數據還顯示,6個城鎮化超過70%的省市中,上海、北京、天津位居前三,都超過了80%。
由大陸東方航空成立的一二三航空26日正式揭牌成立,該航機隊將全數採用ARJ21、C919等大陸國產飛機;按計畫,第一批35架ARJ21-700飛機將於今年起至2024年完成交付。一二三航空的成立與採用全國產飛機營運的舉措顯示,大陸的國造民航機產業將邁入市場化階段,同時,該航空也將成為推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戰略進一步發展的重要環節。
近期大陸各地又掀起新一輪限購或升級限購政策,17日北京房市調控政策再升級,新政被冠上「史上最嚴」。而大陸上市房企1至2月業績出現超預期增長,但今年面臨調控升級和貨幣政策收緊的多重壓力下,或將面臨變數。
面對日益嚴重的霧霾與空氣汙染,大陸政府部門決定提出成績考核表,列出10大指標,全面督促各地方政府全面改善空氣汙染的問題,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區域、珠三角區域共10個省市,被列為重點治汙區。專家指出,這項考核辦法堪稱是近年來最嚴格的環保考核方案。
以2013年為新一輪政治週期、經濟週期、調控週期的啟動,大陸房地產行業將走向新常態。新常態的不同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