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長單的搜尋結果,共283

  • Q4悲觀 工業生產恐連19黑到年底

    Q4悲觀 工業生產恐連19黑到年底

     糟糕!原本預期第四季工業生產可望觸底反彈,但是經濟部昨公布8月份工業生產指數年減1成,9月減幅雖可望縮小到個位數,但一樣是負成長。由於景氣看不到轉好跡象,經濟部直言Q4轉正機率「已降下來」,如果10月不能拚回紅字,那麼工業生產可能一路黑到年底,有機會創造19黑新紀錄,全年生產指數確定會是衰退。

  • 台康生 拿下日藥廠CDMO長單

     台康生(6589)受惠汐止廠與竹北QC Lab廠獲日本醫藥品醫療機器總合機構PMDA查廠通過,20日宣布,與合作廠商簽訂癌症病患輔助治療製劑產品至少六年的長期供貨合約,將有助CDMO(委託研發製造)業務成長。

  • 華容急單到年底 擴廠衝歐美版圖

    華容急單到年底 擴廠衝歐美版圖

     塑膠薄膜電容廠華容(5328)自7月開始湧現急單,儘管8月之後的市況仍偏保守,但公司預期急單可望一路延續至年底,若工廠產能配置得宜,完整消化急單,整體營收不會太差,目前暫看下半年營收與上半年持平。

  • 中興電、亞力 前八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台電釋出汰舊換新設備及強韌電網計畫訂單,中興電(1513)、亞力(1514)、樂事綠能(1529)、士電(1503)、東元(1504)、華城(1519)、大同(2371)等機電廠受益。

  • 客戶回補庫存 聚陽、儒鴻Q3轉樂觀

     通膨衝擊服飾消費力道降緩,通路商庫存已觸底,回補庫存力道浮現,品牌廠短單轉長單比重拉高,成衣廠下半年營運略趨樂觀,儒鴻(1476)、聚陽(1477)都預期,第三季營收表現會比第二季增加。

  • 長單增溫 聚陽、儒鴻第三季轉趨樂觀

    通膨衝擊服飾消費力道降緩,通路商庫存已觸底,補庫存力道有浮現,也見到品牌廠短單轉長單的比重拉高,原本對下半年營運仍保守的成衣廠已略趨樂觀;儒鴻(1476)、聚陽(1477)都預期,第三季營收表現會比第二季增加。

  • 詮欣寒冬過 力拚車用長單

     終端需求走弱,連接器廠詮欣(6205)8月營收唱低調,再度跌破億元關卡,以年減42.2%的0.78億元寫下今年新低,惟詮欣董事長吳連溪表示,最壞的狀況在今年8月已經過去,9月營收應會優於8月,第四季表現也會比第三季好。

  • 短單比例增加 聚陽H2毛利可望提升

     通膨改變品牌服飾廠下單模式,短急單取代長單,成衣代工廠聚陽(1477)受惠短單比重大幅提升至3成,市場指出,短急單的毛利率可以較正常單高3%~5%,聚陽下半年毛利可望較上半年提升。

  • 短單比例增加 聚陽下半年毛利可望提升

    通膨改變品牌服飾廠下單模式,短急單取代長單,成衣代工廠聚陽(1477)受惠短單比重大幅提升至3成,市場指出,短急單的毛利率可以較正常單高3~5%,聚陽下半年的毛利可望較上半年提升。

  • 新漢 獲台、陸十年長單

     工業電腦廠新漢(8234)旗下子公司新漢智能攜手英特爾、德商Synapticon、德國最大研究機構Fraunhofer IWU,共同宣布推出全球首款x86協作型安全機器人,宣示台美德三方結盟,將藉由開放式架構搶占安全認證市場商機。據悉,目前已取得台灣、中國大陸十年訂單,出貨動能2024年發酵。

  • 電子產品接單 僅年減0.4%

     經濟部21日公布7月外銷訂單統計,電子產品接單177.1億美元,為歷年同月次高,年減0.4%,雖為連續9個月負成長,但已是近9個月來最小減幅。

  • 外銷訂單連11黑

    外銷訂單連11黑

     經濟部21日公布最新外銷訂單統計,7月外銷訂單477.3億美元、年減12%,連續11個月負成長,但表現已優於預期,主因是電子產品出現通訊晶片長單與記憶體等電子產品一次性大單。整體來說,第三季「轉正機率小」。

  • 長興、國碳科 業績動能催油門

     長興(1717)有鑑電材、樹脂復甦動能趨緩,光固化銷量增,加速開展光固化利基應用與海外布局,除供應鏈移轉受惠最多的南亞、東南亞市場,過去布局較少的美洲市場也正向看待。

  • 利基、海外市場佈局 國碳科、長興強化營運動能

    有鑑電材、樹脂復甦動能趨緩,光固化銷量增,長興(1717)加速開展光固化利基應用與海外佈局;除供應鏈移轉受惠最多的南亞、東南亞市場,過去布局較少的美洲市場也正向看待。

  • 《電零組》元山下半年樂觀 高速運算伺服器訂單能見度高

    歐洲車廠訂單能見度已達2024年、甚至2025年,且高階客製化伺服器訂單增溫,讓元山(6275)下半年業績看好,元山總經理劉賢文表示,目前達伸廠及台灣廠都已滿載,我們對8月到11月訂單很有信心,下半年會明顯比上半年更好,全年將力拼個位數成長。

  • 上銀、大銀 Q2獲利兩樣情

    上銀、大銀 Q2獲利兩樣情

     上銀集團旗下上銀(2049)、大銀(4576)受半導體及自動化等產業客戶放緩下單及拉貨影響,第二季及上半年盈虧際遇大不同。上銀第二季認列匯損1.07億元,EPS仍有1.77元,創近三季新高;大銀第二季每股虧損0.15元,上市以來單季最差,今年營收持平有難度。

  • 車載助威 鑫創電子上月營收同期最旺

     工業電腦廠鑫創電子(6680)受惠歐美地區車載專案下半年起開始出貨,帶動7月營收顯著回升,達6,241.8萬元、月增38.37%、年增48.81%,繳出同期新高、單月歷史第四高紀錄,第三季成長動能可期。

  • 《紡纖股》洪鎮海:儒鴻Q4營收年增拚2位數 高單價急單達4成

    儒鴻(1476)今舉行法說,儒鴻董事長洪鎮海表示,巴黎奧運對儒鴻的影響不大,對明年和下半年展望,目前訂單能見度較差,客戶下單趨於謹慎。第三季較為持平甚至季減,而第四季和明年第一季則相對樂觀,第四季的單季營收年增可望有2位數的年成長。至於急單方面,有些高單價急單有到4成,大部分是20~25%。

  • 採‧訪‧線‧上-鋼市短中長期挑戰仍多

     鋼鐵業近期隨著大廠提價,似乎有回溫的趨勢,不過實際上仍面臨許多挑戰。短期要看訂單能否穩定成長,俄烏戰爭何時結束,以及大陸救房地產能不能落實;中、長期還有碳中和議題,哪裡能找到綠電、綠氫降低碳排放,這些都是亟待克服的現實問題。

  • 成衣業:Q3出貨谷底翻身

     成衣業認定,第二季是行業景氣拐點,第二季營收雖不如去年同期,但季增率都達10%以上,業者普遍看好第三季訂單成長性。聚陽(1477)指出,美系客戶近期下單動能轉強,儒鴻(1476)表示,布的出貨量已在第二季明顯增加,預期成衣訂單第三季就會動。廣越(4438)樂觀看待出貨旺季到,第三季營運成長性會有二位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