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長孫皇后的搜尋結果,共08筆
隋文帝楊堅和獨孤皇后是歷史上數一數二恩愛的夫妻,楊堅曾承諾「誓無異生子」,也就是一輩子只會和獨孤皇后生孩子,保證不會有其他庶子庶女,打破了當時人們認為皇帝應該開枝散葉的想法,然而感情這麼好的夫妻,為何兩人死後卻是「同墓異穴」呢?大陸歷史教授解釋,這其實只是延續前朝的墓葬制度,和夫妻倆的感情是否深厚沒有任何關係。
古代女子社會地位低下,就算出生於皇室之類,婚姻大事仍無法自己作主。唐太宗的小女兒新城公主,原本的婚姻生活幸福美滿,丈夫卻因為武則天要爭權奪利而過世,後來轉嫁給另一名宰相,未料對方待她不好,甚至有傳言指出,丈夫將她家暴致死。對此歷史學家回應,事實可能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一些知名企業家的夫人(董娘),雖然並未在企業內擔任正式職務,但卻對企業經營造成或益或損的影響,連帶地,董娘也往往成為幹部員工敬重信從、或深感無奈的對象。不在正式組織編制內的董娘影響如此巨大,若能探析董娘何以能、及如何增益於企業營運,必大有助於企業營運,然而相關學術研究卻極少,幸而歷史上關於后妃之記述頗為豐碩,若能對與董娘有相似結構位置之后妃格致究理,或可供企業董總伉儷參照。
翻開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卷,古代皇帝一直是我們關注的焦點,有雄才大略的賢明君主,也有不務正業、驕奢淫逸的無道昏君。其中有一位極其窩囊的皇帝,不僅在位期間碌碌無為,更是被母親恐嚇,最後被自己的老婆女兒所毒死。
中國古代曾出現很多神醫,例如中國古代四大名醫:「醫祖」扁鵲、後漢神醫華佗、明代「醫聖」李時珍、中醫「方祖」張仲景。但現在要說的是一代千古「藥王」孫思邈的故事,他醫術高超,用藥入神,有起死回生之功效,連太宗李世民都叫人從民間尋他到皇宮為長孫皇后看病。
在唐貞觀年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太宗皇后長孫氏即將臨盆,而李世民卻毫無半點喜色,反而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原來,長孫皇后雖然孕期已滿,卻身患重病,無法分娩,眼看就要一屍兩命。李世民與妻子鶼鰈情深,故而遍尋良醫、四處徵集藥方,然而並無結果。危急時刻,一位姓徐的臣工向李世民推薦了一位在民間享譽頗豐的名醫,終於利用懸絲診脈的方法診斷出了皇后的惡疾,使李世民龍顏大悅,夫妻終於免受分離之苦。這位名醫就是後來被唐太宗贊為「鑿開徑路,名魁大醫。羽翼三聖,調合四時。降龍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師」的千古藥王孫思邈。
王珪是唐初四大名相,此人性情沉靜恬淡,為人正直,安於所遇,與人交往不苟且附和,《新唐書》記載了他和唐太宗李世民之間的一次對話。一天,王珪覲見,看到「有美人侍帝側」。李世民指著美人說:「廬江王李瑗不行道義,殺其丈夫而納其為妾,怎會不滅亡?」王珪趕緊起身回答:「陛下,您認為廬江王做得對,還是不對呢?」李世民說:「殺了人,卻納那人之妻,竟然還問我是對是錯,為什麼?」王珪沒辦法,就講了些善善惡惡的道理,接著又說:「如今,陛下知道廬江王滅亡的原因,他的美姬卻在你的身邊,我看陛下認為這樣做是對的。」李世民聽後,發出一聲嘆息,認為王珪所言極是。
唐人血液裡有北朝胡人的基因,做起事情來自然大膽豪放,不光是男人如此,女人也是如此。大唐後宮的女人們一個個都很有性格。這也是有歷史淵源的,對於這種女人,歷史上謂之「北朝悍婦」,從北魏年間就有皇后臨朝排擠皇帝,到了隋文帝的獨孤皇后、李世民的長孫皇后,再到武則天,南北朝以來女人的野心和事業心一脈相承。而唐朝前期,除了那些已經被寫爛了的武則天、上官婉兒、太平公主,韋皇后等人外,還有一位的事業心和理想皆不在這些人之下的安樂公主,唐中宗李顯和韋皇后的女兒。但可惜的是,她有母親的野心,卻沒有母親的能力,最終的結果就是慘遭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