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長期前景的搜尋結果,共207筆
當前大陸經濟面臨房市低迷難題,國際信評公司穆迪調降多家大陸房地產企業評級展望,並將部分房企評級置於可能降級的負面觀察名單。面對大陸復甦前景仍不明朗,大陸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刊文指出,從經濟基本面和宏觀政策看,大陸不會出現日本式長期通縮。
企業搶錢引爆發債熱潮。據櫃買中心統計,9月至19日,公司債發行達365.4億元,第三季公司債已爆出1,803.9億元大量,累計前三季已逾5,415億元、創史上同期次高,僅次2020年的6,316.14億元,且已超越去年全年的4,730.84億元,若第四季發債動能不變,全年將挑戰2020年史上最高的8,425億元。
在金融市場中,投資主題和評價面之間常常存在拉鋸。我們正在親眼目睹這種情況在股票市場上演,特別是半導體行業。這令我想起,我在1990年代末的投資起步時期。雖然我們不應該照搬歷史案例,但仍值得投資者在做出財務決策和選擇投資方向時謹記於心。
印度總理莫迪在印度獨立節(8月15日)宣布,政府將推出親民貸款方案,讓都市貧民可以買到屬於自己的房屋,同時也會推出1500億盧比(約新台幣575億元)工匠培訓計畫,協助鄉村地區傳統工匠提升產品品質及拓展銷路,提出「改革、履行、轉變」(Reform、Perform、Transform)。
市場聚焦聯準會最新聲明與後市展望,美股持續公布財報與財測,台股在AI類股持強帶動下,依舊氣勢如虹,成交量居高檔而資金持續集中。
7月下旬多家大型科技巨頭股將公布財報,AI題材是否提振營收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法人表示,科技財報表現將決定科技短線股價續航力道,但AI題材仍在發酵中,AI產業長線發展持續看好,優質科技股股價在整理後會續揚。
2023年金融市場雖有所起色,但仍持續面臨挑戰。富達國際基金經理人Peter Khan認為,下半年可透過主動積極的收益策略強化投資組合,以助資產配置更具韌性,建議觀察總體環境及政策走向、美國信用市場、債務規模之技術面因素及各資產類別中期報酬前景等四大主題,掌握固定收益長期增長潛力,尤其看好全球優質債券策略及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策略。
上周台灣央行跟進美國FED暫停升息。PIMCO預期全球央行將出現「量化寬鬆疲勞」,這個現象將影響未來政策。在量化寬鬆疲勞與財政政策受限的背景下,週期性的擾亂會有長期性的影響。隨著傳統財政政策的施展空間變小,各國政府可能利用法規干預,美國將下達行政命令限制資本外流,在長期展望期間預計會再加強資本流動限制。
《華爾街日報》觀察,隨著疫情解封重新開放帶來的短暫興奮狀態逐漸消失,中國經濟多年積累的潛在問題正重新抬頭。眼下,大陸國內經濟正面臨著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
中美關係緊張,外商在大陸的直接投資金額不增反減,但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大陸全國第1季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1萬戶,同比增長7.6%,來自歐美日韓的投資依然位居前列。大陸官媒據此指出,大陸經濟「企穩向好勢頭明顯」,直言大陸市場始終是全球企業投資的熱土。
近來美國區域銀行業的財務危機,起源於高利率引發市場對於存續期相關風險的擔憂。這引發整個金融體系的不安,促使銀行業監管機構迅速採取行動,並導致銀行業股票一度出現大幅拋售。除了更高的利率,我們預計金融監管的加強和貸款條件的收緊,最終可能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隨著更高利率的影響在整個經濟中充分發揮作用,波動性可能也會持續。
聯合國最新公布「2023年中期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將增長2.3%,並將中國2023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從此前的4.8%上調至5.3%。
聯合國16日發布《2023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年中報告,該報告將中國2023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從此前的4.8%上調至5.3%。此外,預計全球經濟將增長2.3%,比1月份發布的報告上調了0.4個百分點;2024年增長2.5%。
美國升息可望第二季暫緩,有利REITs產業上漲攻勢。投信法人指出,美國REITs指數去年大跌27%,預期今年第一季反覆築底後,指數將步步高升,逐季上揚,指數目標有機會上看1,500點,潛在報酬20%至25%。
3月矽谷銀行與瑞信等大型銀行業營運狀況出現警訊,資金撤出金融業,尋找更具發展前景的行業。法人指出,ChatGPT引領AI概念股,成為資金湧進的目標,全球科技類股連五周買超,為各產業之冠,顯示投資人對於大型科技股的長期利潤抱有憧憬,科技基金宜逢低布。
KPMG最新發布「2023全球製造業展望」調查報告,84%製造業CEO對未來三年企業成長前景充滿信心;83%則對產業長期前景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過去十多年裡,中國一直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這次的新冠疫情重創中國經濟後,經濟專家認為,即便擺脫疫情拖累,中國經濟放緩已不可避免。帍隨著老齡化、勞動力增長大幅放緩、生產力增長急劇下降等問題同時出現,這次中國很可能會走進「中等收入陷阱」。
全球主要股市2月最具漲相莫過於大中華區,統計顯示,歷年2月全球主要股市平均表現前五名,分別為深圳綜合4.01%、越南2.55%、印尼2.02%、台灣1.74%、上海綜合1.51%,清一色都是新興亞洲股市,整體來看,以新興市場的大中華股市表現最佳。
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稍早警告,各國加強出口管制將威脅事業前景,但強調美國與荷蘭等國雖針對中國貿易禁令達成共識,詳細規範仍需數月協商才能確立,估計今年獲利還不會受影響。
美系外資針對創意(3443)出具最新研究報告,認為創意首季營收潛在負面調整因素,但持續看好長期增長動能,只是創意近期漲多,故維持中立、目標價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