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長榮勞資協商的搜尋結果,共122筆
貨櫃三雄今年開春就迎來多頭榮景,元月營收同創新高,合計總營收站上近1,250億元浪頭,即使處於淡季仍超越旺季的水準!論規模,長榮營收568.4億元遙遙領先,陽明營收355.9億元、萬海營收325.1億元緊追在後;論成長幅度,萬海月增39.82%、年增140.03%,增幅最大;陽明則是唯一連續20個月營收成長創高者。
長榮航空罷工長達19天,在6月21日遭內勤員工控告的工會幹部,遭控強制罪和妨害自由的8人分2天到蘆竹警分局製作筆錄。而長榮航空企業工會則為了罷工期間地勤人員加薪問題,8日第3度與資方協商,不過雙方無共識。
讓僵持長達17天的長榮空服員罷工落幕的關鍵人物,桃園市長鄭文燦功不可沒,用他擅長的溝通技巧及高EQ,成功說服長榮公司董事長林寶水與工會幹部見面,而勞資雙方各持己見下,鄭總會想出折衷辦法讓林寶水埋單,也讓勞方願意簽下團體協約,結束民航史上最長罷工,6日正好是他的生日,鄭文燦說:「這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長榮空服員罷工終於落幕,外界不免回頭質疑工會,發起這場勞民傷財的罷工,雖然安全下車了,但整個社會負出的代價何其巨大。學者盧衍良認為,工會毫無論述就逕自突襲罷工,訴求本身缺乏嚴謹性,無法在正式協商成果中被接受,另一學者戴佐敏也說,勞工運動爭取權益很合理,但不該走火入魔,更不該綁架旅客。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與長榮航空公司今(6)日進行勞資協商,雙方達成共識,並順利完成團體協約的簽訂。勞動部表示,在罷工行動期間,積極促成協商,共協助雙方進行3次正式協商、6次非正式協商以及各種管道的溝通,逐步縮小雙方的歧見,終於促成團體協約簽訂。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從6月20日下午4時起發動長榮航空空服員罷工,歷經17天終於在今(6)日下午6時宣布,勞資雙方同意簽下團體協約,這場罷工終於確定落幕,截至今天長榮共取消1440個航班,影響旅客數達將近28萬人次。
長榮勞資雙方6日下午在桃園市政府進行第3次協商,目前仍未結束,然而工會在南崁罷工現場,向在場空服員宣布,長榮資方針對和平協議中的其中3項,包含不值場霸凌、不得發表汙衊詆毀公司與管理階層及其員工、股東的不實言論否則懲罰50萬元,以及罷工預告期等3項條款同意讓步。
長榮罷工進入第17天,在勞動部居間協調下,勞資雙方6日進行第三次正式協商,由勞動部長許銘春親自主持,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理事廖以勤會前表示,希望長榮董事長林寶水在罷工前所發的0508不調薪、不給年終,沒有福利機票方案,希望能有最後版本。
長榮航空罷工落幕露曙光,桃園職業空服員工會表示,今日下午14:00在桃園市政府舉行第三次的長榮勞資協商,如果一切順利,不排除簽定團體協約。
長榮航空勞資雙方確定6日下午2點,於桃園市政府展開第三次協商,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理事廖以勤,中午12點半在南崁罷工現場向持續罷工的空服員信心喊話,並表示工會一定會把大家平安護送回去上班。
長榮空服員持續罷工,將於6日下午2點將於桃園市政府舉行勞資第三次協商,在勞動部主導下,雙方進行將針對之前取得共識的部分再確認,根據了解,桃園市長鄭文燦也加入協調,希望在最短時間內,讓罷工順利落幕,工會已經證實這個消息。
長榮航空空服員罷工16天,勞資在7月2日達成兩點共識後,協商再度回到僵局,交通部長林佳龍昨說出重話,指航空公司發生罷工且處置不當,將進行檢討,可能影響航權、航線分配。航空界人士認為,目前資方從法律層面站得住腳,加上航權分配非常複雜,政府此時的宣示成分較大。
長榮空服員罷工進入第16天,長榮勞資協商仍破局,僅有部分達成共識,下次協商日期也尚未敲定。對此,交通部長林佳龍今(5)日表示,未來各航空公司若有較高風險發生罷工,且後續處置不妥當的話,交通部將會對其航線、航權進行檢討。
長榮空服員罷工至今仍無法達成共識,文化法律系教授邱駿彥表示,觀察這次長榮空服員罷工事件後,悄悄發誓沒萬不得已不想再搭長榮了!至於外界最關心的罷工能否落幕?邱駿彥分析仍有變數。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與長榮航空公司3日晚間6時30分至8時30分,在勞動部主持下會面,但並非正式協商,僅就團協架構和法律意見作討論,交換意見,並未簽署任何文件。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6月20日罷工至今邁入第14天,雙方6點半時碰面、研討昨天共識的法律文字。會議約在8點半結束,勞動部表示,今晚主要針對法律文字做交換意見,沒有提及下次協商的時間。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6月20日罷工至今邁入第14天,昨天雙方針對禁止秋後算帳條款超過11小時但僅達成1項共識「對遭記曠職空服員改記空白班,事後再組調查小組調查」,據了解,勞資雙方在這2天不一定會有協商,但雙方會先透過建立的窗口釐清爭點。
長榮勞資昨日歷經11小時的馬拉松協商,團體協約簽署仍破局。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目前雙方已有初步共識,且本次罷工訴求與飛航安全無直接關係,現有爭議主要都是公司內部事項,不應在因此對旅客產生傷害,呼籲長榮勞資儘速簽約、結束罷工,「不要再拖」。
台灣高鐵公司配合推動「國車國造」政策與提升軌道工業本土化能量,今(3)日舉辦「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暨「柴液型調度機關車」採購簽約典禮,兩項設備均將於2022年1月啟動,將可大幅提升高鐵列車維修效益。另外針對長榮罷工事件,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長榮勞資已有共識,其餘協議細節可留到後續再協商,呼籲儘速結束罷工。
昨天(2日)長榮勞資協商近12小時,只達成兩共識,未簽訂團體協約,罷工繼續。據與會者轉述,勞資雙方已各有讓步,而工會在協商的最後一小時,接聽了兩、三通電話,接著長時間閉門討論,成最後工會會姿態放軟的關鍵,也讓與會者懷疑,「主談者」難道不在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