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長線投資的搜尋結果,共439筆
繼美銀相繼倒閉,瑞信銀行也爆雷,但台股基金仍表現旺。觀察138檔台股基金今年來績效表現,仍有113檔打敗大盤,整體平均漲幅11.96%勝過大盤8.84%,法人指出,市場氣氛有再度轉為保守情形,但台股長線重返多頭可期,但個股波動劇烈,建議投資人以台股基金介入為宜。
日前台灣期貨交易所公告更新,期貨商受託之期貨交易契約新增多檔美股選擇權。隨著近年交易美股差價契約(CFD)投資人逐漸增長,群益期貨做為台灣首家合法外匯保證金槓桿交易商,自110年9月核准至今國外個股(CFD)商品,受到許多投資人熱烈迴響,此次更是從原有的91檔標的,一口氣新增至177檔標的,讓許多引頸企盼的投資人躍躍欲試。
瑞士信貸危機風暴襲擊台股,法人表示,回歸投資面來看,台股目前投資布局難度提高,風險機會並存下,台股基金具有選股及較個股波動低、專業經理人的優勢,可因應市場的波動,是介入台股投資不錯的選擇。
台積電、大立光除息秀16日同步登場,15日股價雙雙開高走低,投資人棄息賣壓重。投資專家看好兩大重量級公司填息行情,認為大立光未來產業前景看好、股價基期低,台積電產業前景穩定,僅2.75元股息,填息機率高,惟15日歐美股市大跌,短線會受影響。
不少人都希望能賺大錢,提早過退休生活,《科技紫微網》運勢專欄指出,生肖牛、雞、狗、豬、羊在2023年財運將逐漸好轉,其中生肖牛錢財方面多有喜事發生,但不宜進行大金額、長線投資;生肖雞在偏財運方面將有機運出現;生肖狗進財順利,但偏財運平順機會不大;生肖豬財運良好,越努力越能得回報;生肖羊則是有利於開拓財源,過程雖會辛苦,但回報卻有翻倍增長跡象。
本月先有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在國會聽證會的鷹式升息發言,接著又發生矽谷銀行等銀行破產接管等問題,嚴重衝擊美國股市,法人表示,美股近期確實面臨較大逆風,但仍有個股具有投資優勢,在市場波動之際,選擇優質股比預測美股後市來得重要。
近期美公債殖利率走揚,美股向上遭逢阻力,先前表現亮眼的基礎建設產業也面臨賣壓。法人表示,基礎建設產業去年第四季漲勢領先,以致近兩個月資金調節壓力大,但短線修正滿足點或已浮現,輔以獲利前景向好的基本面,預料市場籌碼沉澱後,有望再啟年初反彈攻勢。
存金融股是一直是市場主流想法,但受到防疫保單及股價評價影響,金控股股價去年出現嚴重修正,不少投資人問金融股還適合存股?法人表示,長久以來,金融股股價相對穩定,即使至今依然可作存股標的,只不過存股標的轉向,銀行股成先鋒。
台股目前仍守住兔年跳高缺口,證券分析師容逸燊表示,外資現貨作多台股,但受巴菲特賣股風暴影響,已開始在期貨及選擇權避險,受到電子股壓抑,指數維持在15,300~15,600點狹幅區間整理,本周富台指結算前震盪機會較大,建議選股以傳產及非電族群為主;本周投資組合前兩大為東台(4526)、老爺知(5704),再選入91APP*-KY(6741)、士電(1503)與永冠-KY(1589)。
ChatGPT聊天機器人火紅後,今年美股重量級大廠,包括蘋果、超微、輝達紛紛在AI領域競逐白熱化,使相關加速器、晶片設計是繼半導體、電動車之後,成為下一波新科技投資焦點,引爆AI商機大爆發,法人分析,今年AI基金將加速成長,定期定額布局AI基金,可以掌握未來十年投資好光景。
上半年大型企業投等債機會佳,法人表示,非投資級債殖利率具長線投資吸引力,惟宜留意短線信用風險。
繼基金市場上行之多年的以費用前收/後收、配息/不配息、法人機構申購優惠等不同級別後,金管會首度核准基金業者在自家投資平台針對電子下單客戶推出數位級別基金,該級別基金強調經理費用明顯優於其他通路,且透過定期定額方式投資,由摩根投信首度獲准推出五檔旗艦基金採數位級別。
歐、美股市大漲,金兔年開春,投資人喜迎投資市場熱絡氣氛,全球股市元月收紅,創2019年以來最大元月漲幅,費城半導體指數自今年以來的漲勢更超過24%,台股、韓國以及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等,漲幅同樣創「雙位數」的表現;不過,富蘭克林投顧資深副總經理羅尤美警示,雖然全球景氣下半年好轉,但股市這波反彈太多了,隨時有拉回的可能性,建議「短線」投資人居高思危,宜先獲利了結,入袋為安。
投信投顧公會上年度的統計資料出爐,ETF表現亮眼。2022年國內ETF基金整體規模再衝高至2.33兆元,較2021年2.1兆元小幅增加;但受益人數反而在市場動盪中,吸引中長線投資人進駐,總受益人數來到568萬人,較2021年底的388萬人大幅增加46%,足見隨著各類ETF基金不斷上市,已經成為投資人中長線參與投資的習慣方式。
全球股票基金近半年前十強清一色聚焦在新舊能源與轉型題材!根據理柏統計,前十強的基金包括全球資源、綠能趨勢、潔淨經濟與基礎建設等主題基金,繳出16%以上的報酬,法人指出,這顯示全球資源、綠能相關綠色經濟主題的續航力相對強勁。
不少金融股2022年災情慘重,深受股債投資評價損失和防疫保單衝擊,但金融圈發現,去年第四季外資顯著逢低加碼,據寬量國際最新統計顯示,外資第四季大舉進場回補金融股,以歐系外資表現最搶眼,包括安本投資管理、瑞銀資產管理、北方信託環球投資、貝萊德集團英國公司、瑞典銀行這五大外資法人機構最具代表性。
股市達人藍白拖大學時就接觸股票,從個股、權證、股票期貨、台指期、當沖都曾深入研究,立定志向要在股市裡淘金,畢業後到券商當營業員,後來被某家公司投資部門挖角當操盤手,年紀僅二十七歲,已經累積千萬財富。
受到高利率及貨幣政策不確定性影響,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發行量在第四季傳統發債旺季未出現反彈,且新發行債案多出現折價。不過,債券價格的下跌亦推高殖利率,從歷史上看,當市場收益率超過達到8%或更高後的3、6和12個月,平均未來報酬率分別約為2.5%、4.2%和13.2%。據外資專業機構估計,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違約率2023年仍將維持低檔,投資吸引力大幅提升。
台股受惠巴菲特旗下波克夏買進台積電ADR成為第五大股東,台積電成為波克夏第10大持股等利多激勵,帶動11月加權股價指數上漲14.90%,台積電股價上漲26%,除台積電外,國內半導體類股亦表現強勁,帶旺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證券代號00904)在11月大漲23.53%,躍升11月台股原型ETF單月績效第一名。
能源轉型已成為全球主流趨勢,代表多元電力及儲能設備發展前景可期,及電動車興起與減碳趨勢相符,帶動後市潛力,穩定且足夠的電力也更重要,激發多元電力與電動車隱含兆美元商機,將引領投資市場的主流,有利透過布局雙電基金,參與並掌握二大投資主題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