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開發晶的搜尋結果,共1,411筆
精材(3374)股東會,去年每股盈餘7.31元,配息每股3元,6月20日除息,並於7月17日發放現金股利。展望今年營運,景氣何時觸底復甦充滿了高度不確定性,經營團隊將審慎應對。對於未來成長的關鍵技術與業務發展,持續投入人力和資金,目前研發團隊又積極建構以新一代12吋Cu-TSV技術、細線寬及多層次導線的CSP製程整合,預期113年起可提供客戶12吋感測元件CSP或PPI特殊封裝應用。
專業製造食品機械整廠設備與高溫高壓殺菌設備的金瑛發公司已成立50年,近年來受到疫情與食安的影響,金瑛發「水淋式殺菌釜」,更備受國內外食品、藥廠及生技業者矚目,期許「水淋式殺菌釜」能創造驚人的營收。 金瑛發公司表示,該新型「水淋式殺菌釜」設備,已獲得多項發明專利,以及台灣壓力容器製造設施型式檢查許可合格。適合所有包材及產品,大大的簡化產品製程及人力需求,在臺灣地區已超過200家廠商使用。
鏵友益(6877)將於6月16日掛牌上櫃,採取競價拍賣,承銷價暫定為22元。鏵友益第一季營收為8,308萬元,稅後純益為1,245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41元。AIOT智能自動化檢測,提供智能自動化廠區運輸及上下料等功能,今年成長動能看好。
元太(8069)所投資的聯合聚晶(6927)今(26)日登錄興櫃,有鑑於全球電子標籤市場目前仍在起步階段,未來長線成長空間大,聯合聚晶可望順勢搶啖商機。董事長李威德表示,近期已看到市場回溫跡象,最新四色電子標籤IC也預計在第三季小量試產,將扮演明年主要成長動能。
晶鑽(6815)總經理謝佳憲23日在法說會中表示,將以六大策略加速成長,擴大自有品牌市占率,樂觀看待今、明年營運展望。另外,瞄準全球每年高達600億美元抗衰老市場商機,晶鑽主力產品「提美拉」線材,今年可望取得美國FDA上市許可,並啟動歐美市場授權。
Meta(臉書母公司)揭露,將推出首款定製AI晶片,該晶片採RISC-V(精簡指令集架構),以提升算力、降低功耗,美系外資看好,晶心科(6533)未來有機會與更多美系客戶合作;對於同樣入列AI概念股的M31(6643),公司預期,今年整體銷售表現可望勝過去年,推動營收持續成長。
晶鑽生醫(6815)今(23)日下午舉行法人說明會,總經理謝佳憲表示,將以6大策略加速成長,擴大自有品牌市占率,樂觀看待今明二年的營運展望。
Meta(臉書母公司)揭露將推出首款定製AI晶片,該晶片由台積電7nm製程工藝助攻,並採用RISC-V(精簡指令集架構),以提升算力並降低功耗。長期追蹤RSIC-V的美系外資指出,Meta重申RISC-V也能用在處理複雜的資料中心及AI計算上。
新冠肺炎疫情觸發供應鏈短鏈化發展,台灣晶圓代工廠選擇赴日本熊本設廠,重新激活日本半導體業發展,為促進半導體與電腦週邊等科技產業交流,證交所攜手元富證券22、23日展開引資,帶領六家上市櫃公司赴日,在5G、AI、物聯網發展趨勢下,向國際資本市場傳達科技業投資價值。
新冠肺炎疫情觸發供應鏈短鏈化發展,台灣晶圓代工廠選擇赴日本熊本設廠,重新激活日本半導體業發展,為了促進半導體與電腦周邊等科技產業交流,此次證交所攜手元富證券今、明(22、23日)兩天舉辦引資活動。
上市櫃飯店股有人成功抗疫,有人還在努力。CTWANT記者也發現,飯店股中有7家飯店,疫情間受創最深,連3年虧損,其中富驛(2724)、洛碁(8077)、亞都(5703)2022年營收跌幅相較疫情前超過5成,而原本屬於觀光股的晶悅(2718),則是在疫中下車轉開發商,搭上房市熱潮在台南的首發案熱賣,4月進入交屋潮,為晶悅挹注營收5.56億元,年增率5502%。。
鏵友益科技(6877)日前舉行上櫃前業績發表會。鏵友益本次辦理現金增資3,073張,掛牌股本將提升至330,880千元,預計於6月掛牌上櫃。
矽智財廠商晶心科(6533)授權驅動IC廠奕力科技(ILITEK)的首顆車載面板整合觸控暨驅動IC(TDDI),預計將在7月進入量產。
晶呈科(4768)16日召開法說會,表示今年第一季實際出貨鋼瓶支數為3,411支(47L鋼瓶當量)、季減16.33%,但因特殊氣體黃光產品營收占比持穩提升至49.3%,毛利率43.07%,季增1.12個百分點、年增6.8個百分點,EPS達1.17元。
光學族群反攻號角響起!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光學族群擁有市場預期極低、智慧機復甦在即、潛望鏡設計、混合實境(MR)裝置等四大利多,最壞情況已過,一口氣升評指標股大立光、玉晶光至「優於大盤」,其中,大立光投資評等更是從「劣於大盤」雙重調升到「優於大盤」,推測合理股價2,700元。
晶呈科(4768)16日召開法說會。第一季實際出貨鋼瓶支數為3,411支(47L鋼瓶當量),季減16.33%,但因特殊氣體黃光產品營收佔比持穩提升至49.3%,毛利率43.07%,季增1.12個百分點、年增6.8個百分點。
台灣太陽能廠拚升級,茂迪(6244)去年TOPCon成功量產、今年成本快速降低,公司規劃明年產能將全數轉為TOPCon。聯合再生(3576)和元晶(6443)今年也都將砸約4億~4.5億元,投資TOPCon生產線,預計明年量產,台灣太陽能廠將全面進入新一代太陽能技術競賽。
矽智財大廠力旺(3529)董事長徐清祥指出,不論是企業及政府單位,AI、數據中心及自駕等應用,皆日益重視安全問題,ChatGPT的興起,更加深對安全問題的重視,力旺的PUF-based安全解決方案,將成為安全上的最佳合作夥伴。
受制客戶需求明顯減少,外銷訂單亦未見回升,晶呈科(4768)4月營收 5,240萬元,月減37.4%,惟特殊氣體供貨品項增加支撐,較去年同期增加2.62%;前四月營收2.99億元,年成長25.83%。
環球晶、兆遠雙方董事會通過換股合併,換股比率為每1股兆遠換發環球晶0.02股普通股,待取得主管機關核准之後,兆遠將下櫃並申請停止公開發行,兆遠為藍寶石基板廠,不敵大陸低價競爭,環球晶認虧兆遠,並推動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