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間接故意的搜尋結果,共13筆
緬甸華僑李國輝,6年前潑汽油放火要燒死陳姓友人沒成功,卻造成9人無辜喪命,一審到更二審4次判死,台灣高等法院更三審卻認為,9名死者是被他「間接故意」殺死,不符人權公約的「情節最重大之罪」,撤銷死刑改判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檢不服提上訴,最高法院25日駁回,李國輝「逃死」獲判無期徒刑確定。
緬甸華僑李國輝,5年前潑汽油放火要燒死陳姓友人沒成功 ,卻造成9人無辜喪命,一審到更二審4次判死,台灣高等法院更三審15日卻認為,9名死者是被他「間接故意」殺死,不符人權公約的情節最嚴重之罪,改判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可上訴。
高雄城中城大火造成46死、41傷慘劇,檢警調查大火發生原因,目前尚未排除人為縱火可能。回顧今年7月,男子湯景華縱火燒死6人,歷審4度被判死,但上訴到最高法院,合議庭認定湯是「間接故意殺人」,依聯合國公約不得處死刑,改判無期徒刑定讞,引發社會譁然。
油漆工李昆霖因上班喝酒被老闆責罵而辭職,2016年他酒後到老闆公司縱火,燒死老闆的3名家人,歷審3次將他判處死刑,但台中高分院更二審認定他是間接故意殺人,改判無期徒刑,上訴後,最高法院駁回確定。
男子湯景華縱火燒死6人,歷經4度判死,最高法院認為湯是基於間接故意犯下殺人罪,依聯合國《公政公約》規定不能判死,改判無期徒刑定讞,輿論譁然。檢察總長江惠民認為最高法院誤解公政公約「情節最嚴重之罪」意涵,判決違背法令,已提起非常上訴。
男子湯景華5年前因官司沒打贏,竟跑到和他有爭執的翁姓男子住家騎樓縱火,對方6名家人被活活燒死,歷審4度判死,案經上訴最高法院經「生死辯」後,合議庭認定湯是間接故意殺人,不是情節最重大犯罪,依「兩公約」不得處以死刑,2日逆轉改判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讓他「逃死」定讞。
縱火害死6命且犯後毫無悔意的湯景華,4度判死後,卻因最高法院認定他是間接故意殺人,非兩公約情節最重大的犯罪,逆轉逃過死刑,翁家6條亡魂無法換得司法正義,讓家屬悲憤難以接受,直接與間接一字之差的「文字遊戲」免死理由,更是無法讓社會信服。
第四屆監察委員任內,曾聽陳長文教授提到司法記者江元慶有一本《流浪法庭三十年》,可以看看。這是一這本記述3位銀行職員被告,因押匯刑事案件涉訟30年,到垂暮之年才獲得無罪確定判決的故事。當時我立案調查。確認這種不負責任一再延宕羈押的未決案件是不公義的事,對司法院提出「調查報告促請注意」也就是俗稱「小糾正」之方式提出糾正。
台鐵太魯閣408次列車出軌釀重大死傷慘劇,花蓮地檢署首波偵查終結,該案被告10人起訴7人,主嫌李義祥與越南籍移工「阿好」華文好被依過失致死、肇事逃逸等罪嫌起訴,外界質疑為何不構成殺人罪?主任檢察官周芳怡表示,殺人罪必須要有犯意,本案吊卡貨車滑落邊坡時,被告等人試圖拉動貨車,雖然很草率但認定沒有殺人的故意。
潘瑋柏預計下半年推出新專輯,趁這幾個月空檔,把握時間催生《創使者》紀實影像。21日釋出的預告短片中,除了呈現他「吃貨」的一面,更將他之前被傳與網紅交往的新聞「小號事件」放進影片中自嘲。他在影片中故意發脾氣,說緋聞都亂寫,自己的小號只是用來跟家人、朋友互動,哪有什麼網紅,間接否認網路傳聞。
曾多次縱火被逮的緬甸華僑李國輝,3年前在新北市分租公寓潑汽油放火致9人死亡,法院審理時他原本說不怕死,後改口表示後悔,歷審都認定他罪大惡極、無可寬典,將他判處死刑,但最高法院撤銷,高院更一審今仍判死刑。
新北地檢署檢察長朱兆民,4年前在桃園地檢署檢察長任內,於民國104 年度財產申報時,疏忽漏報妻子名下1503萬多元的證券融資債務,遭監察院裁罰32萬元,朱不服提告抗罰。台北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審理認為,朱雖不是故意隱匿財產,但無論申報不實是否直接故意或間接故意,都符合《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所稱故意申報不實,裁罰並無不當,判朱敗訴。本案可上訴。
毒販劉金龍虐童致死案,高院二審撤銷死刑改判有期徒刑,讓家屬痛哭難以接受。究其關鍵,在於高院認定劉的行為,並沒有「不確定殺人故意」,所以不另涉殺人罪,只構成傷害致死罪,刑度因此大轉變,從死刑變成有期徒刑,頓時和人民法感出現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