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閱兵紀念抗戰的搜尋結果,共98

  • 顧及疫情 冬奧閱兵喊卡

    顧及疫情 冬奧閱兵喊卡

     2021年7月1日是中共建黨100周年紀念日,北京會否舉行建黨大閱兵備受外界矚目。對此,中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助理李軍23日表示,建黨百年慶祝活動中沒有安排閱兵。但據了解,閱兵本有準備,但因新冠疫情而取消。

  • 頭條揭密》1999台海危機催生陸航母殺手彈道導彈

    頭條揭密》1999台海危機催生陸航母殺手彈道導彈

    7月初解放軍在西沙群島進行大規模軍演,美國也派出罕見2個航母戰鬥群在南海進行聯合演習,雙方都毫不示弱地擺出對陣姿態。陸媒更是賣力地宣揚,在美軍雙航母戰鬥群演習期間,位於大陸華南地區的解放軍火箭軍常規導彈第一旅與西沙共軍同步進行演習,突出2型號稱「航母殺手」的彈道導彈對美軍的威懾力量。這是1999年第2次台海危機催生解放軍研發「航母殺手」後,第2次對美軍航母戰鬥群的針對性實兵操演。

  • 陸柔性對台 閱兵淡化海軍陸戰隊

    陸柔性對台 閱兵淡化海軍陸戰隊

     大陸甫結束的十一建政70周年閱兵,在兩岸關係主張柔性對台,同時體現在閱兵式上,像對台威嚇意味極大的海軍陸戰隊,此次閱兵就特別淡化其突出性質。但閱兵仍對台獨分裂勢力保持一定震懾,像解放軍就陳列最新的15式輕型坦克、直-20等適合用於台海兩棲作戰的裝備。

  • 東風-41 陸十一閱兵重頭戲

    東風-41 陸十一閱兵重頭戲

     大陸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蔡志軍29日上午出席國新辦發布會介紹十一大閱兵情況表示,考慮到此次閱兵是新時代的首次十一閱兵,安排先進武器裝備亮相,比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60周年閱兵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的規模還要大一些。不過在大陸對外宣布閱兵重大訊息時,29日上午一架美軍的MC-130J運輸機就飛越台灣海峽上空。

  • 十一大閱兵 不針對任何國家地區

    十一大閱兵 不針對任何國家地區

     今年是中共建政70周年,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十一當天在北京天安門舉行大型閱兵儀式,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蔡志軍強調,這場閱兵不針對任何國家地區或特定事態。

  • 陸建政70年大閱兵 中央軍委:不針對任何國家地區

    陸建政70年大閱兵 中央軍委:不針對任何國家地區

    今年是中共建政70週年,中國共產黨中央、中央軍委決定組織首都天安門大型閱兵儀式,解放軍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蔡志軍表示,這場閱兵不針對任何國家地區或特定事態。

  • 陸十一將辦20年來最大閱兵式 新武器將亮相

    大陸方面宣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將於10月1日舉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發表重要講話。慶祝大會後,將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和群眾遊行。

  • 北京藉連習四會釋訊息:不認九二 蔡習會只是假議題

    北京藉連習四會釋訊息:不認九二 蔡習會只是假議題

    前國民黨主席連戰將於本月12日再訪中國大陸,並可望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如若成真,就是2013以來第4次連習會,在美中競爭日趨白熱化以及兩岸關係詭譎多變的局勢下,格外引人注目。專研兩岸關係的親綠學者稱,說連戰是兩岸「政治溫度計」並不為過。

  • 快評》被刷爆的國軍「無限卡」統帥的心與軍人同在?

    總統蔡英文今天任內首次出海進行海上閱艦式,有海軍退役將領評論為是基於「輸人不輸陣」的心理。但不論是「輸人不輸陣」還是力求有所作為以「穩定民心」,背後凸顯的是「沒有制度、興之所至」式的閱兵,把國軍當無限卡刷的國軍「最大的靠山」三軍統帥,與習近平昨日閱兵相比,大閱官座艦長沙軍艦上官兵與習近平握手時,肢體語言和臉部表情展現「真誠的景仰」,兩者成為強烈的對比。

  • 抗日英烈餘生錄──日本軍隊對自己人更是無情(廿七)

    黃世忠聽著那些瀕死的傷兵哭喊著向日本天皇求救,內心受到了非常大的衝擊。

  • 中時社論》正視解放軍朱日和演習的訊號

    中時社論》正視解放軍朱日和演習的訊號

    距紀念對抗法西斯勝利70周年的「九三閱兵」不到兩年,大陸以建軍90周年名義,在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沙場閱兵,展現了精銳化、實戰化、海陸空一體化的軍改成果。這也是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第3次閱兵,展現了習氏領導風格和捍衛國家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與果斷的決行。此次閱兵被視為對印度的隔山震虎,更是傳遞給台灣當局的嚴肅訊號。

  • 兩岸史話-勿忘史實真相 青年擔當未來

    兩岸史話-勿忘史實真相 青年擔當未來

     惟有銘記歷史和犧牲,方能避免戰爭和屠殺的悲劇重演。

  • 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80周年系列——勿忘史實真相 青年擔當未來

    惟有銘記歷史和犧牲,方能避免戰爭和屠殺的悲劇重演。

  • 連戰將訪大陸 公開會見張志軍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昨日透露,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將訪問大陸,出席5月3日起在山西舉辦的兩岸文化活動,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面,這是連戰在參加大陸2015年紀念抗戰閱兵後,首次在大陸的公開會見行程,預計張志軍對於即將就職滿周年的蔡政府,將有新一波喊話。

  • 抗戰華僑飛行員憶空中支援衡陽保衛戰

    抗戰華僑飛行員憶空中支援衡陽保衛戰

    在旅居舊金山的航空史作家王立楨先生的引薦下,《中時新聞網》於9月8日對出生於美國,於抗戰期間回國參戰,有「永遠的上尉」稱呼的中華民國空軍英雄朱安琪教官。去年朱教官接受馬英九前總統邀請,返台參加中華民國國軍在湖口舉辦的戰力展示活動,以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只是在參加閱兵的過程中,朱教官還意外的與當年他駕機所支援的陸軍戰友歐重遙上士會面。

  • 唯一到北京看閱兵的台灣抗戰老兵

    唯一到北京看閱兵的台灣抗戰老兵

    為了爭奪抗戰的歷史話語權,海峽兩岸政府透過各自向參戰老兵發放抗戰勝利紀念章的方式彼此較勁。相對於甚至願意向參加過抗戰的8路軍與新4軍老兵頒發抗戰勝利紀念章的中華民國政府,中共當局出於「政治正確」的考量顯得小氣了許多。中共民政部方面就規定,凡是在日本投降以後跟隨過國軍打內戰的抗戰老兵,都不在紀念章的發放範圍之內。

  • 紀念抗戰閱兵 陸寫下多個首次

    紀念抗戰閱兵 陸寫下多個首次

     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是習近平接任大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後首次舉辦的閱兵,也是大陸政府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辦以抗戰為主題的閱兵儀式。藉由此次閱兵,習近平不但當場宣布裁軍30萬,拉開了軍改序幕外,還向世界展現了解放軍的壯盛軍容及一系列首次亮相的自製先進武器。

  • 管中閔:紀念抗戰應低頭默禱 非耀武揚威

    管中閔:紀念抗戰應低頭默禱 非耀武揚威

    重啟思沙龍,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今天下午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管中閔以「七十年後看抗戰—經濟學家的私藏研究」為題,分享他對抗戰史的多年研究。

  • 陸強大軍力 美前大使:前所未有

    陸強大軍力 美前大使:前所未有

     大陸「9.3閱兵」對外展示8成以上的新型自製武器,凸顯其軍工產業強大實力,美國資深外交家傅立民(Chas W. Freeman)就說「這是近2個世紀以來從沒出現過的事情」;當世界各國擔憂大陸軍武實力擴張之際,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拋出裁軍30萬之詞化解疑慮,時機挑得恰到好處。

  • 兩岸共構歷史 打造文化中國

    兩岸共構歷史 打造文化中國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參加北京紀念抗戰勝利的九三閱兵,在台灣引起了強烈爭議。事後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兩岸對抗戰歷史的評價等問題還存在分歧,但不應因此影響兩岸和平發展;面對分歧,兩岸學者可透過「共用史料、同修史書」的方式,加強交流研討,「求同存異、聚同化異,逐步化解分歧。」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