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防疫保單的搜尋結果,共1,454筆
裕隆集團首場股東會由中華汽車打頭陣,董事長嚴陳莉蓮表示,去年中華汽車本業表現穩健,但受到轉投資新安產險在防疫險保單的一次性損失影響,稅後虧損,不過隨著相關虧損也提列完畢,中華汽車財務健全,防疫險的陰霾已經度過,今年起將恢復過去的穩定獲利並追求成長。
中再保去年因承保產險防疫保單再保險業務,獲利明顯受到影響,今年第一季則已擺脫防疫保單的負面影響,中再保總經理鍾志宏26日在法說會上表示,今年「賺錢機率將會大幅增加!」
商業火險近四年損率逐年遞增,據保發中心統計,從2019年的27%,到去年損率已近60%,創歷史新高,再保合約容量緊縮,預估商業火險平均費率至少調升2成~3成。產險業者表示,商業火險費率調整,都在金管會嚴格掌控中。
產險前四個月網路投保件數155.57萬件,其中旅綜險即有77.65萬件,已占網路投保5成,其件數已超過汽、機車險兩項產險的件數,產險業者預估,旅綜險正持續快速上升中。
升息、疫情後獲利爆發力、高度監理及政策利多,四大期待推升金融股走出一波新行情,雖然金融股今年配息不如預期,但市場分析,投資看的是未來,今年銀行有望擴大淨利差及投資獲利,產險走出防疫保單陰霾,壽險年底可望有政策利多,都讓投資資金進駐。
富邦金控將漸入佳境。台北富邦銀行因升息及SWAP(換匯)交易,獲利創同期新高;富邦產險防疫險理賠進入尾聲,富邦人壽獲利穩定,讓富邦金前四月稅後獲利年減幅度從7成縮減到64%,富邦金總經理韓蔚廷18日表示,希望逐步縮小獲利衰退幅度,未來就看股市、利率、通膨決定下半年金融業榮枯。
富邦金控18日舉行第一季法人說明會,針對市場關心的防疫險保單理賠,富邦金控表示,總計至首季的直接賠付金額約近900億元,由於防疫險理賠已進入尾聲,加上防疫保單自留賠款至3月底仍有準備金餘額23億元,預估足以因應後續的理賠支出,富邦產險5月底完成增資160億元後,應該沒有再增資的必要了。
富邦金控今舉辦法說會,今年首季稅後淨利139.83億元,每股盈餘(EPS)1.13元,稅後淨利、每股盈餘皆續居金控業之冠;對於防疫保單,富邦金控總經理韓蔚廷透露,直接理賠金額已達900億元,由於保戶確診2年內都可申請理賠,目前理賠仍持續中,實際理賠金額還沒辦法確定,但已接近尾聲、帳上也有足夠準備金,防疫險已逐步走出陰霾了。
產險業第一季營運漸走出防疫保單陰霾。除上市產險及再保第一季全部獲利外,和泰產險、泰安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首季損益均翻正,去年大虧的產險公司,今年首季虧損金額亦已明顯減少。
壽險最慘時刻終於熬過了!中信金控15日舉辦第一季法人說明會,中信金控總經理陳佳文指出,今年首季稅後純益130億元,雖然年減20%,但較前季大增1,528.3%,表現符合預期。他認為在升息近尾聲、防疫險理賠衝擊結束、下半年景氣回溫等三大因素,有信心「今年獲利比去年更好」,並透露現在的投資時點不錯,台壽已開始加碼台股與債券。
產險前四月簽單保費809億元,較去年同期745億元增加64億元,年成長率8.7%,其中有九家產險的簽單保費首季成長率都逾1成交出不錯的成績單。
產險業近一年猶如遭逢巨災,一張防疫保單理賠金額已逾2,600億元外,截至5月12日為止,已有13位董事長或總經理換人,雖然易動原因非全然因為防疫保單,但一年內有三分之二董總換人,也創下產險業另一項新紀錄。
台灣慢慢與疫情分手、民眾生活回歸正常。對民眾的保障來說,部分防疫保單理賠也因此縮水,不過防疫險之外的醫療險不受影響,保經業者建議民眾應提早檢視自己的醫療保障,以填補住院治療自費的缺口。
國泰金今公告4月營收,受惠於旗下國泰人壽避險成本控管得宜,國泰金4月稅後淨利59.6億元,累計稅後淨利128.4億元。子公司國泰人壽4月稅後淨利28.6億元,單月稅後淨利創下9個月新高,累計稅後淨利5.2億元。
富邦金控4月單月稅後獲利78.9億元,累計一到四月獲利218.7億元,每股盈餘1.76元。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累計今年前4月稅後淨利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富邦證券累計今年前4月稅後淨利則創下歷年同期次高紀錄;富邦產險4月稅後淨利則是自去年5月以來首度單月轉虧為盈。
走出防疫保單風暴,五家上市的再保或產險公司第一季全部獲利,以絕對金額來看,中央再保險第一季賺6.51億元居冠,若以每股稅後純益比較,仍以新光產險每股1.43元最高。
金控股利政策全數出爐,14家上市金控中,中信金現金殖利率一枝獨秀,以4.33%奪冠,也是唯一突破4%者,兆豐金、永豐金、元大金則是超過3.5%,領先國泰金、富邦金的2.11%與2.53%。整體觀察,受防疫保單拖累影響,各家金控去年獲利不如預期,合計發出現金股息總額僅1205億元,為近9年低點。
隨著防疫險理賠銳減,防疫險理賠爭議也明顯下降。據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統計,去年全年防疫險理賠爭議案件共有41,671件、每月平均達3,472件,但今年以來至4月26日止,已掉至7,227、每月約1,806件,爭議案量明顯砍半,隨著防疫保單5月陸續到期,這場防疫險之亂終於近尾聲。
防疫保單幾年下來造成國內產險公司前所未見的理賠金額,造成金融市場的震撼,也「震」掉不少產險公司高層,繼去年7月和泰產險總經理莊瑞德僅上任一年多就離職後,隨後兆豐產險總經理游建鋒也離開,居龍頭的富邦產險更通過董事長陳伯耀的退休申請,改由富邦財險總經理許金泉接任,3日更傳出因為防疫險保單增資近400億元的新安東京產險總經理林榮泰請辭,新安東京低調證實該項消息,對其他細節則表示不便回應。
防疫險理陪惡夢快結束了。金管會保險局2日公布最新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止,防疫雙險(防疫險與疫苗險)單月理賠金額掉到33.37億元,較上月115.9億元,減少71.22%,理賠件數則剩8.5萬件、月減71.56%。保險局指出,防疫險今年已無人再銷售,截至4月30日止,只有二家在銷售疫苗險,其中產險是續保件、壽險僅剩團體險、無個人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