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防禦股的搜尋結果,共308

  • 《金融股》國壽籲全面提升「身心財」三層氣候防禦力

    提升民眾氣候風險意識,國泰金(2882)子公司國壽推出台灣金融業首本以氣候為主題的「人生風險趨勢調查報告」,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對於全球潛在風險項目的認知,與世界其他國家民眾有高度重疊,其中「氣候變遷」同時被排進前三名,更名列台灣人心目中的第二大潛在風險;隨著年齡增長,氣候變遷風險在民眾心中的分量也愈來愈重,是65歲以上民眾心中的最大潛在風險。除了氣候變遷,台灣民眾最關注的風險是「環境及人為汙染」,且額外關注「慢性病」及「未來就業危機」。

  • 《基金》動盪中重防禦 3大醫療概念股可望補漲

    今年AI帶起的科技浪潮,為美股動能添柴火。反觀較具防禦性的醫療保健類股,儘管財報表現優於預期,然表現相對疲弱。大華銀投信指出,近期美債降評帶動市場修正,投資人追求成長之餘,仍應配置具防禦性質的類股,如不受景氣影響的醫療保健產業。目前標普500保健類指數本益比相對大盤低,評價面也具吸引力。

  • 景氣將落底 美股後市有撐

    景氣將落底 美股後市有撐

     美股企業第二季財報持續公布,據Factset的統計,目前SP 500成份股企業中,已有84%的公司已公布財報,其中有79%的公司獲利表現優於預期。法人表示,美國經濟與企業營運狀況仍相對穩健,有助支持股市表現,後市來看表現仍可期待,建議以美股基金介入布局。

  • 公用基建商品 下半年有戲

     成長股上半年大幅上揚,公用事業與基礎建設等防禦股則表現相對持平溫和。投信法人表示,上半年防禦類股表現落後,成長股強勢上漲,若資金開始從成長股獲利了結,公用事業與基建設資產將是資金轉進的替代性選擇,考量接下來投資價值衡量與成長動能機會,下半年布局公用事業等防禦類股,將是核心資產較佳的投資部位。

  • 下半年布局 瞄準防禦、成長股

    下半年布局 瞄準防禦、成長股

     美股第二季受到AI挹注,使第一季漲勢再延續,法人持續看好美股下半年表現,聚焦有獲利支撐的成長股,同時也關注上半年漲少的防禦股。

  • 通膨降溫 美股基金吸金居冠

    通膨降溫 美股基金吸金居冠

     美國最新數據顯示通膨持續降溫,市場對後續升息擔憂降低,加上美國公債殖利率走跌,全球股市表現普遍轉佳,近一周全球股票基金資金流向,除歐非中東與已開發歐洲外,全球其餘地區股市迎來資金淨流入,其中又以美股基金單周淨流入約99.19億美元,動能續居全球之冠。

  • 基建鋼需穩陣腳 防禦利器

     年初以來經歷休息整理,公用事業類股股價停滯期後相對投資價值與成長動能更具備投資吸引力,美股7月第一周產業類股表現,公用事業在11大產業中排名居前,表現優於SP 500指數。

  • 《台北股市》台股Q3首周遇三大法人提款 下檔尋季線16300點支撐

    第三季第一週三大法人全數站在賣方,外資連續第二週提款695.16億元,投信調節39.18億元,連續第四週站在賣方,自營商則由買轉賣,減碼台股55.37億元,三大法人單週合計賣超789.71億元。市場憂心近期中美科技戰「續集」,對於科技股的衝擊,資金是否會在3Q由科技股轉向生技或傳產、金融避險,也是觀察重心。

  • 第一金投信經理人林志映:公用事業、基建產業 下半年看俏

    第一金投信經理人林志映:公用事業、基建產業 下半年看俏

     成長股上半年強攻上揚,公用事業與基礎建設等防禦股則表現相對持平溫和,針對其下半年投資表現,第一金全球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林志映表示,上半年防禦類股表現落後,成長股強勢上漲,若資金開始從成長股獲利了結,公用事業與基建設資產將是資金轉進的替代性選擇。

  • 醫療股防禦力強 躍資金避風港

     市場風險胃納大增,資金紛紛從避風港撤出,使得醫療股股價表現落後大盤,尤其防禦色彩濃厚的大型製藥與健保公司股價表現落後,但未來一年美國經濟仍有衰退可能,景氣環境仍較動盪,此一情況有利醫療股的後市表現。

  • 《國際金融》防禦股出擊 歐股登近3周高

    受到奢侈品股和防禦性股票的提振,歐洲股市周五收在近3周新高。

  • 凱基證:H2轉防禦型策略 適度加碼AI股

    凱基證:H2轉防禦型策略 適度加碼AI股

     凱基證券14日舉辦「凱基鑫觀點 2023下半年投資展望」,由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凱基證券財富管理副總阮建銘與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聯手,從全球總體經濟及股市策略分析、大中華區投資展望到股債資產配置建議,綜觀台灣、美國、中國、香港、新加坡及印尼市場,發揮亞太布局領先優勢,幫助投資人精準抓住下半年的投資行情。

  • 科技股恐有過熱風險、總經疑雲仍存 大華銀投信:防禦股布局不能少

    受AI題材帶動下,美國科技股近期吸引資金追捧而飆漲,然研調機構預測美國下半年經濟恐尚未擺脫衰退陰霾,大華銀投信建議,在布局成長型產業類股的同時,也可同時持有防禦型類股如醫療保健、核心消費、公用事業等,基本面穩定、且評價處於合理區間的企業,以降低市場未知風險所帶來的衝擊。

  • 《基金》台股登月泡影 高息低波ETF防禦強

    台股本周震盪,台股今盤中跌破月線。但從高股息ETF近期績效表現來看,近一周績效表現前5名分別為FH富時高息低波(00731)、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過半為具備低波動特性的高股息ETF,其報酬率均為正值,反映出台股加權指數歷經近日震盪,兼具高股息低波動特性的ETF,較具抵禦市場波動的能力。

  • 美衰退將至 專家:趁利空進場

    美衰退將至 專家:趁利空進場

     美國聯準會(Fed)鷹式升息打通膨後,華爾街對經濟衰退逼近的焦慮就沒停過,但分析師仍鼓勵投資人勇於出手買股。理由是即便衰退成真,也不會如預期那麼糟,加上市場大致消化衰退隱憂,投資人重新擁抱風險資產有理。

  • 16檔防禦類股 法人避風港

    16檔防禦類股 法人避風港

     台股大盤萬六屢攻不下,由於企業獲利受景氣衰退的負面影響即將浮現,投顧法人預期,本季指數就可能面臨修正壓力,操作以防禦型為主;如食品股的卜蜂(1215)、電信股的中華電(2412)、生技醫療的生達(1720)等16檔防禦類股,近兩日吸引法人買超,成避風港。

  • 市場Q2續震盪 逢低布局優質資產

     近期全球市場震盪,金融事件更加繃緊神經,擔心金融風暴重演。投信法人表示,預估銀行倒閉事件演變成系統性風險機率不高,但經濟仍處正反兩面的矛盾情況,第二季股債市仍是波動度偏高的區間整理格局,建議回檔低接優質標的長期布局,股市看好美股、陸股、印度股市,債市看好投資級公司債,並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度。

  • 生醫基金三潛力 法人力挺

     今年海外股市科技成長股領漲,去年的防禦股、價值股,如生技、醫療產業表現略為落後,不過即使生醫基金今年來表現差強人意,後續有三大利多,讓法人持續看好生醫中長線。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