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防空導彈系統的搜尋結果,共98筆
最近一位前美國中情局官員受訪時表示,今年5月俄軍的幾次對烏軍的攻擊中,使用匕首(Kinzhal, Kh-47)高超音速導彈摧毀了數具愛國者防空系統,導致美國不再提供這套目前被美軍及其盟友廣泛使用的防空系統。愛國者導彈是否能攔阻高超音速導彈的問題也引起廣泛的討論與關切,尤其是與美國軍事上密切合作的盟友,當然很可能也會包括日本、韓國與台灣。
隨著荷蘭等國將F-16戰機交給烏克蘭,烏克蘭戰場在數個月後將出現F-16與蘇-35戰機對陣的情況,受到軍事國防界的熱烈討論。其中有相當一部份人關注的原因來自可能發生戰爭的台灣海峽,因為一旦台海發生戰爭,在海峽上的空戰很可能也要面對類似情況,即F-16戰機與中共蘇-35戰機或同屬側衛(Flanker)系列的其他戰機交戰,因此烏克蘭戰場上F-16與蘇-35的戰況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台海空戰很有參考價值。
烏克蘭近期開始逐步對頓巴斯地區的俄軍進行反攻,但規模仍然有限,主要是烏軍推進過程缺少空優武力的保護。現在美國已同意提供F-16戰機給烏克蘭,外界正在期待F-16在烏克蘭戰場上與俄羅斯Su-35的對決。也有許多軍事分析認為,提供F-16給烏克蘭對於改變戰場情勢而言並非良好的策略,至於外界期待看到F-16與Su-35、米格-31對決的場景,恐怕更是要大失所望。
今年的珠海第14屆中國航展在疫情中展開,雖然參觀人潮受到影響,但是航展成交簽約金額仍創下新高。許多大陸軍事專家與自媒體們發覺,這次航展上對於一向極受矚目的俄羅斯武器的討論與注意力大幅下滑,不只報導數量大減,也極少聽聞成交簽約。許多評論者都指出,受俄軍在俄烏戰爭差勁表現的影響,俄羅斯的軍火賣不動了,中國的軍火卻因此受到更多的青睞。
據印媒引述消息人士的話指出,在未2到3個月內,印度將在與中國接壤的北部邊境地區部署一支俄製S-400防空導彈系統中隊,以應對中國戰機在中印邊境地區日益頻繁的軍事活動。大陸軍事專家認為,待部署完成後,印度在遠距離探測和摧毀各種戰機的能力上得到重大提升,對中國邊境構成一定的威脅,中方也將會有反制動作。
中國上周在短短三天時間裡,派出18架次運-20大型運輸機,將防空導彈系統送往塞爾維亞。觀察者網引述俄新社18日報導,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近日在電視節目上邀請國民於4月底觀看閱兵式,欣賞這套「最現代化的防空系統」。屆時,中國FK-3防空導彈系統將與俄羅斯鎧甲-S1防空導彈系統組合使用。
正當全球眼光被俄烏兩軍準備在東烏克蘭頓巴斯開啟大戰之際,中共空軍卻意外在主秀場邊開啟另一場震撼秀轉移了國際矚目的焦點。6架中共最大的戰略運輸機運-20連續2天往返中國與塞爾維亞,運送中國交付的紅旗防空導彈系統。這場規劃已久的演出果然一鳴驚人,不只抓住了國際上的注意力,一掃受疫情困擾的陰霾,大陸軍事評論人士為此擊掌讚曰:「這才是戰略空軍該有的樣子」。
在4月9日6架運-20大型運輸機抵達塞爾維亞以後不久,美媒又發現,這次中國對歐洲進行的戰略運輸任務還有續篇,另一批6架運-20運輸機再次飛抵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一座空軍基地。換言之,這次可能是運送紅旗-22防空導彈系統的戰略運輸任務已總共有12架次運-20運輸機參與,甚至還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在飛航網站上已發現第3批同樣是6架運-20前往塞爾維亞,但尚未確認。為此美媒直呼:「這是中國人舉行的武力展示行動!」
中共以前所未見的6架大型運輸機高調交付防空導彈系統予塞爾維亞,引起國際關係。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答覆外媒詢問時以美台軍售做比喻,他反問外媒道:「美國向歐洲與台灣地區出售武器,你們關心過損害地區和平穩定了嗎?」他希望媒體不要過度解讀,此一項目與當前局勢毫無關係。
美媒傳出日前有6架中共空軍運-20大型運輸機飛經土耳其等國領空,降落在塞爾維亞首都,向塞軍方交付FK-3(紅旗-22的外貿型號)防空導彈系統。塞國首都貝爾格萊德機場的照片在網上流傳,陸媒引述大陸軍事專家分析稱,6架運-20同時赴海外執行任務是中共創紀錄的軍事行動,凸顯運-20戰略投送能力的大幅提升。
根據連日來在推特上流傳的照片顯示,俄空天軍在3月5日進攻烏克蘭時遭遇災難性一天,從網上訊息初步統計,俄軍當天在烏克蘭上空可能損失了多達10架戰機。大陸軍事專家分析稱,之前被看好的俄國空天軍遭遇重創有2大直接因素:一是飛行、攻擊高度比較低;二是白天作戰較多,烏方的可擕式防空導彈得以發揮戰力。
美國日前宣布批准價值1億美元的對台軍售計畫,使美中矛盾再度加劇。中國外交部21日祭出反制措施,宣布針對長期參與對台軍售的兩家美國軍工企業實施制裁,並要求美國停止對台軍售以及美台軍事聯繫。
自購入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系統後不斷宣揚其戰力的印度軍方,其過度高調的作為已經引起國際防衛界的警惕,認為印度對S-400能力過於自信,可能造成一種無法穿透的錯覺,如此將會增加其主要對手巴基斯坦產生軍事誤判,或被迫購入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以為應對之策。
印度軍方消息指出,印度空軍將於2月中在旁遮普邦一處基地完成首個S-400防空導彈團的部署,其最大探測範圍可達600公里,導彈最大攔截範圍為400公里,此一距離覆蓋了相當一部中國與巴基斯場的邊境地區。如果對方是具備隱形能力的目標,S-400的探測範圍還會再縮減。
俄羅斯總統普丁訪問印度,除建立兩國「特殊且具特權的戰略夥伴關係」外,同時也確定年底前將交付一套S-400防空導彈系統給新德里,強化印中邊境安全部署。這些交易可能違反美國的《敵對國家制裁法案》(CAATSA),影響今年9月印度總理莫迪前往華府訪問所欲建立的夥伴關係,拜登政府希冀以四方安全對話(QUAD)為基礎建立印太戰略圈,可能出現破口。
印度近期開始接收由俄羅斯提供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並進行部署及人員訓練,首套S-400系統將部署在旁遮普地區,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還透過媒體放話「這將能夠同時應對來自巴基斯坦和中國的空中威脅」。
印度總理莫迪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丁,在美中俄緊張關係裡謀取最大利益。
針對嚇阻共軍武力犯台的威懾力量成為美國國會重要議題,美國《國會山莊報》(The Hill)發表文章呼籲,美軍目前在西太平洋部署的長程轟炸機、核潛艇與水艦艇在台海發生衝突時無法發揮嚇阻作用,應該從軍事預算中撥出數十億美元用於部署大量小型無人機、大型無人潛航器、足夠數量的防區外反艦導彈與多樣化衛星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