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防衛合作指針的搜尋結果,共23筆
本次會議於1月13日(日本時間)在美國國防部舉行,兩國防長指出當前的兩大重點為如何應對高超音速武器,以及無人機威脅,對此共同提出了「反擊能力」,即找出發射平台並加以摧毀,雖然沒有詳述內容,不過考慮到日本12式反艦飛彈正在積極發展增程型,將射程提升至1000公里,應該會是選項之一。
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近日證實,日本自衛隊與美軍已制定了新日美聯合作戰計畫草案,聲稱若台海發生緊急情況,美國海軍陸戰隊將在日本西南島鏈處建立臨時性軍事基地,並部署軍隊。不過沖繩縣知事玉城Denny表示,非常擔心台灣發生突發事態時,會致沖繩再度成為攻擊目標,居民也會被捲入戰鬥。
《日本經濟新聞》20日刊出防衛大臣岸信夫的專訪,岸信夫強調為應對北京軍力日益增長的形勢,日本「必須以明顯不同於此前的速度強化防衛力」,防衛費亦可以視需求增加,不應拘泥於占國內生產毛額(GDP)1%的上限。他還說,台海的情況也要積極視為「我們的問題」,並強調日美之間必須就此充分展開磋商。
日本共同社今天報導了日美兩國今年1月在東京舉行防止中國奪取釣魚島的軍事理論推演,推演設想首先是中國派出武裝漁船與其他船隻在釣魚島登陸,在警力驅逐無效後日本自衛隊介入,中國立即反應並派出軍隊,雙方爆發軍事衝突。不過這份新聞稿可能因內容過於敏感,發行出不久後即撤稿下架。
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15日訪美時表示,日方計劃與美軍在爭議水域進行聯合巡航以及舉行雙邊和多邊軍演,以此升級在南海的行動。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6日在官邸與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舉行會談,針對北韓以衛星的名義發射長程飛彈,雙方就加強日美合作達成了一致。
共同社18日報導,日本外務省17日發布消息稱,日美兩國政府將於22日在東京舉行討論網絡空間課題的「網絡對話」。雙方還將結合4月《美日防衛合作指針》的修訂,確認在社會、生活基礎設施防護及信息共享方面的合作。該網絡對話也有制衡被指涉及網絡攻擊的中國之意。
日本共同社報導指出,美國眾議院日前通過2016財務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就美日同盟部分稱,將支持包括解禁集體自衛權在內的日本國防政策。日本政府隨後也向國會提交《國際和平支持法案》等一系列共11項安保法案,擴大自衛隊軍事活動,引發日本輿論批評,安倍踐踏日本憲法體制,走窮兵黷武的戰前老路。
共同社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8日在內閣會議上就日美兩國政府達成協定的新防衛合作指針表示,這是強化日美同盟威懾力和應對力的指標,展現21世紀強有力的盟友姿態。
中新社報導,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指出,有些國家鞏固深化軍事同盟,舉行大規模的聯合軍演,製造地區緊張氣氛,不符合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強化軍事同盟、展示「肌肉」,無助於本地區的和平穩定。
27日晚,數百名日本民眾在首相官邸前舉行大規模集會,抗議修改日美防衛合作指針。
美日政府27日在紐約召開2加2會議(由兩國外交、國防部長級官員出席的美日安保諮商會議),討論修改《美日防衛合作指針》事宜。日本首相官邸前27日卻聚集了數百名群眾,抗議這時隔18年修改《美日防衛合作指針》之舉,抗議民眾高喊,「阻止安倍政府破壞憲法」。
日本防衛相中谷元8日上午在防衛省與美國國防部長卡特會談,雙方一致同意,將就計畫本月下旬修改規定自衛隊和美軍責任分工的《美日防衛合作指針》加速磋商。雙方還確認兩國政府將在減輕沖繩基地負擔方面展開合作。
據日本《朝日新聞》18日報導,美日兩國政府將在新修訂的《美日防衛合作指針》中,擴大日本自衛隊對美軍的支援範圍和力度。日本自衛隊將有可能為美軍提供彈藥支持,並在美軍戰機起飛前,為其加油,撤銷對日本地域上的制約。報導稱,美日此次修訂的目的是擴大兩國軍事合作規模,意在與擁有強大軍事能力的中國大陸相抗衡。
美國與日本正式將更新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的時間延後。
「共同社」周日(8月31日)報導,日本政府決定暫緩將日本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寫入正在修訂的《美日防衛合作指針》。
對於安倍政府解禁集體自衛權,美國不是口頭支持而已!11日下午日防衛相小野寺五典訪問華盛頓,與美國防部長黑格在五角大樓舉行會談,敲定解禁集體自衛權寫入《日美防衛合作指針》一事。
日本共同社指出,針對年內修訂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中加入自衛隊支援美軍一事,日美政府基本決定在朝鮮半島突發事件等周邊事態發生之際,擴大後方支援地域範圍,不再局限於無發生戰爭可能性的地方。新指針中還計劃加強在西南群島方面的警戒監視行動,同時推進日美基地和設施的共同使用。
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指出,鑒於中國軍事崛起,加上朝鮮半島危機頻仍,日美正加緊修改防衛指針相關工作。雙方從1月份開始進入科長級作業,計劃年內完成修改工作。而日美時隔17年首次修改防衛合作指針,將是相當於重新描繪日美同盟藍圖的「大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