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防衛稅的搜尋結果,共31筆
經濟部國貿局指出,南非國際貿易管理委員會(ITAC)決定,自今年7月24日起延長鋼或鐵製螺釘、螺栓及六角螺帽的3年高關稅防衛措施,分3期分別課徵48.04%、46.04%及44.04%防衛稅,至2026年7月23日止。
依據日本外務省最新解密外交文件,1991年時任首相海部俊樹訪中,與當時大陸國務院總理李鵬會談,雙方均表示無需擔心彼此構成軍事威脅。當時中日關係因「六四事件」陷入低點,李鵬與海部試圖以「互不構成威脅」及妥善處理「歷史問題」建構信賴關係。但30年來,不僅「歷史問題」無解,中日戰略安全矛盾日益升高,雙方軍事支出不斷攀升,日本防衛預算2027年若如期達到GDP的2%,將超越印度及俄羅斯,成為世界第3,僅次美、中兩國,日本和平憲法第9條形同具文。
依據日本外務省最新解密外交文件,1991年時任首相海部俊樹訪中,與當時大陸國務院總理李鵬會談,雙方均表示無需擔心彼此構成軍事威脅。當時中日關係因「六四事件」陷入低點,李鵬與海部試圖以「互不構成威脅」及妥善處理「歷史問題」建構信賴關係。但30年來,不僅「歷史問題」無解,中日戰略安全矛盾日益升高,雙方軍事支出不斷攀升,日本防衛預算2027年若如期達到GDP的2%,將超越印度及俄羅斯,成為世界第3,僅次美、中兩國,日本和平憲法第9條形同具文。
為期4年的花蓮縣礦石開採景觀維護特別稅今年6月底屆期,台灣水泥董事長張安平7日表示,繳納的礦石稅多用於低收入戶家庭兒童及就學生活補助等,「這筆錢付得很值得」,台泥負起企業社會責任,不希望減少對花蓮百姓的資源需求,「我們願意持續繳納這筆有益的稅務。」
針對加拿大財政部對我國銷往加國的碳鋼、不銹鋼線線產品做最終防衛性措施,擬分階段課徵5%~10%的配額關稅。對此,中鋼(2002)、華新麗華(1605)等相關鋼廠表示,對我影響不大。
加拿大財政部宣布對輸入該國的碳鋼鋼板及不銹鋼線材採取最終防衛措施,自今年5月13日至2021年10月24日止,分三期加徵關稅,只要在原定配額外的產品,碳鋼要加徵10%至20%,不鏽鋼線材得加5%至25%,將衝擊我國出口當地的1815萬美元鋼品,因為這項防衛措施排除與加國簽定FTA的國家,將造成競爭力的不平等。
歐盟預定下月2日起針對進口鋼品採行防衛措施,配額外將課徵關稅25%。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本月4日邀集我鋼鐵出口業者、公協會討論。
針對加拿大財政部宣布,將自10月25日起對碳鋼鋼板、鋼筋、石油管、碳鋼熱軋鋼捲、彩塗產品、不銹鋼線材、碳鋼盤元等7類進口鋼品實施「臨時性全球防衛措施」。對此,台灣鋼鐵公會理事長林弘男表示,因台灣目前外銷加拿大的上述鋼品數量不多,對我影響不大。
印度今年7月公告對全球進口之太陽能電池及模組2年防衛措施稅,我國今日(28日)已與印在新德里召開諮商會議,雙方就產業代表性、產品適用範圍及我國市占率相當微量等議題交換意見,貿易局同時提出台灣與印度太陽光電產業有互補合作關係,爭取將台排除在名單外。
印度今年7月公告對全球進口之太陽能電池及模組2年防衛措施稅,我國今日(28日)在新德里與印方召開諮商會議,雙方就產業代表性、產品適用範圍及我國市占率相當微量等議題交換意見,我國同時提出台灣與印度太陽光電產業有互補合作關係,爭取能將台排除在名單外。
菲律賓是我國水泥雙雄的最大出口國。但菲律賓貿工部近日公告,由於進口水泥逐年增加,對該國產業造成損害,決定針對進口水泥產品展開防衛措施調查。一旦確認,進口廠商將被課徵防衛稅率,對台泥、亞泥的水泥出口勢必造成衝擊。
國貿局昨(19)日指出,歐盟公布鋼品臨時防衛措施,針對23類鋼品的進口採全球配額,一旦配額用完之後再輸歐者便要加徵25%的臨時防衛稅,所幸我輸歐大宗「不鏽鋼熱軋板」獲排除於清單之外。經濟部長沈榮津認為歐盟此舉對我國影響不大。
國貿局昨(18)日指出,印度公布「太陽能電池防衛措施」終判報告,建議對相關產品課徵為期2年的防衛稅,首年稅率達25%,大陸、台灣及馬來西亞都將受影響,其中以在印度進口市占率達88.2%的中國大陸衝擊最大,印度政府將於近期公告後開始課稅。
國貿局昨(18)日指出,印度公布「太陽能電池防衛措施」終判報告,建議對相關產品課徵為期2年的防衛稅,首年稅率達25%,大陸、台灣及馬來西亞都將受影響,其中以在印度進口市占率達88.2%的中國大陸衝擊最大,印度政府將於近期公告後開始課稅。
國貿局昨(1)日指出,土耳其公告對減壓閥、合板等78項產品加徵2.3~25%的關稅,此前曾對眼鏡、文具、引擎、輪胎、雨傘等產品調高關稅,這已是近兩年來第八度大幅調高關稅,有礙公平自由貿易的進行,我方將適時向土國表達關切以爭取公平市場競爭機會。
美國22日啟動「201條款」防衛措施,對進口太陽能電池及模組課重稅,台商遭受波及。時隔1周,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經濟部貿易局30日證實,台灣將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請,未來30天將與美國進行雙邊諮商。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22日宣布,將對進口太陽能電池與模組課徵4年期防衛性關稅。經濟部國貿局昨(29)日正式透過我方在日內瓦的WTO代表團向美方提出諮商要求。
美國要對進口太陽能電池及模組課徵為期4年的防衛稅,經濟部長沈榮津24日表示,我兩項產品出口美國金額僅4.3億元(新台幣,下同),僅占整體出口量2.5%;加上廠商近年分散市場成效已顯,出口直接影響應是不大。但官員也提醒,在大陸、馬來西亞、越南等國設廠的太陽能及中間財台商,還是會有一定衝擊。
美國23日再向全球丟下一枚震撼彈,要對進口太陽能電池及模組課徵為期4年的防衛稅,第1年稅率達30%。台灣是美國進口太陽能電池的主要來源,市占率達45.7%,一旦防衛機制上路,經濟部坦言傷害很大。而對此,已有太陽能模組廠喊出要到美國設廠了!
印度財政部防衛措施局日前公告太陽能電池及模組防衛措施調查的初判報告,認定有產業嚴重損害事實,建議採取臨時全球防衛措施,課徵70%的臨時防衛稅,為期200天。從目前印度市占率來看,大陸產品逼近9成的水準,一旦印度開始課防衛稅,傷害將是所有國家地區最大。而台灣方面,產品在印度僅1.79%的市占率,影響相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