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的搜尋結果,共13筆
耳鳴竟然會加重失眠和憂鬱症,49歲孫小姐長年飽受耳鳴之苦,同時出現情緒及睡眠障礙,也讓更年期的燥熱更顯困擾;台中榮總耳鼻喉頭頸部耳科與精神部藉由共同照護,不但讓她告別耳鳴,惱人的失眠與憂鬱情緒也在心理及藥物治療下逐漸舒緩。
據推估,台灣成人有半數會打呼800萬人會打呼,許多人因此不在意打呼這一症狀,但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打呼會降低血氧濃度,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甚至猝死。研究發現,打呼者出現中風等冠心病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3倍,且心因性猝死發生率是健康人的2.6倍,因此打呼者應就醫找出原因,以防心梗、猝死等憾事發生。
有醫學研究報告發現,糖尿病將增加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36%發生率;同樣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更會增加35%糖尿病之發生率,兩者已成為疾病惡循環!若糖尿病患者不加以妥善控制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更可能因此影響身體對胰島素之使用率,讓健康無形之中也睡著。
白宮今天證實,美國總統拜登昨晚使用呼吸器,以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並表示這對有病史的人來說很常見。拜登是美國史上年紀最大的總統,並將尋求明年角逐連任,他的健康狀況一直是外界關注焦點。
身體上的毛病,有時候自己不會知道,嚴重可能有生命危險。一名25歲人妻在結婚後發現,丈夫睡著時會打呼,但幾聲後就會沒有呼吸,嚇得她難以入睡,以致於影響到工作,因此強行帶丈夫去檢查,結果證實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便警告,如果沒有即時發現,恐怕因呼吸中止時間過長,再也醒不過來。
夫妻同床共眠不只維繫感情,還能守護彼此的生命。一名25歲人妻新婚後發現先生睡覺時打呼幾聲後就突然沒呼吸,嚇得她整夜不敢睡,深恐先生不再呼吸,於是強迫先生就醫檢查,這才發現是嚴重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表示,此類患者若未被即時發現,恐因呼吸中止時間過長,而有生命危險。
睡覺打鼾的問題相當普遍,許多人僅把它視為壞習慣而沒有多加留意。但事實上,醫師認為打鼾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之一,不僅影響枕邊人的睡眠品質,更可能引發心臟血管疾病,嚴重的話,恐會造成窒息。除此之外,由於夜晚睡眠品質不佳,讓患者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交通或工安事故發生率,千萬不要小看。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焦慮、緊張、失眠恐怕是許多人的日常,甚至得靠吃藥解決,不妨換個被子試試吧!研究證實,蓋上重力毯、重力被有助眠、紓壓、放鬆的功效。到底風靡歐美的重力毯、重力被,有什麼神奇之處?
有鑑於國內老年、慢性病患人數不斷增長,加上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民眾紛紛減少外出降低感染機會,更促使遠距醫療需求的提升,中華電(2412)宣布,與聯新國際醫院攜手合作,結合衛教諮詢、健檢服務,推出智慧照護解決方案,運用資通訊科技串聯醫院內外的醫療照護,全方位為民眾健康把關。
現在人多有失眠、睡不好等困擾,總羨慕能倒頭就睡的人。醫生表示,從躺到床上到入睡,若時間短於5分鐘,可能是罹患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OSAHS)的症狀表現,讓身體如失眠一樣缺氧、疲勞,對健康產生影響,研究也證實OSAHS是罹患高血壓的病因之一,建議可找睡眠專科醫師評估治療。
由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暨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辦,萊鎂醫(6633)協辦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治療」研討會將在今晚舉行,會中將探討兩大主軸包括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治療目前的挑戰與未滿足的需求與口內負壓治療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療效與臨床結果。萊鎂醫表示,希望藉此學術研討會對睡眠醫學領域做出更多貢獻。
打鼾代表睡得很香?睡得很沉?事實剛好相反,它是睡眠呼吸障礙的症狀之一,會打鼾的人的睡眠品質根本不好,還可能引發健康危機。
你的孩子會打鼾嗎?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耳鼻喉科醫師郭彥麟表示,3到12歲小孩大約有1/4有打鼾問題,近1/10有阻塞性睡眠中止症。打鼾的原因來自呼吸道部分阻塞,可能引起生長遲緩、瘦弱、矮小,長大後也會有較高的機會罹患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