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阿喀郎的搜尋結果,共08筆
李欣恬/台北報導
台中國家歌劇院「遇見巨人」系列將推出舞作《叢林奇譚》,自12月2日至4日全台獨家演出,也是「阿喀郎.汗」舞團今年亞洲巡演最終站。歌劇院15日表示,《叢林奇譚》原著曾被迪士尼改編成動畫《森林王子》與真人電影《與森林共舞》,導演兼編舞家阿喀郎.汗透過迫切的氣候危機重新說故事,希望說給全世界的大人、小孩聽。
英國編舞家阿喀郎‧汗(Akram Knam)以參與一次大戰印度士兵為主題的獨舞《陌生人》,甫獲今年的勞倫斯‧奧利佛獎舞蹈傑出成就獎。阿喀郎24日在台中國家歌劇院記者會中表示,傭兵投入別人的戰爭,卻又猶如陰影在「白人觀點」的史實中被遺忘,他將用舞蹈及音樂重塑被抹去的歷史傷痕。
他在光頭頂上繪了一張臉,讓父親上了自己的身。墓形土丘前,他奮力舉鎚敲打,敲開了自己與故土的回憶。滿台的魔幻,英國編舞家阿喀郎(Akram Khan)(見圖,王錦河攝)藉著舞作《DESH》,述說他的身世歷程。
有那位年輕舞者請得動林懷民站台,英國編舞家阿喀郎(Akram Khan)為其中之一。2002年阿喀郎首次台灣行由林懷民欽點成行,當時舞蹈界的初生之犢,如今不可一世,除了2012年為倫敦奧運開幕式編舞,2011年發表的《Desh》,他與奧斯卡獎最佳藝術指導葉錦添合作無間,作品一舉拿下英國3項舞蹈大獎橫掃全球,9月底將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
英國當代編舞家阿喀郎.汗(Akram Khan),以節奏快速的激烈肢體舞蹈聞名國際,今年39歲的他,將於9月20日五度來台表演新作《DESH》。《DESH》是孟加拉語的「故土」,這是具有孟加拉血統、在倫敦出生成長的阿喀郎,首度面對故土孟加拉的反省之作,講述移民第二代的自我認同的掙扎,以及兩代移民之間因環境差異造成的隔閡。
籌畫奔走了兩年餘,舞蹈家許芳宜將心中的夢幻搭擋邀請到台灣同台演出,包括英國編舞家阿喀郎、美國紐約市立芭蕾舞團首席舞者威倫(Wendy Whelan),及獨舞者霍爾(Craig Hall)與安格(Tyler Angle),廿六至廿八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推出「生身不息」演出。
舞蹈家許芳宜近兩年的主要發展是往來國際舞壇與不同藝術家合作。今年十月她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推出一場名為《生身不息》的演出,與英國兩大舞蹈金童合作在台灣演出,一是觀眾熟知的阿喀郎,另一位則是前紐約市芭蕾舞團首席編舞家惠爾敦(Christopher Wheeldon)。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都是今年參與倫敦演出的編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