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阿嬤畫家的搜尋結果,共17筆
「高手在民間」,這句話說得果真不錯。一名網友表示她無意間打開阿嬤的畫冊,卻讓她目瞪口呆,只見畫作上一筆筆清晰的筆觸,都是來自於原子筆,她上傳阿嬤10張之多的作品,讓網友膝蓋全跪了。
雲林縣台西藝術協會邀請全台50名畫家,21日用畫筆記錄「國境之西」台西鄉,作為文化傳承資料,畫家們在台西鄉海口故事屋、台西老街等景點寫生,作品將在海口故事屋展出,並藉由網路傳播,讓更多人了解台西鄉的歷史文化。
雲林縣台西藝術協會邀請全台50名畫家,21日用畫筆記錄「國境之西」台西鄉,做為文化傳承資料,畫家們在台西鄉海口故事屋、台西老街等景點寫生,作品將在海口故事屋展出,並藉由網路傳播,讓更多人了解台西鄉的歷史文化。
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中》曾說:「要享受悠閒的生活,只要有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閒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閒暇無事的下午。」藝術離生活其實沒那麼遠,不必出國,不必到藝術殿堂,回首生活場景小角落,都能發現大驚喜。
高市永安區樂齡學習中心27日舉行老頑童生命故事繪本成果發表會,邀請在地社團與維新國小附設幼稚園學童共同觀畫聽故事,樂齡阿公阿嬤們娓娓道來的人生酸甜苦辣,讓現場民眾感動不已,氣氛溫馨動人。
高市美術研究學會理事長、彩墨畫家蔡梅芳經常收購市場阿嬤賣不完的野薑花,近年來畫作因而有野薑花的影子,她今天現場揮毫並展示野薑花系列作品,「畫」說這段愛心故事。
華山基金會今天辦理第二屆公益拍賣會,為老寶貝籌募常年服務經費。104歲的方阿嬤二度擔任拍賣官,拍賣加上捐款共募得新台幣6萬7400元。她說,做善事大家來,做開心的。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今天(28日)舉行「阮的故事」新書發表會,烏日區仁德社區與彰化縣大村鄉大橋社區32名阿公、阿嬤參與創作,畫出自己的生命故事,完成《話針畫線化成圓》及《阿嬤的草袋》兩本畫冊,81歲王謝四珍阿嬤從11歲就當保母賺錢貼補家用,辛苦大半輩子,現在回頭看像「電視劇演的一樣精彩!」
逐夢永遠不嫌晚!今年87歲的林嬌娥年輕時為了養家餬口,放棄繪畫興趣,直至25年前自教職退休,才開始揮灑腦海中繽紛色彩,在畫布上找到新的人生目標,尤其喜愛油畫、壓克力等顏料的創作表現,羅東聖母醫院因此特別為她在院內舉辦畫展,鼓勵大家勇於追夢。
竹市鐵道藝術村14日舉辦「2014竹塹聾人藝術節」活動,展出4位聽障藝術家的畫作及攝影作品,其中以電腦數位作畫的張俊賢和郭慧蘭兩人作品曾於去年代表台灣到法國參展,別有特色,值得一賞。
阿嬤手持平板一字排開,在花蓮縣富源國小內舉行新書發表會,12位阿嬤在花蓮數位機會中心的協助下,學習使用平板電腦作畫,將歷年來的作品集結成冊,出版成為12位畫家阿嬤的生命故事,讓民眾能更深入了解過往歷史。
林邊鄉苦伕寮日前聚集20多位白髮蒼蒼的阿公、阿嬤一起畫畫,原來是仁和關懷協進會為社區老人辦理才藝課,參與者平均年齡高達65歲以上,其中指導老師林炳阿嬤已86歲,為「活到老、學到老」做了最好的詮釋。
阿嬤畫家戴禎英,10年前自教職退休後投身油畫領域,因生性樂觀、開朗,且用色明亮,贏得「陽光小英」、「色彩頑童」讚譽,丈夫笑稱「在她的創作中找不到一幅灰色調的畫」,戴期許透過畫作鼓勵眾人,樂觀看待生活酸甜苦辣。
「請問美術館在哪裡?」土溝田裡的歐吉桑放下鋤頭回答:「這裡就是美術館。」也許你心中浮現了問號,眼前根本就沒有所謂美術館的建築物,因為這整個農村就是美術館。
嘉義縣六腳鄉黃怨阿嬤,疑遭林姓女保險員以各種手法,侵占或詐騙資產近四百萬元,一度打算服農藥自殺,經縣議員黃嫈珺在臉書上發起認捐,有「探險畫家」之稱的陶天麟昨捐出市價近廿萬的油畫作品義賣,希望籌得經費幫阿嬤打官司。
罹患腎臟癌的八十七歲阿嬤張歐陽端,沒有放棄醫療更拾起畫筆,作為病痛情緒抒發管道,昨天將創下最高年齡得獎作品「媽媽的關懷」,捐給治療她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鼓勵其他病友,人生中遇到每道烏雲都鑲著金邊,用歡喜心迎接考驗。
埔里鎮桃米社區矗立一棟白色的木構架屋,近日數十位畫家以接力的方式共同創作,這處藝術空間完成後,將現地拍賣作品,作為下一站移地創作的經費,創作團隊計畫籌資至日本三一一地震災區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