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阿朗壹的搜尋結果,共16

  • 台灣熱門山岳 阿朗壹古道奪冠

    台灣熱門山岳 阿朗壹古道奪冠

     受疫情影響,在地旅遊蓬勃發展,也帶動登山、露營熱潮,登山業者統計熱銷山林行程TOP5,包括熱門的阿朗壹古道、玉山、太魯閣錐麓古道、奇萊南華都在熱銷之列,許多名人也加入登山行列,帶動話題。

  • 奧丁丁體驗山岳熱銷排行 阿朗壹古道奪冠

    奧丁丁體驗山岳熱銷排行 阿朗壹古道奪冠

    受到疫情影響,在地旅遊蓬勃發展,也帶動登山、露營熱潮,登山業者統計熱銷山林行程TOP5,包括熱門的阿朗壹古道、玉山、太魯閣錐麓古道、奇萊南華都在熱銷之列,許多名人也加入登山行列,帶動話題。

  • 瘋國旅 祕境古道遊客絡繹不絕

    瘋國旅 祕境古道遊客絡繹不絕

     受疫情影響無法出國,國內旅遊大爆發,祕境旅遊人氣滿滿,台東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交通不便,又有不少「規矩」,仍吸引逾30萬人次入山;從2012年起爆紅的屏東阿朗壹古道,入山申請更已排到5月中旬。

  • 高雄柴山傳遊客受傷 收訊差靠「消坡塊」報位救命

    高雄柴山傳遊客受傷 收訊差靠「消坡塊」報位救命

    「柴山阿朗壹」又傳遊客探險受傷,15日下午一點多,消防局獲報柴山山海宮北邊海岸線有一名49歲林姓女子疑似摔斷腿,警消及海巡人員合力搜尋,女子家人多次回報、最後說出關鍵字「消坡塊」,才讓救難人員順利找到患者、協助搬運送醫。

  • 阿朗壹成保留區 推環境教育

     台灣公路唯一的缺口阿朗壹古道日前經公路總局確定不蓋了,消息一出令台東震驚,而屏東縣政府農業處長黃國榮表示,此條路線被劃定為自然保留區之後,屏縣府積極推動作為環境及生態教育場域,獲得各界不錯評價,往後也會以此模式繼續保護。

  • 阿朗壹祕境垃圾 洋流搞的鬼

    阿朗壹祕境垃圾 洋流搞的鬼

     屏東縣府和屏東、台東林管處昨天在被稱為阿朗壹古道的「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清出寶特瓶、漁網、塑膠袋等2000多件垃圾,讓人驚呼被仔細呵護且須申請才能入內的祕境,為何有這麼多垃圾,縣府農業處則解答,是洋流惹的禍。

  • 學甲分局自強活動走阿朗壹古道 隨手做淨灘

    學甲分局自強活動走阿朗壹古道 隨手做淨灘

    學甲分局今日舉辦自強活動,凝聚同事間向心力,一行38人前往位於屏東的阿朗壹古道,阿朗壹古道連結屏東旭海與台東南田,全長約7.4公里,但因去年颱風影響,目前部分走道封閉,無法走完全程,但仍可飽覽山海一色的景致。

  • 遇漲潮 43人阿朗壹受困

     43名從台中到屏東阿朗壹古道遊玩的遊客及導覽員,10日傍晚傳出因大浪受困途中,晚間11時許,由海巡人員及牡丹鄉民協助脫困。

  • 阿朗壹掀大浪 43人受困

    阿朗壹掀大浪 43人受困

    受到黃蜂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恆春半島熱門景點「阿朗壹古道」今日掀起大浪,43名從台中到墾丁遊玩的遊客,和當地導覽員走到中途時被困住,所幸報案後所有人都由海巡單位和當地居民平安救出,約10多人有外傷,都無生命危險。

  • 守護阿朗壹  排灣長老獲表揚

    守護阿朗壹 排灣長老獲表揚

    投入阿朗壹古道維護及爭取保留超過20年的牡丹鄉排灣族長老古英勇,透過教育讓下一代瞭解家鄉優勢地貌,用愛來守護環境及家庭,今日獲得屏東縣政府模範父親表揚,他說,自己其實沒那麼完美,只是盡力扮演自己的角色,傳承祖先留下的珍寶。

  • 丟臉!訪阿朗壹公僕 抱走南田石

    丟臉!訪阿朗壹公僕 抱走南田石

    「太差勁了!有這種順手牽羊的公務員?」彰化縣地政處和8個地政務所安排地政人員到南部參訪,昨天在阿朗壹古道,這些公務人員看到了海岸都是南田石,也不顧這是保護區,就一顆顆抱回家,民眾看得傻眼,拍照PO上臉書,網友全罵翻了,做了最壞的教育示範。

  • 挑戰阿朗壹古道 成大生:不虛此行

    挑戰阿朗壹古道 成大生:不虛此行

     全長8公里、橫跨屏東、台東的阿朗壹古道,被稱為台灣最後、最原始的古道。國立成功大學40位參與國防教育體驗活動的師生,以5個小時走完全程,並參訪牡丹鄉石門古戰場,體會軍旅艱苦,直呼不虛此行。

  • 40成大師生 勇爬阿朗壹古道

    全長8公里、橫跨屏東、台東的阿朗壹古道,被稱為台灣最後、最原始的古道。國立成功大學40位參與國防教育體驗活動的師生,不僅以5個小時走完全程,還參訪牡丹鄉石門古戰場,體會軍旅行軍艱苦,同學們都直呼不虛此行。

  • 陽光屏東部落格-走進部落人文 感受生態神奇

     回想上任之初,屏東縣生態旅遊發展剛起步,國人感受台灣的美,逐漸把旅遊的眼光,從巴里島的沙灘、日本的廟宇建築,回到台灣這塊福爾摩莎之地,看看我們的阿朗壹古道,駐足台灣第1座天主堂萬金聖母聖殿的莊嚴。

  • 台灣海棗

     這二十年來,每當我走過恆春半島濱臨太平洋的各段海岸,總會看見幾棵孤零生長的台灣海棗,彷彿若有所思的面對無盡汪洋。海崖上它那遺世而獨立的姿態,總令人不禁佇足,然而無論何種鏡頭,總也難以捕捉它在荒煙浩渺裡立崖頂天的生命氣慨。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