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降低違約風險的搜尋結果,共44筆
大陸地產商債務危機仍在升溫。外媒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大陸國家審計署正對高達人民幣(下同)逾20兆元的信託業,進行全面調研,尤其關注其在房地產的資金信託情況,藉此加強對影子銀行監管,對於可能蔓延的風險提早拆彈。
年初以來金融市場震盪加劇,非投資級債表現受壓抑,但聯準會(Fed)升息3碼風險已多數反應,且全球景氣尚無反轉疑慮,非投資級債違約率仍在歷史低點,經一波回檔後收益優勢更凸顯,殖利率近8.5%,其中優先順位非投資級債防禦力更佳,更具收益與風險投資優勢。
臺灣期貨交易所(期交所)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集中結算業務(店頭集中結算業務)於111年6月9日取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認可為合格集中結算交易對手(Qualifying Central Counterparty, QCCP)。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部助理主任、中國事務主管貝格爾接受新華社視頻專訪時表示,儘管中國經濟面臨一些風險,但中國政府有相應的政策工具,能夠應對這些風險。
受到通膨升溫、公債殖利率上行影響,利差較窄的投資級債受壓抑,觀察全球投資級債基金今年來表現,新台幣累積型級別跌多漲少,但三檔維持正報酬,其中金融次順位債以發債機構為投資等級信評、較投資級債具收益優勢、存續期間較短三優勢,能抵禦利率上行風險,提供兼顧信用風險及息收,穩健收益配置。
高收益債券基金一直是國人青睞的基金類型,主因其「高收益」的魅力遠超過其他債券基金,因此買氣居高不下。不過,高收益債券基金為何能有較高收益?如何評估可能投資風險?適當的投資策略與配置為何?你適合高收益債券基金嗎?這些都是投資人投資前應先了解與建立的投資觀念,金融業者和投資人應共同努力做好各項金融商品投資前的評估,讓投資人找到「速配」的基金,也讓各項金融商品發揮其投資優勢。
台中銀(2812)今(23)日宣布參與國泰金推出的「環球貿易共享區塊鏈」創新服務,成為首波聯盟銀行成員之一,運用區塊鏈技術在企業融資案件中進行跨行資料傳遞與驗證,以防範企業跨行重複融資,降減銀行信用風險。
中國恒大集團近日2度受到國際信評機構調降信用評級,於此同時,據傳恒大已通知兩間銀行,暫停在21日支付本月的貸款利息。接連舉動加重了市場對恒大發生信貸違約的擔憂。
台股5月以來呈現高檔震盪,指數連日上沖下洗皆超過300點,類股強弱勢快速轉換,加上股民大舉在市場殺進殺出,在資金集中化效應下,個股波動劇烈,使得「補不到」或「賣不掉」的情況更為嚴重,違約交割金額連日走高,6日買進、賣出相抵金額突破1,300萬元,創今年次高紀錄。
今年以來美債殖利率波動加大,導致對利率走向高度敏感的債券資金動能趨緩,唯投資級企業債吸金動能最穩定,今年首季累計淨流入金額便達874億美元。法人指出,隨著美國1.9億美元紓困方案通過以及2兆美元基建法案,美國財政赤字將持續增加,淨負債占GDP比重也將逐漸提高、發債壓力增加,加上全球景氣持續復甦、市場避險情緒降低,中長期可能使美元走勢較為溫和、難以獨強,公債殖利率也可能持續走揚,進而影響利率型債券後市走勢。
經濟復甦引領下,高收益債信用指標明顯改善,違約率維持低位,且利息保障倍數有望進一步反彈,各國央行維持低利,高收債具收益優勢吸引力,其中優先順位高收益債除有前二項利多,加上波動低且發債產業多元,有利掌握景氣復甦及收益,並能兼顧波動管理,穩健收益基金配置可多留意布局。
美國公債殖利率急彈,亞洲高收益債市場也震盪,但疫苗供應漸穩定、多數央行寬鬆不變、財政政策刺激持續,提升亞洲經濟增長確定性,根據亞洲開發銀行預測,今年亞洲國家GDP年增率為6.8%,印尼年增4.5%、大陸年增7.7%、印度年增8%,將支撐企業獲利表現,有助亞洲高收益債基金行情表現。
疫苗開打提升經濟復甦的前景,IMF上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期至5.5%,美國總統拜登上任,提出1.9兆美元新刺激方案,財政支出擴大預期推升美債殖利率,有助中長線風險性資產走勢,高收債後市看俏。
針對低利時代的債市布局,投信法人強調,高收益債仍是關注焦點,且隨著亞洲帶動全球經濟成長,企業獲利可期,加上主要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高收益債違約風險可望大幅降低。
低利時代的債市布局,投信法人強調,高收益債仍是關注焦點,且隨著亞洲帶動全球經濟成長,企業獲利可期,加上主要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高收益債違約風險可望大幅降低。
2020年畫下句點,觀察主要債市表現,仍以投資級債最吸金,指數自2020年3月23日低點之後,金融次順位債反彈28.75%最佳,凸顯收益水準較高、信用評級優、產業穩健度佳等特性,2021年在機會和風險並存下,可適度配置投資組合中,強化收益效果和抵禦波動能力。
隨亞洲帶動全球經濟成長,企業獲利可期,主要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高收益債違約風險可望大幅降低,JP Morgan預期,2021年新興高收益債違約率降至2.8%,新興亞洲高收益債違約率更落至2.6%,遠優於美國高收益債的3.5%違約率,亞高收債預期續吸引資金流入。
大陸官方公布11月生產、投資、消費數據均呈現穩健回升趨勢,第四季經濟增速有望進一步提升,JP Morgan預期2021、2022年新興亞洲高收益債違約率將由3.0%下滑至2.6%,在大陸經濟向好、資金行情延續及企業違約率滑落三大利好發力下,亞高收債可望續獲市場青睞,亞高收債基金受惠績效表現可期。
主要央行維持極度寬鬆貨幣政策,高收益債違約風險可望大幅降低,且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20年10月底,百強房企單月累計實現銷售額達人民幣1兆2,847億元,年成長21.5%,市場表現亮眼,供需兩旺延續,房產銷售預期續亮眼,經濟復甦力道強勁,提供大陸高收益債強勁動能,陸高收債基金續看俏。
時序進入第四季,全球經濟逐漸從疫情陰霾中復甦,加上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大力加持,全球資金也持續回流高收益債市,日前高收益債全球市場規模達1.9兆美元,寫下近15年來的新高。然而,美國總統選局將至,市場前景未明,高收益債券適合投資人布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