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降血糖藥的搜尋結果,共149筆
一名36歲男子因從事餐飲業,每天吃5餐且體重高達120公斤,且血糖值過高,早已罹患糖尿病。經醫師建議下,他除了繼續服用降血糖藥物,並將每日用餐次數降為一天3次的定時定量,半年後,體重降至75公斤,血糖、血壓均回歸正常。
許多人喝咖啡提神,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分享,年輕男藥師每天喝3-4杯黑咖啡提神卻還是精神不濟,因此懷疑自己腎臟出問題,檢查才發現尿液超濃縮、身體很缺水。醫師表示上班族下午昏昏欲睡,除了是吃飽後,血液跑到消化系統,也有可能是因為身體缺水,因此建議大家也可以嘗試喝2大杯共500毫升的白開水補水提神。
臨床上不時聽到腎友說,最近血糖突然變好了,台北榮總桃園分院腎臟科醫師張嘉峯提醒,可能發生「耗竭糖尿病現象」,要重新調整給藥種類、頻率與劑量,直言有時病人因多重用藥導致腎功能惡化,經整合門診後,縮減藥物,病人客觀數據糖化血色素和腎功能反而進步,也比較不會頭暈,精神與活動力也改善,更降低心理壓力和負擔。
大陸《法治日報》22日報導,去年以來,大陸不斷有人誇大治療2型糖尿病核心成分降血糖藥(注射筆)「司美格魯肽」的減肥功效,不法分子瞄準「商機」,非法產品在醫美領域氾濫。今年3月,浙江省紹興諸暨市公安局食藥環知森大隊偵破大陸全國首例非法研發、生產、銷售「司美格魯肽」案。初步查明,此類「三無」假藥層層加價暴漲50倍出售,已流入20多個省分,銷售金額逾億元(人民幣,下同)正擴大偵辦中。但因處罰較輕,難以形成震懾。
根據最新統計,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5名,目前台灣約有230萬糖尿病患者,醫師表示,有些人怕吃糖而使用代糖,但代糖反而會引發高血糖。醫師建議3招不吃藥降血糖的方式,包括拒絕代糖、喝全脂牛奶、吃薑黃與肉桂。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日前現身瘦了一大圈,他說除了靠斷食,減肥神藥Wegovy也是鏟肉秘訣之一。Wegovy是一款減肥針劑(稱瘦瘦針)在名人加持下瞬間暴紅,而研發藥廠丹麥藥廠諾和諾德(Novo Nordisk)股價近半年飆漲40%,市值衝上3260億美元為全球第二大藥廠。
糖尿病合併C型肝炎的患者有福了,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最新發現,C肝病患治癒後持續服用降血糖藥Metformin,可有效降低罹患肝癌風險4倍之多。該重大發現獲刊於全球權威頂尖期刊「肝臟病學雜誌」(Journal of Hepatology),並登上當月封面。
一名56歲林小姐有高血糖問題,後續檢查確定罹患糖尿病,她總覺得飲食上只需少吃一點,不要再讓自己變得太胖就能與糖尿病和平共處。不過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應避免高糖飲食,而不是少吃就好;且糖尿病患者進入更年期後,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甚至要當心動脈瘤破裂危機。
78歲的劉奶奶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最近容易疲倦而且膝蓋痛變得嚴重,吃止痛藥雖短暫緩解疼痛,但雙腳下肢開始出現凹陷性水腫,擔心是不是止痛藥吃太多會影響腎功能,故前來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家醫科門診接受檢查評估。病史詢問過程中了解奶奶近日有運動後呼吸困難及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的症狀,理學檢查聽診發現雙下側肺葉有溼鑼音,進一步安排檢查後,醫師診斷是心臟衰竭引起的相關症狀,治療後,奶奶的精神也慢慢恢復,走路也不再喘了。
家醫科醫師陳柏臣分享,一位40多歲的患者吃了20多年的降血糖藥,衍生出一大堆問題,不僅服藥後身體不適,導致暴飲暴食,還因自動停藥,被家人瘋狂指責,最後出現睡眠障礙,近日到醫院仔細檢查才發現原來20多年來都吃錯藥,他根本就沒有罹患糖尿病,而是有甲狀腺低下的問題。
科學家發現,廣泛用於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治療的降血糖藥——二甲雙胍類藥物(Metformin)能夠降低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發生的情況,這種退化性關節疾病,會引起疼痛,僵硬,或運動困難,是年長者中最常見的關節炎,過去醫學上沒有預防或治療方法。
受到減重民眾大量使用影響,國內降血糖藥易週糖、胰妥讚近期傳出缺貨,食藥署今天證實,目前國內以每周使用的易週糖缺貨狀況最嚴重,胰妥讚則是受到外溢效應影響也缺,已請廠商加緊供貨,將發文提醒醫療機構優先將藥品提供給糖尿病患使用。
慢性病與高齡化相關藥物已成為新藥市場的兵家必爭之地,投信法人表示,今年市場上最期待的前五大新藥,其中有三項與慢性病、高齡化相關,特別是糖尿病以及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光是今年新藥銷售即上看130億美元,若將範圍擴大至整體糖尿病以及阿茲海默症藥物市場,根據預估,至2030年,兩項藥品的市場規模將高達3,400億美元,成長幅度相較2020年翻倍成長。
根據《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內科學年鑑)刊載的報告指出,有服用常見的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類降血糖藥物metformin的男性,如與另一半生育嬰兒,將增加其孩子天生缺陷的風險。
日本將秋葵視為「綠色人蔘」、大自然的最佳補品之一,更有醫師出版《秋葵水奇效養生法》一書,推薦秋葵水為天然飲食療法,可以降低血糖、糖化血色素,甚至可以改善高血壓、動脈硬化、血脂異常,但果真如此神奇嗎?
台中市神岡區13歲國中女學生有家族糖尿病史,本身也有糖尿病問題,但她未積極配合藥物治療,某日在家突意識不清掛急診,血糖高達609(mg/dl)比正常值多近6倍,症狀符合糖尿病酮酸血症為急症之一,且糖化血色素高達15.7%,女學生命懸一線,在住院3周後血糖值已降至200(mg/dl),目前已順利出院。
前萬芳醫院院長、醫者診所心臟科名醫洪傳岳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遵循醫囑打胰島素和服藥,每天吃兩餐,減重5公斤,換得糖化血色素、血壓、膽固醇控制達標,沒有併發症,悠然愜意生活。
身體血糖濃度失調,會導致多種疾病,血糖過高或過低都會出問題,並非一昧調降。持續性高血糖會引發糖尿病,但低血糖也會出現頭暈、注意力渙散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狀,臨床也顯示,低血糖會增加3至4倍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一名平時在中醫診所及二間西醫診所看低血壓、心律不整、痔瘡的病患,近幾個月食慾差、進食量減少、體重減輕10kg,且時常頭暈,排便呈暗黑色又發生昏倒2次,送至醫院檢驗出上消化道出血,嚴重貧血,食道腫瘤肝轉移,胃食道逆流、慢性胃炎。由於平時所服西藥不會有抗凝血的情況產生,且經藥師查詢病人於急診和雲端相關西藥與病史都未有異常,初判為雲端中藥的活血化瘀藥粉,導致腸胃道與痔瘡出血而昏倒。
一位44歲男性,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及腦中風,定期在醫院、診所領取慢性處方箋,卻有跨院重複用藥情形,2顆不同外觀的降血壓藥物,具有相同作用機轉,容易導致低血壓,所幸看診的醫師即時運用健保雲端查詢系統新功能「同藥理機轉重複用藥主動提示功能」,完整掌握病人手中餘藥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