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陳祖傑的搜尋結果,共77

  • 中職》林祖傑雙響炮 陳傑憲誇本來就是業餘強打

    中職》林祖傑雙響炮 陳傑憲誇本來就是業餘強打

    統一獅「炸祖」林祖傑在陳傑憲移防外野後,接下游擊重擔,昨日更達成生涯首次單場雙響炮紀錄,攻守兩端都給獅隊很大支援,對此他說從沒想過能有這樣的成績,不過曾在業餘時期當對手的陳傑憲,則對此並不意外,「昨天他雙響炮真的很正常!」

  • 產經解析-中國經濟改革的下一步

     回顧2017年初,許多專家對於中國大陸所面臨的一連串經濟風險感到擔憂。然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積極祭出大規模措施,以控制住資金外流的情況、緩解人民幣貶值的市場隱憂,並且抑制了財務槓桿惡化。

  • 產經解析-穆迪調降中國信評的影響

     5月底,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發布了調降中國信評報告,降評的時間點令人頗感意外。

  • 產經解析-從美國外匯報告看亞幣後市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發文表示:「我們正在跟中國合作處理北韓問題,為何我要說中國是貨幣操縱國呢?先看看情況再說吧!」此番言論,正好說明了他對中國大陸的政策立場。

  • 產經解析-拆解亞洲出口成長真相

     2016年第4季起,亞洲各國重拾出口成長動能,減輕了投資人心中的憂慮,並進一步推升亞洲貨幣匯率表現。然而,聯博對於此波復甦的穩定度則抱持著保留的態度。

  • 產經解析-看懂李克強的經濟計畫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正式宣布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整體而言,這份報告基本上並未脫離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去年底提出的原則,因此,不必過度解讀各個數字的代表意義。

  • 產經解析-審慎看待亞洲出口復甦情況

     2016年第4季起,無論是亞洲或成熟市場,製造業活動相關指標(如採購經理人指數、出口訂單指數與貿易流量等)表現均優於市場預期,顯示自2015年中旬以來,全球貿易週期的長期下滑趨勢,可能即將觸底回穩。

  • 產經解析-中國持續面臨資金外流的挑戰

     許多人認為,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似乎會是2017年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潛在威脅。然而,聯博認為,資金長期且加速外流的情況,才是北京當局眼前最為迫切的一項挑戰。

  • 產經解析-2017年中國政策往哪走

     中國領導高層日前舉行了一年一度、為期3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大部分的政策宣示內容均和先前並無二致,包含了審慎的貨幣政策、主動積極的財政政策、人民幣匯率將更具彈性但基本上維持穩定、進行更多的國營企業改革,以及重工業的產能刪減等等。

  • 產經解析-拆解中國PMI數據強勁的祕密

     日前,中國公布11月份的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1.7,已連續4個月呈現擴張。表面上看來,數據的走升受到分析師肯定,因為其顯示經濟趨於穩定,並且出現復甦現象。

  • 《基金》陳祖傑: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望升至2.8%

    針對明年全球經濟走向,聯博亞洲主權策略分析師陳祖傑(Anthony Chan)指出,儘管今年政局多變,全球經濟仍處復甦軌道上,預期2017年全球經濟將呈小幅成長的局面,可望由今年的2.6%增至2.8%。若川普順利廣開財政大門,經濟成長率還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

  • 產經解析-從近期數據 看陸政策短線問題

     日前才公布的大陸貿易數據顯示,大陸9月的出口銳減,比去年同期下降10%,表現低於市場預期;另外還有進口數字的表現也不如預期,與去年同期相比縮減1.9%。不過,其中主要原物料(如鐵礦砂、銅、煤炭和原油)的進口成長態勢,卻成為許多人的關注焦點。

  • 產經解析-大陸經濟放緩 印度迎頭趕上?

     隨著中國經濟成長增速減緩,印度有可能接續演出,扮演全球經濟的另一個成長引擎嗎?

  • 產經解析-政策曖昧是中國經濟的主要風險

     近期,中國企業界有幾個重大議題浮上檯面,需要政府當機立斷,為市場與民營企業的開放程度做出決定。

  • 產經解析-陸7月數據 顯現經濟欲振乏力

     中國剛剛公布的7月經濟活動數據表現極為疲弱,聯博認為,這顯示出中國經濟成長仍然躊躇不前,對於那些認為中國經濟正在走穩的人而言,無疑是個明顯警訊。

  • 產經解析-中國經濟的獨角戲隱憂

     日前中國所公布的幾項主要數據,出現了公共與民間投資走勢不同調的情況,民間部門的需求與投資明顯走弱,顯示公共投資部門幾乎可說是在整體經濟中扮演獨角戲。

  • 產經解析-人民幣市場化之路仍將前行

     人民幣自去年11月底成功納入國際貨幣基金(IMF)特別提款權(SDR)的一籃子貨幣,躍身國際儲備貨幣的一員之後,各界對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以及資本市場自由化的提升抱持很高期待。

  • 產經解析-中國企業債券 違約現象面面觀

     中國企業債券違約率確實出現攀升狀況,今年年初迄今有11檔債券違約。但從2014年以來,中國公私募債券違約數總計41檔,其中25檔為公募債券,其違約價值總和僅占公募市場總值的0.24%。聯博認為,與其驚慌,不如謹慎觀察這些債務違約﹑償還及清算的過程是否透明且受到良好規範。

  • 中國新視野-中國經濟政策的言與行

     中國人民日報日前獨家專訪「權威人士」為中國經濟把脈,引起廣泛討論,外界普遍猜測這位匿名的權威人士就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聯博認為這篇報導展現了中國「高層」對於現況的觀點與省思,但談話中透露的方針是否能夠劍及履及,對經濟發展是否產生實質影響,則應以保留的態度持續觀察。

  • 產經解析-審慎看待中國經濟的3月反彈

     2015年因擔憂人民幣貶值的影響、以及中國計畫性經濟放緩可能導致硬著陸等各種負面情緒壟罩下,市場對於中國的評價普遍悲觀。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