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陳紹琛的搜尋結果,共08筆
台灣科技廠松翰科技(5471)、環天科技(3499)、生技新藥廠北極星藥業-KY(6550),跟美國那斯達克掛牌公司ZOOM,這幾家看似並不相關的公司,卻有一個共同的背景,那就是其股東或是董事會裡,都有一位被市場稱為「台灣巴菲特」的低調富豪「陳賢哲(SamuelChen)」。
一、工商企業
北極星-KY(6550)21日宣布,治療肺間皮癌新藥ADI-PEG 20三期臨床試驗解盲成功,主要及次要指標均達統計學上顯著意義。董事長陳鴻文表示,預計明年初向美國FDA申請藥證,依照快速審查資格,有機會下半年取證,後續將啟動分區授權並優先選擇歐美市場。
北極星藥業(6550)昨(22)日召開董事會,全面進行人事大調整,原任總經理吳伯文解任,由執行副總陳紹琛新任代理總經理(執行長),另外,也將暫停所有新的產品研發和早期的臨床試驗。
前言:前幾天參加台灣行政院關於提升生技產業的討論,大家公認官方能夠而且需要做到的之一就是改善落後的法規環境。會中也介紹台灣剛成立的BDB(Biotech Development Board), 聽說是仿新加坡的EDB(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而成立的。
瑞華藥業集團執行副總裁陳紹琛表示,要扶植台灣的新興醫藥科技發展,政府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改善法規環境,目前的僵硬體制是無法因應急遽變化的産業環境。
新政府去年就任後,急思在經濟困境中有所突破,生技產業的提升遂成為重要的指標之一。但是台灣的生技產業已漸成熟,私人的技術與資金來源並不缺乏,醫藥產品的研發也趨國際水準。政府能夠積極鼓勵的地方已經不多,少數官方能夠而且必要做到的就是改善落後的法規環境。如果不想再繼續吶喊空洞的口號(如「加強審查能力」),能夠看到比較具體改革成效的,就是歷屆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TC)委員們一再建議的CDE行政法人化。
戲稱到瑞華醫藥集團任職是「壯膽」的陳紹琛認為,生醫業進軍海外,要採取「先歐美再中國」策略,目前台灣生技業雖然活潑,卻不一定會成功,不管是企業或投資人,一定要用最謹慎的態度面對,以下為他的看法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