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陸委會外交部的搜尋結果,共427筆
針對行政院長陳建仁認為馬英九應該被對岸稱呼為「馬前總統」而不是「馬先生」,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擔心馬成對岸統戰工具。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反問,民進黨現在是兩國論嗎?請民進黨直接向世界宣示他們的兩國論、台獨立場。
外交部19日指出,台英國會小組主席史都華(Bob Stewart MP)今起至24日,應邀率團訪台,此為自去年11月英國下議院外交委員會組團訪台後,英國國會再度來訪,外交部表達誠摯歡迎。訪團成員將就台英雙邊關係、區域局勢、經濟韌性等議題與我國行政部門、民意代表及專家深入交換意見。
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在北京會見新加坡外長維文,陸媒引述維文談話時稱,「新方將繼續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陸委會對此表示,據新加坡外交部的聲明,根本沒提到這些內容,批評大陸「操作不實宣傳」。
新春伊始,新內閣在爭議聲中走馬上任。其中,蔡總統直接領導的國防、外交與陸委會首長都獲留任,國安局長則由蔡明彥取代陳明通。這樣的人事布局其實暗藏國安重要密碼。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上月初才稱,他不敢斷言中共短期內會犯台,但近日美空軍機動司令部司令米尼漢卻在內部備忘錄警告,美中最快可能在2025年開戰,引起外界驚愕。華府有學者指出,這凸顯美國文職與軍方將領看法分歧,今年共和黨重掌眾議院後,國會出現削減國防開支的呼聲,美軍將領此刻強調台海有戰爭威脅,有力保國防預算的意味。
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30日舉行記者會,宣布新內閣政務副首長名單。其中不乏亮點及黑馬人物,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出任外交部政次,令外界頗感意外。另前總統府副秘書長李俊俋出任勞動部政次、中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王雅玢出任環保署副署長、台鹽董事長吳容輝出任內政部政次,前台北市議員阮昭雄出任僑委會副主委,是這波內閣名單中讓人關注的新焦點。
內閣改組,國安局長陳明通下台,遺缺由外交部政務次長蔡明彥接任,被視為國安體系的海洋委員會主委由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出任。國民黨立委直言,蔡就是一張安全牌,以蔡的背景要帶領整個情報部門並不容易;管則不具海洋事務管理專業,行事只有滿滿意識形態,總統這項人事任命是把海委會當什麼?
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國安局長陳明通被點名為戰犯,終於下台,是否能達到止血效果,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說,政務官本來就沒有任期,尊重陳明通局長配合內閣改組的調整,做沉潛休息的決定,敗選不是一個人的責任而已,全黨都要一起反省檢討改進,才有機會重新贏回民心。
府院人事改組又有新進展!總統府昨晚宣布,前交通部長林佳龍接任總統府祕書長,現任祕書長李大維回任海基會董事長;捲入林智堅「論文門」風暴的國安局長陳明通請辭獲准,由外交部政次蔡明彥接任。屬於總統職權的外交、國防、國安會與陸委會等首長皆可望留任,黨政高層表示,這是規畫方向,但必須等蔡英文總統最後拍板。
西班牙國會眾議院衛生委員會主席羅美洛(Rosa Romero Sánchez)應我國政府邀請,於1月10日至14日率團訪問台灣。本團是西班牙國會自2019年11月訪台以來,西班牙議員再度組團來台,外交部表達誠摯歡迎之意。
立法院本會期明年1月13日結束,內閣屆時將進行改組,屬於總統職權的外交人事則已提前布局。蔡英文總統昨天主持新任行政院、考試院政務人員及駐外大使宣誓典禮,駐阿根廷代表曹立傑將派駐瓜地馬拉、外交部領務局長葉非比派駐馬來西亞、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派駐紐西蘭,新任駐外使節將陸續赴任。
蔡英文總統今天主持新任行政院、考試院政務人員及駐外大使宣誓典禮,駐阿根廷代表曹立傑派駐瓜地馬拉、外交部領務局長葉非比派駐馬來西亞、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派駐紐西蘭代表。
【愛傳媒陳朝平專欄】台灣魷魚、秋刀魚、午仔魚等水產品傳出遭大陸海關禁止進口,陸委會為此對陸方表示嚴正抗議。
在一場公開講座,某位學識豐富的學者哀傷地問台下聽眾:兩岸為何走到今天這個田地?為何馬英九跟習近平可以尊嚴、和平地坐下來談,蔡英文執政就只剩下戰爭?為了台灣民眾,當政者為何不能心念一轉?
國門將在10月13日解封,入境人數將改為每周15萬人次,取消限團令,並將3+4改為0+7。交通部長王國材昨表示,入境旅客每2天要快篩1次,且由導遊領隊有檢查責任,遭質疑與指揮中心作法不同調。指揮官王必勝今解釋,沒有要領隊、導遊檢查,2日快篩1次是因為旅客每天都要外出。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26日表示,美國未對台灣主權採取立場,但強調美方「一中政策」沒有改變。美國一向不對台灣主權採取立場,此次國務院公開表態十分罕見,必然是事出有因。
聯合國大會在紐約開議,中俄聯手提及台灣議題,大陸外長王毅昨天更指聯大第2758號決議已徹底封堵「兩個中國」的空間。對此,外交部、陸委會譴責王毅「扭曲歷史事實」。前資深外交官介文汲則認為,台海問題在聯合國大會中被提及,顯示這個議題將愈來愈國際化。
國門終於要開了!行政院長蘇貞昌22日拍板同意指揮中心分兩階段實施邊境管理及開放政策,第一階段自本月29日起,將入境上限提高到每周6萬人,取消機場唾液PCR,並全面恢復免簽;第二階段最快10月13日起實施0+7,入境免隔離,但仍須進行為期7天的自主防疫,同時取消禁團令,每周入境上限調高至15萬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將分兩階段鬆綁邊境檢疫及社區防疫措施,9月29日將全面恢復免簽證待遇,10月13日「0+7」登場,將同步取消禁團令,這是否代表陸客也能來台,王必勝推給陸委會,表示「由他們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