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陸生獎助學金的搜尋結果,共14

  • 善待陸生 台灣可以做得更多

    善待陸生 台灣可以做得更多

     兩岸學生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典故朗朗上口,皆知一句孔子的經典妙句,也是華夏民族的重要信條,講明了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意思是自己不喜歡、做不到不要就強加於別人。有關近期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大陸單方面宣布暫停2020年陸生赴台就讀,就讀學位生者,可依自願原則在島內繼續升讀,預估今年九月台灣大專院校開學會少見陸生的身影,誰是贏家抑或誰是輸家?到底誰最深受其害?其實時間會慢慢說明一切。

  • 兩岸一家人》善待陸生 台灣可以做得更多

    兩岸一家人》善待陸生 台灣可以做得更多

    兩岸學生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典故朗朗上口,皆知一句孔子的經典妙句,也是華夏民族的重要信條,講明了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意思是自己不喜歡、做不到不要就強加於別人。有關近期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大陸單方面宣布暫停2020年陸生赴台就讀,就讀學位生者,可依自願原則在島內繼續升讀,預估今年九月台灣大專院校開學會少見陸生的身影,誰是贏家抑或誰是輸家?到底誰最深受其害?其實時間會慢慢說明一切。

  • 陸生不願再來台 除了蔡英文的問題還有歧視

    蔡英文政府上任後,除了陸客不來,現在連陸生來台就讀人數也持續下降。有媒體報導 ,作為「九二共識」的一項延伸,陸生赴台政策的基礎是兩岸關係,而蔡政府1年多來的所作所為,無疑影響陸生前往台灣就讀的趨勢。另外,台灣一直以來對陸生的限制,甚至「歧視」才是讓陸生遠離台灣的深層原因。

  • 投書-善意何以不見掌聲?

     昨晚蔡英文在「執政決策協調會」拍板,陸生納入健保,連同僑生、境外生一起全額給付,即每月繳1249元新台幣。而原先衛福部補助僑外生的每月500元新台幣也一併取消。

  • 陸生比照外生納保 被視為去中

    陸生比照外生納保 被視為去中

     針對蔡政府放寬陸生可比照僑外生納入健保,但均需擔負全額,大陸方面反應兩極。有人認為從無到有,是善意的表現;但也有人批評,將陸生比照僑外生,明顯不把陸生和台生一視同仁,甚至隱含去中的意味。

  • 教部:陸生有獎助學金 募款屬個案

    教部:陸生有獎助學金 募款屬個案

     陸生來台讀大學,學費收取標準與台生不同,即使就讀的是公立大學,一學期的學雜費也是台生的兩倍。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專門委員劉智敏10日表示,台校學費比香港及歐美便宜,且多所大學也有針對陸生設置獎助學金,可用來維持在台生活。因此,需以募款來籌措學費,應屬個案。

  • 微評-公平對待陸生

     教育部發表首屆學士班畢業陸生滿意度調查,高達80.22%陸生對於在台學習情形及生活滿意,85.99%受訪陸生希望在獎助學金、健保、工作許可等條件上比照外國學生待遇。

  • 台文憑含金量存疑 陸生就業難

    台文憑含金量存疑 陸生就業難

     根據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進行的調查指出,陸生雖滿意台灣各大學的課程、師資、求學環境等條件,短期交流生也大致認可台灣求學經驗,但整體而言,大陸企業對台灣的大學並不熟悉,不僅讓學位生對在台學習經歷感到悲觀,台灣文憑在陸生心中是否具備「含金量」,再度成為話題。

  • 來台求學 逾8成陸生「滿意」

     開放陸生來台4年,教育部針對103學年度首屆學士班畢業的陸生進行調查,超過八成陸生對於在台灣的學習感到滿意,並希望解除「三限六不」政策。另外,陸生普遍認為台灣媒體及民眾的國際觀不足,對大陸的瞭解有限。

  • 調查:陸生對在台學習環境滿意度高

    調查:陸生對在台學習環境滿意度高

    開放陸生來台4年,教育部針對103學年度首屆學士班畢業的陸生進行調查,超過八成陸生對於在台灣的學習感到滿意,並希望解除「三限六不」政策。另外,政大教授周祝瑛分析,陸生普遍認為台灣媒體及民眾的國際觀不足,對大陸的瞭解有限。

  • 立即修法 讓陸生納保

    立即修法 讓陸生納保

     「627」八仙粉塵爆炸事故造成近500人燒燙傷的慘重意外,其中包括2名陸生且1人傷勢嚴重。這次事故再次促請立法院應盡快修法,重新修正「三限六不」等對陸生相關歧視性規定,尤其陸生納入健保更是刻不容緩,所謂「愛無國界」,兩岸政治紛爭和矛盾不應平白加在青年學生身上,更不應讓台灣背負違反基本人權的負面形象。

  • 碩博招陸生簡章出爐 首設獎助金網頁

    碩博招陸生簡章出爐 首設獎助金網頁

     2013年碩博招陸生招生簡章出爐!即日起至4月9日招收大陸碩博士生,今年首度設立「優秀陸生獎助學金」網頁,為陸生蒐集各校編列的陸生獎助學金。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