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陸網貸的搜尋結果,共48筆
大陸P2P網貸平台面對全面清退,但在大陸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1日透露,對已立案的999家網貸機構,銀保監會依法協調公安、司法等部門加快審理進度;同時亦加快追贓挽損,依法追繳高管獎金和明星代言費、廣告費。
大陸網路小額貸款新規實施後,騰訊全資持有的深圳財付通網絡有限公司11月4日發生工商變更,註冊資本增加1.5倍,從人民幣(下同)10億元上升至25億元。
大陸政府近年嚴管網路借貸平台,加上日前突然喊停全球矚目的金融科技業者螞蟻集團「A+H股」上市案,引發市場關注。大陸銀保監會官員6日表示,經過近年嚴加管理,大陸網貸機構已由5千家至僅剩3家;人行官員更呼籲,資金應該要往實體經濟去,不要去玩「錢生錢」的遊戲。
幾年前大陸P2P網貸平台蓬勃發展,但引發的諸多金融與社會問題最終讓大陸監管機構出手介入掃蕩,大多數平台因此偃旗息鼓。對於整治狀況,大陸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該項工作可望在今年底結束,營運的網貸平台也從鼎盛時期的5、6千家大幅減少至僅剩29家,且數量還可能進一步減少。
大陸網貸業持續出清。大陸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4日表示,非法集資的大案、要案正在有序處置。目前網貸機構數量比去年初下降57%。據網貸之家月報顯示,今年6月關停平台數26家,以清盤分期兌付和網站關閉平台為主;正常營運平台數量下降至864家;當月行業成交量為893.81億(人民幣,下同),相比上月減少36.22億元。
近日大陸互金整治領導小組、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召開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座談會。據中證網報導,截至今年5月底,繼續展開出借業務的網貸營運機構數量已降至707家,比2018年初下降57%;同時借貸餘額比也較2018年初下降27%,出借人次比2018年初下降75%,整體顯示行業的借貸規模、出借人次已連續11個月下降。
大陸又一家網貸平台爆雷,由北京網利科技公司營運的「網利寶」因近期接連發生逾期、無法提現的問題,受到北京警方立案調查,作為一家經營時間已近5年的借貸平台,網利寶被立案調查令多名投資者大跌眼鏡,預計借貸餘額將超過人民幣(下同)30億元,波及4萬多名出借人。
融360大資料研究院最新發佈的網貸資料顯示,2019年4月全國正常運營的網貸平台共計998家,新增問題平台數49家,4月網貸平台總成交量為人民幣(下同)685.90億元,月減17.14%。
證券日報30日報導,第一網貸最新報告顯示,大陸P2P網貸今年3月份成交額為人民幣(下同)713.31億元,月增29.16%,年減72.46%;今年第一季成交額為2,143.17億元,月減23.15%,年減達76.93%。截至今年3月底,營業網貸機構1,078家,月減5.44%;在營網貸機構貸款餘額為9,500.46億元,月減0.24%。 對此,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統計分析專委、深商大數據課題組負責人胡爾義表示,3月份大陸網貸行業情況總體符合預期,在官方堅持下,促退、促降,防範化解網貸風險、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網貸風險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根据融360監測資料顯示,去年12月,大陸全國網貸平台加權平均收益率為9.28%,較8月分的全年最高峰時期10.34%下降了0.68個百分點,對此,融360網貸分析師艾亞文表示,造成近期平均收益率下滑的原因很多,第一,是去年年中行業出現暴雷後引發流動性問題,很多網貸平台透過加息來緩解壓力;第二,是網貸借款期限收縮導致收益率下滑。
大陸網路貸款行業潛藏風險在2018年大爆發,多家大型網貸平台倒閉,負責人甚至捲款跑路,年內逾1,200家平台退出市場,頻頻爆雷讓包括成交額、貸款餘額、正常營運平台數和參與人數四大指標都出現11年來的首度下滑,成交額更銳減50%。
大陸網路借貸平台(P2P)自今年6月開始出現近200起倒閉或清算案例,且受害投資人逾千萬人次,涉及金額逾千億人民幣。陸媒指出,網貸平台頻頻暴雷有3大根本原因,包括大陸經濟成長漸緩、網貸平台倒閉潮使恐慌擴散,以及仍存在許多違規經營的平台。
大陸網路借貸平台(P2P)自今年6月開始頻頻爆出倒閉、法人跑路等問題,連電商巨頭京東也陷入「金融詐騙」風暴,位於北京的總部大樓遭到大批民眾圍堵,受騙投資者要求京東還錢。
大陸網貸平台近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許多大陸年輕一代的消費觀也產生巨變。此一情況也引起大陸各界關注,尤其是最近一篇題為《比抖音更狠,它正在摧毀年輕人的未來!》的文章,因暗指大陸最大消費信貸平台花唄正在催毀年輕人的未來,因而在網路瘋傳。由於7月以來,大陸互聯網金融平台爆雷不斷,該文章讓花唄再度被推上風口浪尖,成為外界爭論的焦點。
按照大陸官方去年底規定,今年6月底能否完成核准備案,將成網貸平台的生死關口,導致今年開年後退出市場的P2P平台呈倍增趨勢。據《新華社》引述專家及業內人士認爲,P2P平台退場增加預料在春節過後繼續。而融360網貸評級組預測,全大陸目前1900多家平台當中,能拿到首批備案的平台可能不超過400家。
根據參考消息網引用英媒報導,隨著線上消費貸款在大陸興起,如今已催生一個專門買賣被竊用戶資料的黑市,甚至報導更具體指出,能夠以每條用戶資訊4元人民幣的價格,提供全名、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和貸款限額等客戶資訊。
《新民晚報》報導,網貸之家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網貸行業2017年11月月報》顯示,截至11月底,大陸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突破6兆(人民幣,下同)大關。
受到大陸嚴厲的法規監管、呆賬困擾和大交易額卻無利潤等因素的影響,大陸知名的互聯網金融龍頭、深圳網貸公司紅嶺創投日前宣布,將在未來3年內退出網貸(P2P)市場,轉型資產管理和投行等業務。此舉可謂一石激起千重浪,有專家指出,中國網貸市場將大浪淘沙,今年將淘汰過半企業,未來能夠存留下來的P2P公司大約只有5%至10%。
在大陸官方鎖定互金專項整治、網貸限額等影響下,以小額見長的網貸平台,符合規範的優勢逐漸凸顯,一些具指標性的小額網貸平台迎來爆發式的成長。根據《華夏時報》引述鎖定小額消費信貸業務的拍拍貸發布報告顯示,第2季成交量達16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月增長56.5%,成長速度達到行業的8.8倍,當季成交量相當於去年第4季大陸在線旅游市場規模
根據財經網報導,依照大陸網貸之家發布《P2P網貸行業2017年3月月報》顯示,3月共有10家問題平台、56家業者宣布停業轉型。觀察56家業者當中,有7家屬於業務轉型,不再從事P2P網貸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