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陸股長線的搜尋結果,共443筆
上海綜合指數今年在亞股中表現相對弱勢,累計下跌逾1%,但在「習拜會」後,雖尚未釋出更多有關經濟利好的訊息,法人認為,至少中美雙方不再劍拔弩張,如此有利陸股後續走勢,不過,要推升A股持續向上,還要有實質經濟面利多的加持。
眾所矚目的習拜會已於舊金山舉行,美國總統拜登會後表達對這次會晤成果感到滿意,中美雙方取得「真正的進展」。投信法人指出,雙方對話營造關係好轉的氣氛,依過去十年的經驗來看,中美元首舉行會晤後的A股表現,在後一周及後三個月上漲機率均高達75%。
UBS實證研究調查和UBS的行業分析,均顯示大陸半導體設備需求將顯著上升,遠優於市場原先預期,市場原預期大陸半導體製造設備在2023至2025年支出僅持平。法人表示,陸股確實有些投資機會,但是要投放三到五年,不是進場後在一季內即可看到成效。
群益投顧發布2023年9月財管月報,對股、匯、債市提出布局3大重點,包括建議逢回買進美股、逢低可留意陸股及日股,長線投資人可趁大跌時買入日圓、逢低可留意人民幣,以及年底前先鎖定2年期殖利率較高的美債,並在明年初將資金逐漸轉向中長期公債。
群益投顧發布2023年9月財管月報,對股、匯、債市提出布局3大重點,包括建議逢回買進美股、逢低可留意陸股及日股,長線投資人可趁大跌時買入日圓、逢低可留意人民幣,以及年底前先鎖定2年期殖利率較高的美債,並在明年初將資金逐漸轉向中長期公債。
根據EPFR統計至8月底,國際資金近一周買超陸股基金仍達53億美元,累計連八周買超。法人表示,陸股短線利空雖不少,但因所有產業價格皆回檔,有些產業個股仍具投資潛力,法人因口袋夠深,價格愈跌買愈多。
根據EPFR統計至8月底,國際資金近一周買超陸股基金仍達53億美元,累計連八周買超。法人表示,陸股短線利空雖不少,但因所有產業價格皆回檔,有些產業個股仍具投資潛力,法人因口袋夠深,價格愈跌買愈多。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價承壓,甚至逼近疫情嚴峻時期水準,大陸已將重振投資者對股市信心,視為當前的重點政策,即將透過A股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下調(降幅最高達50%),及延長A股市場交易時間等兩大措施,全力拉抬股市。
近月大幅下跌,人民幣兌美元匯價承壓,甚至逼近疫情嚴峻時期水準。據EPFR資料顯示,截8月23日中國基金卻是連七周買超,單周買超31.4億美元。對於陸股前景,法人圈雖然有人看空陸股後市,富達國際卻對陸股保持審慎樂觀,並認為陸股是長線投資的沃土。
英國資產管理公司施羅德(Schroders)指出,中國大陸股市在近期頻頻下修後,其實已經變得相對便宜,但還是遠不如台灣以及韓國股市較具有吸引力。
陸股近月大幅下跌,人民幣兌美元匯價承壓,甚至逼近疫情嚴峻時期水準。對於陸股前景,法人圈雖然有人看空陸股後市,富達國際卻對陸股保持審慎樂觀,並認為陸股是長線投資的沃土。
彭博社統計到21日中午左右,至少有14家中國大陸基金管理公司,將投入總數8.7億人民幣左右,約1.19億美元來拯救陸股。基金經理人表示,金額雖然不多,但希望能拋磚引玉重拾對陸股以往的信心。
當前大陸上市公司積極回購增持,傳遞對公司內在價值的認可和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投信法人指出,對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具有積極作用。
大陸經濟近期稍顯疲弱,投信法人指出,當前大陸基本沒有通膨,後續降息空間仍存在,且財政政策有望加深力道,在基礎建設、紓解地方政府償債壓力等方面繼續發展,預計注入大陸市場催化劑及利多消息,陸股長線仍看好。
隨大陸PMI(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觸頂,出遊等指標恢復至疫情前,但陸股漲勢卻放緩,是否代表解封利空已全數反應?法人認為,陸股多空訊息皆有,採定期定額或逢低分批進場最佳。
大陸第一季經濟形勢穩中向好,近期國常會及國務院釋放的訊息,可看出政策維持積極,一方面延續減稅降費政策緩解企業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擴大消費及投資政策,刺激整體內需回溫,投資人可長線布局陸股。
走過第一季,全球景氣進入衰退循環趨勢不變,而在聯準會持續升息、通膨居高不下,以及美國矽谷銀行和瑞士信貸危機等金融市場震盪攪擾下,展望2023年第二季,投資人該如何因應?對此星展銀行(台灣)今天舉辦「2023年第二季投資展望」實體記者會,會中星展銀行(台灣)財富管理投資顧問部副總裁陳昱嘉表示,目前投資與其持有現金,不如轉進投資等級債,另外,對於美國科技股的長線依舊看好,目前陸股評價相對偏低。
隨著經濟活動回復正常,大陸景氣仍將持續回升。投信法人指出,大陸製造業活動繼續擴張,人員流動指標多數已恢復到疫情前水準,跨區域流動、市內通勤、飯店住宿等指標逐步回升至2019年同期水準,從工業生產、消費性服務業景氣指標來看,顯示經濟復甦進程仍在持續,陸股長線看俏。
經濟有放緩跡象,但聯準會官員仍釋出鷹派言論,加上市場持續消化企業財報,全球股市波動。過去一周全球股市資金流向,包括拉丁美洲、亞洲不含日本及全球新興市場等股市迎來資金淨流入,其餘地區如美國、已開發歐洲與歐非中東等股市資金則呈淨流出,資金流向分歧。
大陸兩會閉幕後,滬深股通擴大標的名單調整生效,北向資金呈現連續淨流入。法人表示,看好兩會發布的消息和政策,即使陸股之前要經過一波漲勢之後預期會有一段整理期,但在政策利多發酵之後,將使大陸企業盈利呈現強勁成長,有機會帶動陸股中長線向上走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