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陽光電城計畫的搜尋結果,共35筆
聯華電子將投入新台幣18億元,在南科Feb12A廠區成立「循環經濟資源創生中心」,預計於2025年正式啟用,2023年3月17日聯電於南科舉行動土典禮,台南市長黃偉哲、國科會南科管理局長蘇振綱、聯華電子總經理簡山傑等貴賓皆親自出席,宣示市府與科技產業共同朝永續循環經濟邁進的決心。
近年地面型太陽光電爭議多,反觀屋頂型因為較少選地及生態衝擊爭議較少,成為政府推廣重點。台南市政府為此首辦太陽光電優良廠商甄選,選出3家符合資格的廠商,將名單公布在官網上,提供公私部門依循,不用再大海撈針即能快速找到適合的光電業者投資施作。
台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以「陽光電城3.0,永續發展齊淨零」,榮獲2022年國家永續發展獎,是唯一以推動綠色能源獲獎的政府機關,將能源轉型具體落實到施政內涵,建構非核家園宜居城市,實現台南市長黃偉哲「永續臺南,宜居首府」的施政願景。
臺南日照充足,是全國光電系統發電量最高的地區,近年來大力推動推動各項能源轉型政策,如108年啟動陽光電城2.0計畫,成立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加速屋頂型及地面型太陽光電設置等,也讓原訂113年達成3GW的目標提前於今年111年成功達標,成果斐然,未來將加速推動「陽光電城3.0」計畫,建立智慧電網、儲能、能源創造、節能等方案,以期達到2050年再生能源10GW目標,打造臺南低碳智慧城市。
聯合國2015年時宣布「2030永續發展議程」,通過17項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明確擘劃全球未來努力方向。12日在APSAA 2022 亞太永續行動獎中,臺南市以SDGs目標7「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永續及現代的能源」項目獲得「亞太永續行動獎銀獎」,副總統賴清德、國科會政務副主委林敏聰皆到場參與盛會。
行政院宣布「班班有冷氣」政策,台南市明年新增1.8萬台冷氣,年增2萬733噸碳排量,年耗電4萬733萬度;台南市教育局強調,全市有273校裝置太陽能光電裝置,每年減少7萬9979噸碳排,明年校園太陽能發電將達1.5億度,超出冷氣用電,1年回饋近7000萬元給學校。
全台最具指標性能源產業交流平台Energy Taiwan 2021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改期至12月8至10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登場。為全方位布局再生能源政策、搭建技術交流平台,Energy Taiwan 2021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展區規畫以「台灣國際太陽光電展」、「台灣國際風力能源展」、「台灣國際智慧儲能應用展」、「台灣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四大主題展出,並擴增特色專區與搭配五大再生能源主題國際論壇,邀集業界先進一同掌握再生能源產業趨勢、搶攻綠色兆元商機。
台南市年度平均日照時數達2300小時以上,為全台之冠,市府積極輔導畜牧業者申裝太陽能光電設備,截至去年底,已有511場畜牧場提出太陽能設施申請且完工使用。佳里禾香牧場負責人李丞桂說,牛舍上方設置太陽能板,年發電效益達200萬元,還能降低牛舍溫度,給乳牛更舒適環境。
台南市年度平均日照時數達2300小時以上,為全台之冠,市府積極輔導畜牧業者申裝太陽能光電設備,截至去年底,已有511場畜牧場提出太陽能設施申請且完工使用,佳里禾香牧場負責人李丞桂說,牛舍上方設置太陽能板,年發電效益達200萬元,還能降低牛舍溫度,給乳牛更舒適環境。
經濟部能源局、營建署10年前在花蓮市六期重劃區啟用的「花蓮陽光電城」綠能計畫,因發電經濟效益不如預期,480坪建物淪為上億蚊子館,建物牆面、地板屢遭人隨意塗鴉,如同「鬼畫符」。花蓮縣政府原民處長陳建村16日表示,和中央確認建物可「解封」,將爭取花東基金4000萬元,活化再利用打造原住民族文化產業據點,預計暑假動工。
耗資4億元,由經濟部能源局、營建署等單位約在10年前,在花蓮六期重劃區啟用的「花蓮陽光電城」綠能計畫,因發電經濟效益不如預期,480坪偌大的建物被譏為「上億蚊子館」。上週建物周邊被人肆意塗鴉,牆面、地板遭噴漆如同「鬼畫符」,縣府已向警方報案;縣府原民處長陳建村說,已和能源局等為單位確認建物可以「解封」,並向花東基金爭取4000萬元經費,預計今年暑假動工,將當地打造成原住民族文創產業據點。
台南市政府近年大力推動綠能,當地部分滯洪池不僅擔負滯洪功能,更因設置水面型太陽能發電系統而產生綠電效益,進一步發揮滯洪池綜效。例如為響應台南陽光電城計畫,水面浮動式太陽能發電系統全球領導大廠-法商夏爾特拉太陽能科技(Ciel et Terre) 即在台南樹谷園區的兩座滯洪池設有浮動型太陽能發電廠,分別為風之谷(4MW)及樹之谷(1.1MW),皆採用夏爾特拉擁有全球多項專利的Hydrelio水面浮動式太陽能發電系統,其中風之谷更為台灣第一座擁有電業執照的水面型太陽能發電站。
台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9日舉行年終記者會宣布,台南市政府以南科、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為核心,帶動衛星產業及台商回流投資設廠,加上台積電的3奈米、5奈米廠,一整年總投資額超過1兆6000億,成績斐然,未來也將持續建構優質投資環境,整合產官學研資源,協助新興產業發展及傳統產業升級轉型。
行政院祕書長李孟諺上周六(20日)出席在臺南遠東飯店舉行的「2019前瞻智慧綠能 提升競爭力」論壇時表示,臺灣是各項能源與資源都非常缺乏的國家,因此發展包括太陽能、風力和水力等綠能發電,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臺南市一直致力於推動太陽能發電,成果斐然,期透過本次論壇的交流,能讓產、官、學能更加緊密結合,讓臺灣的綠能產業能有更好的發揮與發展。
為實踐低碳綠能的城市目標,台南市政府推動境內滯洪池、埤塘及水庫等11處低度利用水域空間設置太陽光電系統。其中樹谷園區的風之谷及樹之谷滯洪池太陽能發電站分別於去年4月及12月完成併聯,總裝置容量達5.15百萬瓦,預計每年可創造約640萬度的發電量,減少4500噸碳排放。
台南市柳營科技工業區南、北兩側滯洪池的浮動式太陽能發電系統建置完成,5月正式啟用發電,裝置容量近4.5MW(百萬瓦),預計年發電量為620萬度,相當於1700個家庭的年用電量,是全台工業區中規模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台南市柳營科技工業區南、北兩側滯洪池的浮動式太陽能發電系統建置完成,5月正式啟用發電,裝置容量近4.5MW,預計年發電量為620萬度,相當於1700個家庭的年用電量,是全台工業區中規模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台南推動陽光電城計畫迄今6年,全市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年發電量達4億度,除在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系統外,也發展水域型浮動式太陽能光電,水利局現更配合綠能政策,出租安定轄內公滯一、二滯洪池,設置5百萬瓦(MW)發電量,每年預計生產644萬度電。
在現任行政院長,臺南市政府前市長賴清德領航下,臺南市政府陽光電城計畫今(2017)年參加第3屆APEC能源智慧社區最佳案例評選競賽,於全球21個會員體,共197件提案競逐中,獲得「低碳示範城鎮」類最高榮譽「金質獎」,顯示臺南市的綠能產業基礎,已受國際舞台的肯定;為深入了解府城古都發展低碳示範城鎮的過程,以下是記者專訪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長方進呈摘要:
台南市在縣市合併時開始推動陽光電城計畫,迄今6年時間全市設置的太陽能光電系統年發電量逾3億度,政府機關、廠房、畜舍、農場、社區等建物屋頂都能設置設備,連魚塭都能蓋太陽能發電賺錢,成了漁民退休後的新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