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際太空站的搜尋結果,共176筆
美國太空人盧比歐(Frank Rubio)已在近地軌道上度過了超過355天,打破了美國太空人最長的任務最長記錄。而俄羅斯聯盟號太空艙先前冷卻液外洩,而新替換的的聯盟號太空艙預計要到月底後才接他們回家,所以,盧比歐還將在軌道上度過371天,一旦完成他的任務,他即將成為第一位在微重力環境中渡過超過1整年的美國太空人,僅次於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委託的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飛龍號(Dragon)太空船今天發射升空,載著4名太空人前往國際太空站(ISS)。
「2023 零重力實驗」(ATZG)向亞太地區學生募集太空實驗提案,全世界16組獲選,台灣僅2組獲選,其中台中女中羅星、劉淑宜同學提案名稱「Let Us Blow」,利用風速計及講義捲成紙捲筒測試,讓太空人在微重力環境下能移動身體,提案簡單、新穎、視覺效果明顯,將由國際太空站日本太空人實際操作實驗內容。
載有兩名沙烏地阿拉伯太空人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太空船今天與國際太空站(ISS)對接,這是民間太空基礎設施開發商「公理太空公司」私人旅行任務的一環。
美國北加州沙加緬度(Sacramento)地區17日晚間突然出現連串神秘光點飛越上空,引發當地居民一陣熱議,有人還以為是外星人或UFO,不過哈佛大學天體物理學家麥道威(Jonathan McDowell)指出,他99.9%敢保證,那些神秘光點其實是正在燃燒的太空碎片,或俗稱的太空垃圾。
俄羅斯今天上午自哈薩克發射「聯合號」無人太空船前往國際太空站,將帶3名太空人返回地球;他們原定搭乘返回的太空船被一顆小流星體撞擊受損。
沙烏地阿拉伯將於今年首度派女太空人執行太空任務,這是沙國重塑極端保守形象的最新一項舉措。
大陸國際關係學院智慧財產權與科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郝敏6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尼爾森日前再次發表涉中負面言論,宣稱中美「正處於一場太空競賽」,不要讓中國「打著科學研究的幌子」抵達月球等。這種對中國外空事業的構陷汙蔑浸透著零和博弈和冷戰思維,背後有著複雜心態和成因,並將繼續對中美科技競合產生嚴重影響。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天表示,在發現冷卻劑外洩情況後,國際太空站俄羅斯太空人的太空漫步任務取消。
宇宙飛船聯盟號MS-22,於台灣時間上午10點左右發生洩漏事故,目前已經超過2個小時,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表示,俄羅斯太空人普羅柯皮耶夫(Sergey Prokopyev)、佩捷林(Dmitry Petelin)正在接受任務規劃和指示,即將進行艙外活動(Extravehicular activity, EVA),進行維修作業。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表示,我國製造的堅果立方衛星(NUTSAT)昨天清晨3點20分,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搭乘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九號(Falcon-9)火箭發射到國際太空站,預計12月由國際太空站的機械手臂釋放入軌,未來將於軌道高度420公里的地球圓形軌道服役。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今表示,我國製造的堅果立方衛星(NUTSAT)於今天清晨3時20分,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搭乘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九號(Falcon-9)火箭發射到國際太空站,預計12月由國際太空站的機械手臂釋放入軌,未來將於軌道高度420公里的地球圓形軌道服役。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與美國航太總署(NASA)共同主辦的「國際太空站KIBO機器人程式設計挑戰賽」(英文簡稱KIBO-RPC)決賽,在歷經與日本、美國、澳洲等諸多國家激烈競爭後,最後由台大團隊勇奪全球冠軍寶座。
世界第一位太空觀光客丹尼斯•蒂托(Dennis Tito),決定要重返太空。與上一次透過各種關係、突破種種限制的困難不同,這一次他報名的是完全商業化的太空旅遊業務,也就是SpaceX的星艦太空船(Starship)繞月航行。
SpaceX繼今年初獲得美國太空總署(NASA)續約後,近日又拿下價值14億美元的追加訂單,將在2030年前為NASA額外進行五次太空任務,可見SpaceX已成為NASA商業載人計畫的主要合作廠商。
澎湃新聞1日報導,一個月時間,水稻小種子破土而出,長出幼苗,不同以往的是,這次水稻是在太空中,呈螺旋狀生長,擬南芥和水稻種子8月29日在中國太空站問天實驗艙成功萌發、長出幼苗的消息,在網路上引發大量關注與探討。這也是國際上首次對水稻在太空站從種子到種子全生命周期的培養研究。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高階官員今天說,俄羅斯太空事務官員告訴美方,俄國希望繼續讓太空人登上國際太空站(ISS),直到俄國自己的軌道基地建成並開始運作。
俄羅斯宇宙太空局(Roscosmos)新局長尤里•鮑里索夫(Yury Borisov)表示,俄羅斯將在2024年之後「結束國際太空站的相關事務,將建造自己的太空站」。這可視為俄羅斯結束幾十年來和美國的太空技術合作。
第1批全民間太空人團隊今天抵達國際太空站(ISS),來自新創企業「公理太空公司」(Axiom Space Inc.)的4位成員,將在停留太空站期間執行25項任務。
俄羅斯聯邦太空總署(Roscosmos)署長羅戈辛今天表示,唯有西方國家解除對莫斯科的制裁,雙方在國際太空站(ISS)和其他聯合太空計畫的正常夥伴關係才有可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