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雕塑品的搜尋結果,共84

  • 波恩文字繪畫 與觀者溝通私密情感

    波恩文字繪畫 與觀者溝通私密情感

     丹麥當代藝術家卡斯帕爾.波恩,長期關注對「空間」的反覆探索聞名,在台推出的全新個展《這不是文字》則以最新創作的「文字繪畫」,挑戰畫面中圖像與文字的平衡張力,也使作品中原屬於藝術家個人的元素,與觀者產生共鳴。

  • 台灣燈會16件吸睛作品 在台北發光

    台灣燈會16件吸睛作品 在台北發光

     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北市府19日公布以「在台北發光」為主軸位在東區商圈的光展區作品,16件中大型裝置及光環境藝術營造,如同希望之光座落在巷弄間融入生活中,點亮這座城市,此外,北市12個行政區也以在地特色打造「12行政燈區」,要讓民眾感受不一樣的台北容貌。

  • 三宅一生雕塑時尚輪廓

    三宅一生雕塑時尚輪廓

     暌違2年回歸時裝周舞台的ISSEY MIYAKE,日前以「會呼吸的型態」為題發表2023春夏系列,該秀為品牌自8月9日公布三宅一生離世消息後首個公開活動,本季開場為黑白為主色調的TORSO系列,並請到日籍旅法鋼琴家中野公揮演奏多首具有靜謐感的曲目,在秀的尾聲還於四周投影幕播放三宅一生的肖像,透過此舉簡單不失優雅的緬懷大師的告別,增添肅穆的氣息。

  • 蕭雅月雕塑首展 感受靜謐之美

    蕭雅月雕塑首展 感受靜謐之美

     每個人生階段創造自己無限可能,今日藝術界有各類型的表現創作,百家爭鳴各有其新的衝擊與爆破力,其中不乏非科班出身的藝術家也有出色的表現及其語彙。生活美學創作者蕭雅月,於北科大畢業後,接著到台北醫學院林松洲教授所開設的自然醫學保健學分班上課研讀,一直從事美容保健的行業,由於廣受好評,接到出版社的邀約,出版了六本關於美容保健的美容書籍,在職業生涯中因為想要多了解身邊的人,開始研究從皮指紋來解析每個人的個性思維模式,並出版了一本皮指紋分析的書籍。生活中蕭雅月為何觸角多元又可深入研究所學來應用,從她的生長過程就可了解略知一、二。

  • 知事官邸生活館 祭開幕周年優惠

    知事官邸生活館 祭開幕周年優惠

     知事官邸生活館即將迎來開幕一周年,10月22日至11月14日線上線下同時開跑,知事官邸生活館門市,以及線上商城祭出一年一檔的超值優惠,館內各品牌商品共襄盛舉,讓民眾們可以一解疫情鬱悶,好好的療癒身心一番。

  • 台灣雕塑家黃土水作品埋中市土裡 議員促市長協助重見天日

    台灣雕塑家黃土水作品埋中市土裡 議員促市長協助重見天日

    台灣雕塑家、作品曾連續4次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的黃土水,驚傳他大理石雕像作品《甘露水》現埋藏在台中市某地區土中。市議員林祈烽於市政總質詢時,要求市長盧秀燕和文化局長陳佳君能夠去了解此事,協助是否能讓此雕像出土,讓國人能有機會欣賞到黃土水大師的大作。市長盧秀燕說,因該作品原先在省議會展示,可能是持有單位,後續應由立法院協尋,台中市政府會再給予協助。

  • 台中微解封迎賓 豐樂公園保養雕塑品

    台中微解封迎賓 豐樂公園保養雕塑品

     疫情微解封,憋太久的人潮逐漸走出戶外。南屯區豐樂雕塑公園內陳列歷年露天雕塑大展得獎優秀作品54件,包括青銅、石材、不鏽鋼等材質,經風吹日曬雨淋,部分作品產生鏽蝕;中市府建設局啟動保養作業,採兩階段進行,預計8月底完成,延續雕塑公園精神標的及風采。

  • 本土疫情微解封   豐樂公園54件雕塑品啟動維護迎人潮

    本土疫情微解封 豐樂公園54件雕塑品啟動維護迎人潮

    本土疫情微解封,憋太久的人潮逐漸走出戶外。南屯區豐樂雕塑公園內陳列歷年露天雕塑大展得獎優秀作品54件,包括青銅、石材、不鏽鋼等材質,經風吹日曬雨淋,部分作品產生鏽蝕情形,為維護雕塑作品;台中市政府建設局啟動保養作業,採兩階段方式進行,預計8月底完成,延續雕塑公園精神標的及風采。

  • 全台首座公立雕塑公園不敵日曬雨淋 台中市府巧手回春

    全台首座公立雕塑公園不敵日曬雨淋 台中市府巧手回春

    台中市南屯區豐樂雕塑公園,為全台首座露天公立雕塑公園,從1994年開闢,距今已27年,園區總面積多達6公頃,陳列歷年露天雕塑大展得獎作品54件,包括青銅、石材、不鏽鋼等材質,經風吹日曬雨淋,部分作品產生鏽蝕情形,為維護雕塑作品,建設局啟動保養,進行金屬銹化處理及色彩施工封蠟,預計8月底完成,重現雕塑公園精神地標風采。

  • 雕塑家余燈銓開展「童年.頃刻」 藝起唱歌說故事

    雕塑家余燈銓開展「童年.頃刻」 藝起唱歌說故事

    雕塑家余燈銓以農村的童趣主題的創作,獲得很多人共鳴,特別提供珍藏的作品「童年‧頃刻」雕塑個展,六日在台中市登場,台灣鄉土文學家康原為每件作品吟唱詩歌,雕塑品不會說話,知音用心體會,康原以歌唱為雕塑說故事,與余燈銓激盪出藝術火花。

  • 10位新銳藝術家 用老玩具創作

    10位新銳藝術家 用老玩具創作

    弘光科大藝術中心舉辦「高級現成物與裝備檢查」展覽,10位新銳藝術家展出獨具個人風格作品,包括用石油創作的周世雄、號稱「台灣塗鴉界被檢舉最多次」塗鴉藝術家黑雞先生及參與臉書台灣總部塗鴉的DEBE,他們把小時候玩具當創作元素,讓師生大開眼界。

  • 枇杷公主雕塑品不翼而飛 太平警追返

    枇杷公主雕塑品不翼而飛 太平警追返

    台中太平區光明里1處公園,放置高約100公分的「枇杷公主」及「龍眼王子」公共雕塑品,25日公園清潔人員卻發現「枇杷公主」不翼而飛,留下孤零零的「王子」,經當地里長報警,太平警分局調閱監視器追查,發現鄭姓男竊嫌家中床頭,擺放失竊的「枇杷公主」,除將「公主」歸返公園內,訊後依竊盜罪嫌將鄭函送法辦。

  • 王秀杞夫婦 2/4辦藝炁闔歡聯展

    王秀杞夫婦 2/4辦藝炁闔歡聯展

     長年隱居在陽明山的王秀杞,創作出來雕塑品總蘊含著大地的靈氣與深邃的意涵。

  • 陸府觀森 造景融入停車空間

    陸府觀森 造景融入停車空間

     陸府建設社區或接待館處處可見藝術身影,與生態息息相關,甚至創作材料都取材大自然,為空間增添人文美學。

  • 老船長專營名家壺及國寶級雕塑藝品

    老船長專營名家壺及國寶級雕塑藝品

     位於台中市大里國光花市內「日月陶藝老船長的店」103號店家,由航海出船經驗豐富的掌舵人邱庭琛董事長投資經營,專業買賣「紫砂名家壺」、「紫砂佛像」「石灣陶藝精品」「聚寶招財甕」「雲南普洱茶」等,大陸及台灣名家雕塑茶具禮品組。店內珍藏藝術精品精雕細琢,老主顧珍藏家們讚不絕口,時常為一只名壺或名家雕塑品,你爭我奪,搶翻天。

  • 藝術品也要寄生上流 台灣豪宅收藏有門道

    藝術品也要寄生上流 台灣豪宅收藏有門道

    以貧富差距為主題的韓國電影《寄生上流》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肯定,電影中為凸顯上流社會的豪宅,鮮明對比了貧窮半地下室的底層生活,富豪身份與品味的代名詞,除了豪宅、名車,也包括劇中豪宅內的藝術收藏品。

  • 新光三越樂不思鼠 洪易空間藝術展

    新光三越樂不思鼠 洪易空間藝術展

     新光三越即日起至3月2日在台北信義新天地、台中中港店及台南新天地共同展出「樂不思鼠─洪易鼠年空間藝術展」,邀來有「台灣達利╱畢卡索╱村上隆」等美名的當代雕塑藝術家洪易4度合作,帶著全新創作「鼠來寶」、「袋鼠」、「鬆鼠」,和經典的「錢鼠」、「犀牛」、「熊好」、「駱駝」、「大頭雞」等21件作品,讓購物空間更生氣盎然。

  • 謝里法捐收藏 行為藝術力挺蔡瑞月基金會

    謝里法捐收藏 行為藝術力挺蔡瑞月基金會

    既是呼籲「藝術疼惜藝術」,亦是將收藏視為一種創作,身兼藝術家、小說家、策展人、收藏家等多重身分的謝里法,得知蔡瑞月文教基金會為紀念蔡瑞月百歲,規畫的一系列活動需籌措經費,決定捐出自己50年來的收藏拍賣,將之視為「拆解人間零件」的行為藝術。

  • 女人對鏡凝視 正視身分認同

    女人對鏡凝視 正視身分認同

     不同於許多超寫實雕像盡可能以層層塗色營造逼真的效果,美國藝術家喬治‧席格以單色雕塑聞名,他的單色雕塑品往往與周圍布置的真實生活物件產生關聯,讓觀者得以關注整件作品的精心布局,並將自身投射至場景中。喬治‧席格的作品即起在台北中正紀念堂開展的《幾可亂真:超寫實人體雕塑展》可窺一二。

  • 數位感雕塑與歷史對話

    數位感雕塑與歷史對話

     山與河之間,一艘全藍的小船行駛在水面;在都會區的街道上,突然有隻幾何狀組成的魔怪張起手臂嚇人…這些場景是賽維爾‧魏漢所打造的雕塑品,他也是法國的城市公共設施的常客,作品時而結合攝影、電影、工業、表演藝術,運用幾何的極簡風是他創作的鮮明特色。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