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雙邊fta的搜尋結果,共159筆
中國大陸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正式生效即將屆滿一年,該協定是中美爆發貿易戰之後,中國轉向區域經濟戰略中的重要里程碑。中國商務部29日表示,將以RCEP為新起點,與更多貿易夥伴商簽自貿協定。
隨著兩岸關係緊張、又面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競爭壓力,產業界相當擔心《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提前取消。據機械公會估算,ECFA若取消的話,機械業每年損失的營業額約5億美元(約新台幣150多億元),且當前業者已感受到RCEP帶來的壓力逐漸攀升,希望政府積極與其他國家洽簽雙邊貿易協議(FTA),降低RCEP造成的傷害。
台美將啟動「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傳統產業多有疑慮,電子業則表歡迎,但一致希望政府多爭取實際利益。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肯定政府作為,但是「倡議」不具法律約束力,希望政府向美爭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雙邊貿易協定(BTA),對台灣才有實質的保障。
台美經貿關係獲重大突破!行政院政委鄧振中1日與美國貿易副代表畢昂奇(Sarah Bianchi)線上視訊對話,雙方宣布即刻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台美雙方首度同意就貿易協定內容展開談判,並決定6月底在華府舉行首次會議,內容涵蓋中小企業、貿易便捷化等11項議題,將以堆積木策略,促成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的簽署。
大陸黑龍江省社科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笪志剛21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美國總統拜登20日抵達韓國,開啟上任以來首次亞洲之行,還將在下周的美日首腦會談後正式宣布「印太經濟架構」(IPEF)。為壯聲勢,美方刻意「劇透」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新加坡等可能成為首批創始成員國,同時加快向印度及東協的喊話力度。IPEF真能塑造亞洲經濟新規則,乃至成為推動印太經濟一體化引擎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IPEF必須正視其先天不足的三大缺失,面對其難以迴避的三大事實。
尼加拉瓜去年12月與我國斷交後,隨即片面宣布立即終止(Terminate)與我國所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但我國政府卻認為台尼FTA仍應有效,只是中止(Suspend),這也使得進口業者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民進黨立委羅致政今天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部門應災農曆年前提出相關對策,勿讓台商權益受損。
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已於2022年1月1日正式實施。
韓國本周宣布將申請加入CPTPP,頗值得玩味。因為隨著中韓FTA於2015年生效,加上韓國與加、秘等的雙邊FTA、以及RCEP已確定在2022年初生效,韓國實際上已與CPTPP 11個會員中之10國有FTA關係(只剩墨西哥)。在此情況下,韓國參加CPTPP的加值性似乎有限仍決定加入,必有其戰略佈局考量,值得臺灣警惕。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昨在臉書發文指出,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為展現新人新氣象,立刻召開「對外經貿戰略會談」,但這個由蔡總統親自主持的會議從2016年至今只開過6次,最後一次會議是2018年8月7日舉行,在這之後就未曾再召開。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在立法院說,國際間最重要的是信任,開放萊豬是一個承諾;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表示,加入CPTPP之前與成員國做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討價還價是正常的,不據理以爭是喪權辱國。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今指出,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為展現新人新氣象,立刻召開「對外經貿戰略會談」,但這個由蔡總統親自主持的會議從2016年至今只開過6次會議,最後一次會議時間是2018年8月7日,在這之後就未曾再召開。
民進黨政府於9月22日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蔡英文總統24日表示,台灣要持續走向世界,不論是在硬體面、法制面、社會面,台灣都已經做好通盤準備。蔡總統強調:「現在水到渠成,就是我們加入CPTPP,最好、最適當的時機」。
中國大陸日前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而台灣也緊隨其後,正式申請加入CPTPP。
中國大陸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台灣也正式遞出申請。行政院前院長陳冲則憂心,若是真要進行CPTPP入會,我國有無足夠的人才,大是疑問。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認為,進入CPTPP需要共識決,其中國際政治角力難免。
行政院前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今日提到,中國大陸已經正式提交加入CPTPP的申請書函,RCEP與CPTPP原本是具有競爭關係的自貿協定,前者是由北京主導;後者由美國領銜。但是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告退出TPP談判後,4年下來CPTPP已經逐漸成形,北京積極補位申請加入,相形之下台灣這兩項多邊自貿協定顯然已經落後。
中秋節前,中國大陸正式提交加入CPTPP的申請書函,消息傳出,各方有不同解讀。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認為,RCEP與CPTPP原本是具競爭關係的自貿協定,前者由北京主導,後者則是由美國領銜,但川普上任後在各界錯愕下,宣告退出TPP談判,4年下來,CPTPP(TPP改名)已經成形,反而是北京補位,積極申請加入,相形之下,台灣在這兩項多邊自貿協定,顯然已經落後甚多。而自2013年兩岸服貿協定在立法院卡關後,八年來,台灣已成為世界自貿協定列車不停的一站!
美國總統拜登運用「脫鉤」與「結盟」兩種方式與中國競爭。一方面將中國特定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禁止投資與貿易往來,並阻止中國取得關鍵設備;另一方面強調與盟國經貿合作,積極與日本、韓國、歐盟等國進行5G、半導體、人工智慧、醫藥等先進產業合作,共同抗衡中國。但這些措施的效果都是短暫且範圍有限,只可以用作輔助性措施,不宜作為主導策略,特別是在「結盟」方面。
日前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通過:「南韓從發展中國家變更為已開發國家。」對南韓而言,此無疑是一項值得驕傲的成就,南韓總統文在寅因此向其國人說:「希望大家為此感到自豪。」
日前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通過:「南韓從發展中國家變更為已開發國家。」對南韓而言,此無疑是一項值得驕傲的成就,南韓總統文在寅因此向其國人說:「希望大家為此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