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離岸電場的搜尋結果,共16筆
台電第2座離岸風電場今(3)日正式開工動土!由森崴能源(6806)100%子公司富崴能源承攬的「台電離岸風電二期計畫」之陸上電氣室,今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宣告首座由本土企業承攬的離岸風電案場正式進入實質施工階段,預計2025年底完工併網,裝置容量達294.5MW,再創離岸風電國家隊的新里程碑。
經濟部能源局今年7月23日公布「離岸風力發電區塊開發場址規劃申請作業要點」以及提出「離岸風電選商機制規劃草案」,環境公民團體、漁民團體以及學者專家今(19)日召開線上記者會表示,離岸風電場址規劃的敏感區域應依《海岸管理法》將近岸海域至距岸8浬劃為高敏感核心區,否則將壓縮未來推動海洋保育永續的空間,也沒有足夠的海域供業者開發風場,2026至2031年9GW的開發容量恐無法落實。
拜登政府周二宣布,將與加州政府合作,在太平洋上開發離岸風電項目,白宮預計在2030年布建30GW離岸風電,而這個首創之舉,將是朝這個目標邁進的重要基石。
拜登政府周三宣布,將重啟對美國第一座主要離岸風力發電場的許可,此舉將推翻川普政府去年底取消該程序的決定。
根據現行規定,離岸風電場工程師只要上船離開岸邊,返回就需居家檢疫14天,引發工作人員不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月中旬開始推動清船措施,只要船上的人全檢驗過,確認船上屬於低風險環境,工作人員就能安全進出,免除每次下船就得居家檢疫。
日商三菱日聯銀行今(5)日宣布,彰化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專案融資計劃所需資金新台幣900億元,資金到位。
海洋風電(Formosa I)第二階段120MW海上施工作業即將於5月底啟動,海洋團隊於今(18)日舉行開工儀式,預計於2019年底完工,可供12.8萬戶家庭用電,為台灣首座達商業規模的離岸風場。上緯董事長蔡朝陽透露,為了保障漁民生計,正在積極研議「漁電共生」實作方法,預計一年內再風場內設置。
台灣最大民營再生能源電力公司德商達德能源集團(wpd),昨(26)日同步與環球測繪公司簽訂離岸風電場址調查合約、並與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簽訂產學合作意向書,由於經濟部目前力推離岸風電與在地產業連結,此次3個機構的合作,正為離岸風電產業在地化,邁開重要的第一步。
彰化: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將投資台灣離岸風電,11日在建國科技舉辦人才培訓說明會,表示未來4處離岸風力發電場全部運轉後,將雇用280人,首波先訓練種子教師和10位學生,學生將以彰化縣漁民子弟為優先。
經濟部能源局公布36處離岸風力潛力場址,桃園有1處,目前德國達德能源集團及歐風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都規畫在桃園外海設置離岸風力機組,桃園市長鄭文燦12日與wpd達德能源集團執行董事柯朗夫(Ralf Kettler)簽下能源合作備忘錄,希望全台首座風力發電風場能在2022年完成。
行政院核定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綠能建設中,期望2025年將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比例提升到20%,為協助政府達此願景,台電將在綠能建設扮演領頭羊,提供低碳電力,另一方面也配合推動再生能源併網規劃,擴增併網容量,滿足國內外廠商投資離岸風電的需求。
蔡英文總統今天接見全球最大離岸電場經營者丹麥商丹能風力(DONG Energy),蔡英文表示,去年台灣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的4.8%,但這個比例還是太低,政府的計畫是2025年再生能源的比例可以達到20%,而她也相信台灣做得到。
總統蔡英文9日接見全球最大離岸電場經營者丹麥商丹能風力(DONG Energy),期盼結合台灣法人、企業及國際綠能開發商的資源,共同努力達成能源轉型的目標。
經濟部今年全球招商大會招商1660億元,政府力推5大創新產業就占投資額6成,其中以澳商麥格理集團擬投資離岸風力250億元,為願意曝光的廠商中,單一投資額最多。
離岸風電正式啟動!台電昨(10)日公開展示上月完工、位在彰化外海的離岸風電氣象觀測塔,為明年4月海上風機開始設計、進場架設做準備。台電更研議花千億元,在外海建造2座海上變電站,將當地風機發電收集升壓後,送回台灣。除可少鋪設約8成的海底電纜,減輕生態衝擊,更能當包租公,賺民營風力電廠併網的錢。
距離日本福島縣海岸約20公里的風力發電廠今天啟動第1具發電設備,開始對海岸上因海嘯癱瘓的福島核電廠電力網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