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雨水下水道的搜尋結果,共559筆
近年因極端氣候與地表逕流增加影響,導致台南市安中路及北安路發生多次淹水災情。日前台南市政府辦理「臺南市安南區北安商業區市地重劃抽水站新建工程」,新建草湖寮抽水站。草湖寮抽水站不設圍牆阻隔,開放室外區域供市民休憩,室內也設置參訪大廳、會議室與大型展場空間,讓抽水站成為休憩、教育及傳承等多功能設施。
高雄市水利局於2023年11月完成瑞光街下游段雨水箱涵興建工程,提升瑞光街、瑞興路、鳳山新城、鳳翔新村及85期重劃區等周遭地區排水防洪能力。此工程將改善颱風期間的淹水情形。
台中雨水下水道的工程實施率僅78.32%,6都倒數第2,台中市議員施志昌15日指出,不只是建置慢,各區落差也大,台中大安區僅設置530公尺。台中水利局長范世億表示,雨水下水道是補側溝與區域排水的不足,會持續滾動檢討,針對易淹水地區優先改善。
八德區瑞豐國小每逢下雨就變水鄉澤國,1樓教室擋水板成標配,議員楊朝偉直斥近年一下雨全校就得總動員戒備,為師生抱屈。水務局長劉振宇強調是因地勢低窪,且校內水溝較淺、斷面不足,排水疏通時間較長而釀災,只要疏通導入區排即能全面改善,教育局已請專業廠商規畫改善方案,希望明年有具體改善作法。
台南新化雨水下水道C幹線分洪工程緊鄰新化南圳綠堤,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13日起啟動秋冬雜作灌溉,當地居民卻發現分洪道工程側邊擋土牆多處漏水,「24小時都在聽瀑布聲」,市議員余柷青15日上午會勘,擔心是否施作開挖造成圳堤破洞導致滲漏?或者只是單純溢流?要求相關單位邀集專家檢測、檢修,避免日後發生崩坍,影響工程安全。
近年氣候異常,時常有突發性強降雨,為防止積淹水情形,桃園市於今年汛期5至11月在轄內12處熱點預布抽水機,不過民代批評,不斷接獲民眾抱怨,中壢區吉林路上有抽水機不僅擋在路中,一放就長達半年。對此水務局回應,汛期即將結束已先將抽水機撤除,另同步施作雨水下水道及道路側溝改善工程。
極端氣候影響,台北市近年來時常因強降雨排水不及,發生積淹水情況,市長蔣萬安拍板,將在中山、士林、圓山、百齡等4大集水分區施作治水工程,預計斥資65億元,在2028年前把北市雨水下水道設計的保護標準,每小時78.8毫米雨量提升至88.8毫米。
桃園市蘆竹南崁都市計畫區每逢大雨易積淹水,中央與市府聯手斥資9405萬改善,選於南工路一段建置雨水下水道,16日動土典禮,市長張善政更喊出,要讓民眾放心在家泡茶而非泡水,工程分3期規畫建置,預計2025年4月完工。
桃園市蘆竹南崁都市計畫區每逢大雨易發生積淹水,為改善積淹水狀況,中央與市府聯手斥資9405萬,選於南工路一段建置雨水下水道,16日舉行動土典禮。市長張善政更喊出,要讓民眾放心在家泡茶而非泡水,工程分為3期規畫建置,整個工程預計於2025年4月完工。
基隆市汙水下水道工程分成五期,目前正在進行第三期工程。基隆市政府明年也編列了3億餘元的汙水下水道工程預算。今年9月起,仁愛區的街廓巷弄都將進行相關工程施工,其中,廟口夜市、愛四路夜市,將於今年12月進行施工,預估到2026年完工。
北市水利處表示, 因應小犬颱風外圍環流可能帶來豐沛的降雨量,石門水庫已開始調節性放水,降雨期間請勿再進入河川區進行水域活動,河濱疏散門隨時可能啟動「只出不進」或「關閉」等管制措施,水利處特別提醒民眾,今年起「只出不進」管制執行4小時後,市府即展開堤外滯留車輛拖吊作業,請民眾留意颱風動態及疏散門管制消息。
受惠物聯網相關技術快速進步,防災也要運用智慧科技。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正推動「雨水下水道即時水情監測系統建置計畫」,預計至民國115年,在易淹水熱點完成約1,920站水位計設備裝設,利用水位監測設備及系統建置,回傳至雲端伺服器,達到中央及地方資訊互利共享,提升都市水情預警能力及防災效率。
近年全球氣候變遷影響,都市防洪日益嚴峻,為因應都市地區治水問題,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逐步推動「都市總合治水」建設,採取工程及非工程措施雙管齊下,以前瞻預算補助各縣市政府建設滯洪池設施,達治水、親水、生態等多元功能,大幅提升防洪韌性。
新北市上月20日午後雨彈炸開,豪大雨造成三峽北大特區多處積水、馬路成河,引發民怨,水利局表示,北大特區屬桃子腳排水系統範圍,尖峰時段累積雨量已超過排水設施保護標準,將研擬該地區的分流改善方案,預計今年底前發包設計,並視設計階段成果,訂定應急及長期改善方案辦理工程施作。
極端氣候常發生短時強降雨,台南市自合併升格起持續打造海綿城市,近年甚少發生大規模淹水,每在降雨趨緩立即正常排水,台南市水利局認為中央與地方合作的治水計畫發揮效果,在淹水面積、深度與退水時間都大幅改善。
繼鹽埔漁港B幹線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新建工程在今年7月開工後,斥資3億3800萬的C幹線也於7日開工,預計後年8月完工,屏縣府指出,待B、C幹線全部完工後,將可有效減少新園鄉共和村、鹽埔漁港一帶的淹水問題。
受西南氣流影響,台南晚間遭到雨彈轟炸,全市共計東門地下道、四維地下道、東寧地下道及大同地下道一度因積水封閉,晚間9點40分開放通行,包括安南區、永康、北區、中西、仁德、西港等行政區都有路段出現嚴重積水,隨著雨勢趨緩,晚間9點均已全數退去。
媒體報導前瞻注水補助北市掛零一事,水利署說明,過去在大台北地區推動台北防洪計畫,初期、二期、三期實施計畫,以及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的重大工程,總經費超過1,600億元,確保淡水河防洪達200年高保護標準。其中,員山子分洪自2004年第1次開始分洪至今,分洪次數已達58次,總分洪體積高達2億4,167萬立方公尺,免於大台北地區過去經常發生的河川潰堤溢淹情況,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民進黨政府提出前瞻計畫,其中針對「治水」預算編列了2500億,不過台北市在其中並未獲得任何預算。而因應極端氣候,台北市政府目前正在研議「2030防洪計畫」,要將現階段能夠負荷78.8毫米的雨水下水道排水量,提升至88.8毫米,初估預算達上百億,恐將全由北市府自籌。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5日上午表示,會積極向中央爭取預算,以及人力物力的協助。
屏東東港鎮31日受年度大潮影響,海水倒灌水淹盛漁、福德、東津等里,居民驚呼比八八風災還嚴重,對此,縣府稍早表示,水利處在東港鎮投入10億經費治水,目前相關工程持續中,相較往年,水患問題已大幅改善,今天的海水倒灌情形與高雄旗津、雲林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