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電能實業的搜尋結果,共32

  • 《港股》恆指跌1.8% 公用事業股逆勢漲

    投資人對美國金融危機的擔憂餘悸猶存,以及投資人在美國即將發布2月CPI數據前更趨謹慎,周二香港恆生指數盤中跌1.8%,報19335.66點。國企股(H股)跌1.8%,為6470.16點。

  • 工研院 辦電能營運經理人班

     培育下世代電力能源產業管理人才,工研院電網學校開辦「電能營運經理人班」,9月15日至23日開課,邀請工研院、大同大學、ESCO台灣能源技術服務產業發展協會、元福實業、臺灣綜合研究院、陽光伏特加公司等電力電網領域講師群,解析電力市場、經濟、交易、新商業模式等面向,培育電網即戰力。

  • 恒生指數半日跌2% 藥明生物跌逾9%

    恒生指數10日半日下跌414點,跌幅為2.07%,報19,588點,大盤成交額為478億港幣。國企指數半日跌159點,跌幅為2.35%,報6,634點。恒生科技指數半日收報4,161點,跌3.11%。美團、阿里巴巴、騰訊拖累大盤。中海油、中電、電能實業貢獻恒指較多。

  • 和潤3.0啟航 今年EPS拚攻頂

    和潤3.0啟航 今年EPS拚攻頂

     和潤企業(6592)營運衝,去年締造資產總額、營收、獲利、EPS、股利等五項指標創新高佳績,21日法說會公司再喊今年營運雙位數成長高目標,特別點出大型商用車貸款將是今年業績成長的主引擎,法人樂觀EPS有上看7元新高機會。

  • 模組化建置 加速充電樁普及率

    模組化建置 加速充電樁普及率

     電動車時代來臨,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估計,2040年全球電動車銷售將達5億台,需配套建置的充電樁至少要2.9億座,以台灣市場來看,今年前10月電動汽車新增掛牌數5,221輛,在疫情及車用晶片短缺的情況下,年增率仍高達74%,建置充電樁已是刻不容緩。

  • 裕能電源啟動《YES!CARE》 全心服務計劃

    裕能電源啟動《YES!CARE》 全心服務計劃

    今年1至10月電動汽車新增掛牌數5221輛,在新冠疫情及車用晶片短缺的情況下,年增率仍高達74%。全台最大充電整合服務平台「YES!來電」為了滿足快速成長的充電樁建置及充電服務需求,不僅推動由「YES!來電」品牌所檢核的《YES!CARE》認證之外,今(18日)宣布首波合作夥伴,包括穎辰國際、多元綠動與迅捷光電,未來將負責台灣北、中、南區的充電站布建服務。

  • 裕電聯手在地業者 加快電動車充電設施布局

    裕電聯手在地業者 加快電動車充電設施布局

    迎戰電動車充電需求,裕隆集團旗下裕電能源加速拓點,正式宣布與在地合作夥伴啟動《YES!CARE》全心服務計劃,透過地方一站式充電服務加速場域充電設備基礎建置,「YES!來電」北中南合作夥伴的服務與施工水準皆經由品牌高規格檢驗審核通過,以符合《YES!CARE》24小時回覆、3個工作天檢修的服務標準。

  • 裕電能源首創充電服務認證《YES!CARE》

    裕電能源首創充電服務認證《YES!CARE》

    台灣最大電動車充電服務系統商裕電能源,為滿足全台迅速成長的電動車車主與充電站場域客戶基礎充電需求,18日正式宣布與在地合作夥伴啟動《YES!CARE》全心服務計畫,要透過地方一站式充電服務加速場域充電設備基礎建置,「YES!來電」北中南合作夥伴的服務與施工水準皆經由品牌高規格檢驗審核通過,以符合《YES!CARE》24小時回覆、3個工作天檢修的服務標準。

  • 《汽車股》裕電能源聯手在地夥伴 首創充電服務認證

    裕隆(2201)集團布局電動車的充電領域,旗下裕電能源首創充電服務認證,宣布聯手在地合作夥伴。透過地方一站式充電服務加速場域充電設備基礎建置,強調北中南合作夥伴的服務與施工水準皆經由品牌高規格檢驗審核通過,以符合24小時回覆、3個工作天檢修的服務標準。

  • 《港股》多空拉鋸 港股震盪激烈

    受到隔夜美股那斯達克重挫拖累,港股同步也開低,但市場出現逢低承接買盤,指數由黑翻紅。恆生指數一度向上反彈逾300點,並重回28,800點。國企指數也漲近百點。科技指數從近4個月低點反漲,上揚百點逼近8,200點。但多空交戰激烈,港股目前也在平盤上下拉鋸整理。恆生指數為28,711.37點,上漲170.54點,漲幅0.6%。國企指數(H股)為10,990.38點,下跌24.41點,跌幅0.22%。

  • 全台首座MIT「二階段高效厭氣發酵技術」沼氣發電併聯運轉

    全台首座MIT「二階段高效厭氣發酵技術」沼氣發電併聯運轉

    全台首座「二階段高效厭氣發酵技術」沼氣發電工程-新合興牧場,27日在經濟部工業局長吳正華、經濟部能源局主任秘書蘇金勝、祥圃實業董事長吳昆民、瑞助營造董事長張正岳、台電南投區營業處長黃美蓮等人一同見證下,全台首座MIT「二階段高效厭氣發酵技術」沼電工程成功運轉,順利發電與台電併聯,未來每年將創造近百萬收益,為畜產業開創循環經濟新里程。

  • 長和系終止收購澳洲能源 李澤鉅首戰失敗

    長和、長江基建、長實集團、電能實業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確定終止收購澳洲能源基建資産,長江實業、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將不會繼續進行合營交易及收購事項。這也意味著香港首富李嘉誠長子李澤鉅接掌長和系以來的首宗大型併購案,正式宣告失敗。

  • 香港首富李嘉誠今交棒李澤鉅 學者評「超人安排得早」

    高齡90的香港首富李嘉誠,高唱退休樂,今(10)日舉行最後一場股東會,正式把集團棒子交給長子李澤鉅。李嘉誠千億王國交棒,引發兩岸三地關切。學者評,從集團控股權安排來看,李嘉誠早在退休好幾年前,就著手安排傳承了,正如李嘉誠在股東會召開前夕對媒體表示,「看著他(李澤鉅)工作數十年,沒有信心是假的」。

  • 超人李嘉誠退休 長子李澤鉅接班

    超人李嘉誠退休 長子李澤鉅接班

     今年7月將年滿90歲的香港首富、長和集團主席李嘉誠16日正式宣布退休,辭任香港長和集團主席,由長子李澤鉅接任長和董事會主席,接掌業務遍及50多個國家、橫跨零售、電信到公用事業等領域的龐大企業帝國,李嘉誠則轉任公司資深顧問,退居幕後。

  • 關鍵一分鐘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和集團、長實集團、長江基建、電能實業16日發布業績。長和集團2017年營收4148.37億港元,年增9%、長實集團營收637.8億港元,年減9%、長江基建營收316.42億港元,年增15.71%、電能實業營收為14.2億港元,年增10.25%。

  • 李嘉誠出手 收購歐洲能源企業

    李嘉誠出手 收購歐洲能源企業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地產(01113-HK)等公司27日晚間發布公告,擬組團收購歐洲的能源管理供應公司──ista Luxemburg GmbH及其附屬公司。若此次涉及45億歐元的收購成功,長實系今年在收購兩家海外能源公司上將花費約825.79億港元。

  • 《先探投資週刊》恆指挑戰七連升 大牛股狂奔

    《先探投資週刊》恆指挑戰七連升 大牛股狂奔

    近期港股大熱,市場上出現許多為人津津樂道的飆股故事,包括中資股、大牛股、指數ETF,都已進入技術指標的嚴重超買區。

  • 砸下1700億 李嘉誠再次購買澳洲電力公司

    香港首富、長江實業主席李嘉誠,獲得旗下3間公司股東的同意,將砸下約56億美元(約1,737億台幣)的金額,購買澳洲的電力公司Duet Group,這將是繼去年被澳洲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擋下他入主國有電網公司(Ausgrid)後,第二次將版圖擴張至澳洲基礎建設領域之上。但該筆交易除需獲得電力公司股東同意,澳洲政府的態度仍將再次成為關鍵。

  • 兩岸四地企業市值百強 騰訊擠下阿里奪冠 台積電第8

    兩岸四地企業市值百強 騰訊擠下阿里奪冠 台積電第8

    進入互聯網時代,市值已取代營收及獲利,成為衡量企業價值的最好標準。陸媒《礪石商業評論》日前公布兩岸四地企業市值100強最新名單,其中,騰訊控股以2590.2億美元擠下阿里巴巴奪下冠軍寶座,台企有10家入榜,台積電、鴻海集團分居第8名、第19名。

  • 《先探投資週刊》長和集團轉進英國滑鐵盧?

    英國公民投出了脫離歐盟的決定,完全在全世界金融市場的預料之外,英國脫歐結果底定後,全球股匯市的反應激烈,在亞洲則屬日本和香港的跌幅最高。香港首富李嘉誠的長和實業集團,近年海外投資重押歐洲,尤其是英國,英國脫歐的結果讓李嘉誠身家一夕縮水十一億美元,堪為受傷最重的企業,短線的利空反應過後,長和實業集團旗下公司的股價也觸底反彈,究竟長和實業棄中國轉進英國,未來會受到多大的衝擊?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