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電費支出的搜尋結果,共279筆
本周六(4月1日)起電價平均調漲11%,經濟部宣稱9成民生用戶不影響,實際並非事實。除了百萬租屋族會因一屋多隔被漲到電價外,全台約300萬戶集合住宅(社區大樓)、電梯華廈,也將因「大公」、「小公」公設電費調整面臨衝擊,尤其後者會在住戶每期電費的「分擔公共電費」中收取,可說幾乎難逃被漲命運。
國內電價即將於4月1日調漲,由於行動基地台耗電量龐大,一向是國內企業用電大戶,勢必對各家電信公司告成沈重成本壓力。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強調,電價調漲,中華電信還在可控的範圍內。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直言,每年增加的電費支出是一筆龐大費用。
陳姓男子在桃園市龜山、蘆竹經營虛擬幣礦場,卻私接台電電纜試圖謀取暴利,他2021年4月先遭台電發現在龜山經營地下礦場竊電209萬元挖到2顆比特幣,隔2天又被查獲蘆竹的礦場竊電337萬元,遭桃園地院依竊盜罪嫌判1年有期徒刑。
經濟部17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考量民生物價穩定性及促進節約能源,住宅每月用電700度以下電價不調整,即每期2個月電費夏月在4,508元以下、非夏月在3,832元以下者不受影響,至701-1,000度則微調3%,1001度以上調10%。台電建議用戶,若每月用電超過700度,可評估選用時間電價方案,搭配節電措施進一步節省電費支出。
經濟部17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考量民生物價穩定性及促進節約能源,住宅每月用電700度以下電價不調整,即每期2個月電費夏月在4,508元以下、非夏月在3,832元以下者不受影響,至701-1,000度則微調3%,1001度以上調10%。台電建議用戶,若每月用電超過700度,可評估選用時間電價方案,搭配節電措施進一步節省電費支出。
電價下月起喊漲,連同去年漲幅將逾3成,全台各捷運公司營運成本上升,但又擔心民眾權益受損,尚皆在觀望,並希望中央能給予電價調漲的豁免或優惠。
電價審議會今日下午召開,決定高壓用電漲價17%,加上去年電價已調漲高達15%,將漲價約35%。對於面臨用電調漲,高雄捷運表示,每年電費約佔整體營運成本12%,如再調漲17%,兩年來電費漲幅加成已約達35%,已累積每年合計需增加約9000萬之支出,嚴重衝擊營運成本支出,暫時還未有調整票價的規畫。
台電電力交易平台14日舉行說明會,由於再生能源大量併網後,需要有更多儲能設備來協助電網穩定,規劃2025年電網端將建置1,000MW儲能設備。其中160MW由台電自建,其餘將釋出給民間業者,業者秣馬厲兵抓緊台灣儲能的練兵商機。
核二廠即將於明(14)日除役。對此,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質疑,經濟部規劃以水力發電補核二廠除役後的電力缺口,但是今年少雨,供水已拉警報,哪來的水可以調度發電?他也痛批,蔡英文讓台灣的電又貴又缺,將成國家發展的罪人。
台電每年舉辦全國縣市行政區節電比賽,屏東市在去年6月到9月,節電超過672萬度,節電率18.76%,成為屏東縣33鄉鎮市中績優第一名,台電屏東區處副處長曾淑媚7日親到市公所頒贈冠軍獎盃,由屏東市長周佳琪代表接受,除感謝屏東市所有市民努力,也認為節電對市民來講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台電每年舉辦全國縣市行政區節電比賽,屏東市在去年6月到9月,節電超過672萬度,節電率18.76%,成為屏東縣33鄉鎮市中績優第一名,台電屏東區處副處長曾淑媚7日親到市公所頒贈冠軍獎盃,由屏東市長周佳琪代表接受,除感謝屏東市所有市民努力,也認為節電對市民來講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台灣愛立信總經理周大企表示,台灣整體行動數據量大幅成長,「根據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公布的遠傳行動數據為例」,2022年12月平均41GB,但5G卻高達71GB,意味著應用服務尤其影音服務的數據流量相當大,2023年5G用戶持續成長,用戶數據量也將跟著增加,5G網路的「可用率」(也就是何處可以使用5G訊號)變得非常重要。
農曆春節期間低溫來襲,今(25)日持續受到寒流影響,各地天氣寒冷,高雄市有攝氏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為避免低溫對養殖水產物造成影響,高雄市政府海洋局籲請養殖漁民啟動養殖魚塭防寒措施,以維護養殖水產物安全。
為實踐2050淨零排放願景,政府2023年將實施「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及「商業服務業節能設備補助」兩大措施,預計補助64萬台能效1級的家電產品,可減少33.92萬噸碳排放,效果等同872座大安森林公園年吸碳量。
(金融業奧斯卡揭曉,第一金控獲菁業獎「最佳ESG獎」肯定,圖為第一金推動ESG相關活動。圖/第一金控提供) 第一金控於16日獲頒第十一屆傑出金融業務菁業獎「最佳ESG獎-優等」,集團從上而下全力落實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之亮眼表現再獲大獎肯定。由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主辦的「菁業獎」,素有「金融業奧斯卡金像獎」美譽,金融研訓院指出,第一金獲獎主因在於導入SBT方法訂定減碳目標,落實永續與責任金融,推動社會關懷活動,盡心盡力,獲「最佳ESG獎」可謂實至名歸。ESG永續發展已是全球普世價值,第一金以「永續金融,第一品牌」為企業永續核心價值,設置「永續發展委員會」為集團推動永續治理之核心組織,並由「責任金融」、「永續金融商品與服務」及「環境永續」三個小組負責透過ESG因子評估與管理氣候變遷之風險與機會,2018年即導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架構訂定風險管理策略,2021年將風險評估結果及其抵減措施提報董事會,2022年更將ESG績效列入各子公司績效考評項目,確保ESG年度目標之達成,並持續透過自有營運據點取得綠建築標章、行舍大樓屋頂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擴大綠電採購比重及導入內部碳定價等四項減碳行動,精進氣候治理,至今海內外已有34棟綠建築,並將擴大使用綠電至20處營業據點。配合國家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第一金不斷精進氣候治理能力,於2022年8月加入碳核算金融聯盟PCAF,11月初則加入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建立集團投融資對象溫室氣體排放量之盤查機制,持續採用PCAF方法學盤查投融資部位之碳排放量,並依其結果研議設定重大投融資短中長期減排目標,以及與投融資策略連結之可行性,預計於2024年提交SBTi減碳路徑。金融業作為永續發展的重要推手,如何發揮「減碳影響力」,強化資產組合的碳排管理力度,亦為邁向淨零目標的關鍵;第一金簽署加入赤道原則協會EPA,累計已承作9件,並推出永續績效連結授信專案,於授信徵審時給予ESG表現優異的企業戶利率減碼,截至2022年10月底已核准58戶,核准額度954億元,運用金融業金流導向的特色,為環境及社會把關。第一金募集並管理6.82億元綠能基金投資興建太陽能電廠,同時投資3億元興建太陽能電廠,預估年減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65萬公噸,相當於145座大安森林公園年吸碳量,更逐年提高綠色/可持續發展債券投資比重,亦發行綠色/可持續發展債券及ESG相關概念基金,引導並支持客戶永續發展及減碳轉型,期於淨零路徑中成為企業的最佳金融後盾。以實際行動打造綠色永續環境的第一金,今年攜手員工及客戶於基隆、宜蘭、台中等地種植約3,000棵樹苗,綠覆地面積約3公頃,估計每年可吸附30公噸的碳排放量,並響應「台灣好空氣育福田」停燒稻稈公益行動計畫,認養花蓮100公頃福地,推廣以稻稈分解菌取代稻草焚燒,協助農友落實稻稈還田之永續循環,預估每年可減少約900公噸碳排放量。自2017年起,第一金連續6年推動「綠光傳愛」永續計畫,透過發行「綠色信用卡」綠活卡提撥千分之二消費金額,攜手客戶及供應商協助偏鄉小學及弱勢機構汰換節能LED燈具,迄今已協助7家社福機構、44所偏鄉學校安裝節能LED燈具共13,106套,愛心足跡橫跨全台,預估51家受惠單位年節省逾110萬度用電,減少約440萬元電費支出,減碳量超過600公噸二氧化碳。此外,為提高社會大眾之環保意識與觀念,於第一銀行萬華分行設置「綠色金融教育館」,並自行開發「氣候風險保衛戰」環教課程,讓社會大眾了解氣候變遷風險類型及銀行管理氣候風險的行動,迄今辦理96場引導2,400人學習綠色金融環保知識,亦走入校園邀請大專院校學子參與ESG海報及論文計畫提案比賽,鼓勵青年學子發揮創意,積極培育ESG校園種子。第一金積極邁向ESG永續願景的努力,持續在三大國際永續指數(DJSI、MSCI及FTSE)取得佳績,MSCI「全球標準指數」成分股ESG Ratings銀行業類別由AA級提升為AAA級,連續6年獲選納入富時社會責任指數FTSE成分股,更連續五年獲選納入DJSI世界指數成分股,且繼統籌成立公股金融事業ESG倡議平台後,更獲金管會選入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成員。展望未來,第一金將擴大推動ESG工程,深化永續治理文化,接軌國際永續規範與倡議,持續創新永續作為,引導投資人投入綠色產業,加速台灣產業邁向永續發展,提升「永續金融,第一品牌」之長期價值。
受經濟衰退擔憂衝擊需求的影響,美國原油價格周三跌至今年低點,汽油價格一個月來下滑12%,但對緩解民眾通膨壓力效果有限。原因在於今年冬季美國取暖費用估上漲雙位數百分比,其中取暖用油支出恐年增45%。
為了支持政府發展綠色能源,減少碳排放的政策,冠旭企業成功開發不用屋頂浪板的太陽能專利支架,可將太陽能板直接安裝在屋頂,不僅可節省屋頂浪板的費用,而且因為堅固耐用、模組散熱性優異、防水性佳,可同時解決因屋頂浪板導致太陽能板過熱而發生熱衰竭的問題,以及浪板屋頂漏水的困擾,將可協助更多廠房裝設太陽能發電系統。
美國家庭好不容易因汽油價格回跌喘一口氣,入冬後的暖氣帳單又將增加荷包負擔。尤其美國東北部首當其衝,今年冬天面臨嚴寒加劇、燃料油價格飆漲及燃料供給短缺的完美風暴。
近期汪小菲與大S因生活費爭議鬧得滿城風雨,雙方不斷隔空交戰,張蘭更是經常透過直播痛罵大S一家,而昨(2)日張蘭再度開直播時,提到大S家天價電費背後的原因,更加碼爆料S媽過去是「坐檯的!」對此,S媽也做出回應了。
租屋族除了每個月要固定繳房租,電費更是一筆可觀的支出。一名女網友抱怨,自己獨居2個月的電費高達上萬元,但暑假結束室友回來後,兩人使用的電費竟然只要1千多元,讓原PO覺得無法接受。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有網友猜測,八成又是冷氣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