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霸權地位的搜尋結果,共63筆
美國債務上限又到了水深進鼻的邊緣了,國會如果不在年中調高上限,將面臨違約風暴。美國債務上限危機周而復始,1917年以來,國會已上調債務上限108次,近20年來幾乎每兩年一輪。每次都是好了疤痕忘了疼,而且變本加厲舉債,鑄下更大筆、更快速的債務危機。從2009年歐巴馬執政至今,債務餘額每8年翻一番,目前近32兆美元。
近期中國外交系統先後有兩大重要發表,先是嚴厲批評美國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後則在俄烏惡戰周年之際,表達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政治立場。
在中美關係不睦之際,大陸外交部20日發布《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長篇報告,指責美國濫用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等霸權地位,粗暴干涉別國內政,大搞顛覆滲透,動輒發動戰爭,貽害國際社會。
據央視新聞報導,大陸官方今天(20日)發布《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指責美國濫用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等霸權地位,粗暴干涉別國內政,大搞顛覆滲透,動輒發動戰爭,貽害國際社會。
隨著美國聯準會升息步調放緩,強勢的美元開始往下探底,自去年9月高點起算,迄今跌幅高達9%,幾乎把先前將近20%的漲幅跌掉一半。看衰美元的聲音再度響起,認為美元霸權角色將遭其他主流貨幣或商品(如人民幣與黃金等)的挑戰,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的主導地位勢必弱化。
隨著美國聯準會升息步調放緩,強勢的美元開始往下探底,自去年9月高點起算,迄今跌幅高達9%,幾乎把先前將近20%的漲幅跌掉一半。看衰美元的聲音再度響起,認為美元霸權角色將遭其他主流貨幣或商品(如人民幣與黃金等)的挑戰,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的主導地位勢必弱化。
隨著許多國家相繼推動使用替代貨幣的計劃,美元在全球貿易和投資流動中的主導地位正面臨一系列新的威脅,來自世界各地的5個貨幣計劃,它們最終目標都是為了結束美元的霸權地位。
九合一選舉綠營慘敗,總統蔡英文辭去民進黨主席。在與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競選團隊餐敘時表示,她仍有很高的民意支持度,中央也有執政成績,這次選舉失利她歸咎於人民不想看到民進黨獨大。從台灣30多年民主化過程來看,多次選舉都出現過鐘擺效應。台灣過去威權體制下長期一黨獨大,也讓老一輩餘悸猶存。台灣民主化後經歷過兩次政黨輪替,兩大政黨都失去過政權,也都重新執政。所以蔡總統得出這樣的結論並不為過,但這樣的說法作為選舉的檢討不僅對民進黨內努力認真的從政黨員不公平,更沒有看到台灣當前民主倒退的政治危機。
冷戰結束後,美國外交政策一直失敗的原因是美國選擇「自由主義霸權」(liberal hegemony),而不採取較節制的整體策略,因為他們相信散播自由價值對於美國的安全極為重要,且不難做到。他們誇大國際危險,吹捧自由主義霸權可以帶來的好處,並隱瞞真實的成本。
為期兩天的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星期四(9月29日)落幕。美國總統拜登29日在會上公布了旨在深化與太平洋島國關係的首份《太平洋夥伴關係戰略》(Pacific Partnership Strategy),當中點名中國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施加壓力和經濟脅迫,有可能損害該地區乃至美國的和平、繁榮和安全。」
美中競爭、烏俄戰爭、核武擴散、氣候變遷,與糧食危機等詞彙,不斷地在國際新聞中出現,而這些令人憂慮的消息持續削弱人們對於自由國際秩序的信心,卻也成為國際關係學者持續追求解方的動力。最新一期《外交事務》雙月刊藉由出刊100年的機會,重申其對於促進外交政策議題辯論的雄心,也希望透過對歷史的理解來形塑對未來的想像。其中,兩位頂尖的國際關係學者Dani Rodrik與Stephen Walt的文章,試圖透過對美國外交以及強權政治的分析,探索未來美中互動模式及其對國際秩序的可能影響,值得一讀。
在疫情爆發前,國際貨幣基金(IMF)報告稱,中國大陸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經濟的引擎。美媒報導,拜登政府為了追求美國單邊霸權,正給大陸、西方、新興亞洲的經濟穩定帶來風險;專家也警告,美國透過各種手段維持全球霸主地位,不過這種做法可能將世界經濟推入停滯性通膨而導致經濟衰退,甚至引爆更嚴重的全球蕭條。
美國8日31日出手限制GPU雙巨頭超微(AMD)、輝達(NVIDIA)高階產品輸入中國,在市場投下震撼彈。但針對輝達公司開發H100人工智慧晶片、A100晶片的禁令1日出現轉折,即美國決定給予大廠一年緩衝期。輝達表示,美國已允許A100和H100晶片在香港完成訂單直至明年9月1日。
中國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17日在《環球時報》撰文指出,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近日在《華爾街日報》受訪,擔憂當今世界正處於一種「危險的失衡狀態」、「我們(美國)在部分由我們製造的問題上與俄羅斯和中國處於戰爭邊緣」,引起國際輿論關注。季辛吉是「均勢戰略」專家,一直認為世界穩定有賴於全球力量平衡,也有賴於能力和目標的平衡。而現在他認為美國的做法已經破壞了應有的平衡,因此世界處於危險的戰爭邊緣。
美國總統拜登9日簽署生效的《晶片和科學法案》總額高達2800億美元,其中提撥527億美元獎勵晶片業者在美國研發和製造,而只要接受補貼的企業,10年之內不得在大陸投資。對此,大陸專家表示,美國希望保持自身技術優勢,對晶片流通實施更多限制,拉攏他國阻止中國大陸獲得更先進的晶片產品和技術;同時,美國欲在「晶片霸權」下,利用晶片產業達到其目的,並進行「政治要挾」。
關心如今世界亂局的人們往往忽視了各國國內政治對國際政治的影響。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說過,「外交是內政的延伸,戰爭是政治的另一種延續」。要回答當前世界之亂亂在何處的問題,可以從最近美國內部的輿論點說起。
施東輝現任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他擁有20多年證券市場從業經歷,主要研究領域為市場微觀結構、公司治理、行為金融及金融市場發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