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青年返鄉的搜尋結果,共471筆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交通部觀光署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下稱縱管處)自2018年起以「縱谷原遊會」作為推廣花東縱谷部落旅遊產業的品牌,其中「餐桌上的部落旅行」系列推出6年以來,受到國內、外遊客的喜愛,2023年所主辦的第二屆「縱谷原遊會-品牌夥伴改造計畫」,延續去年辦理精神,持續挖掘並支持花東在地部落青年返鄉耕耘、用原鄉文化說部落故事。
雲林縣政府為助創業青年一臂之力,提供最高上限200萬元的創業補助金,18日在斗六市「撫錢51House」青年創業基地舉辦為期3天的成果展示活動,現場規畫「創業舞台區」、「創業診療站」、「創業剿心站」等6大主軸,邀創業青年設攤展示,呈現創業輔導亮眼成果,以最實際的行動支持青年在地發展。
基北北桃與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合辦的「青春還鄉・2023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今(4)日在板橋秀泰影城舉辦頒獎典禮。這次微電影競賽共收到 80 件投稿,33 部作品入圍,經決選有 12 部影片獲獎,最後評選「高山遊民」所拍攝製作關於新北貢寮馬崗漁村的作品《海角接力賽》榮獲首獎。
屏東縣政府近年打造大店長系列課程成為公部門辦學典範,今年度睽違5年再次辦理第2期高階策略班,在長達4個月密集訓練後,31日辦理結訓典禮,19名在地企業學員也以課程所學擬定一份「2024屏東縣企業策略建議書」,期待在地產業菁英攜手改變屏東企業經營策略。
金門以往因產業結構單薄、謀職不易,導致年輕人口外流,但近年來愈來愈多青年願意「洄游」返鄉,縣府透過資源整合、創業補助與福利津貼等政策,讓青年們願意留下來,此外,有不少「台漂」青年選擇返鄉創業,讓金門產業注入更多青春活力。
地方面臨的問題包羅萬象,從教育、高齡化、產業沒落、文化傳承等不同層面,每個社區都有極待改善的狀況,近年來,青年返鄉、地方創生等風潮,也為社區帶來更多發展的可能。為鼓勵眾人集結力量、共同為打造美好家園付出心力,信義房屋發起「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給予有心投入社造的人支持力量,更攜手社企流共同舉辦「返鄉青年藝術行動超展開,重塑地方魅力」講座活動,透過社區一家歷屆得主的分享,號召更多人投入社區營造、協助放大在地行動影響力。
為鼓勵充滿創意熱情的農村青年提出創新好點子,苗栗縣政府第2年持續與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共同主辦「苗栗地區農村青年創新好點子行動獎勵計畫」,苗栗縣長鍾東錦12日頒獎表揚獲獎的6位農村青年,肯定青年投入農村創意,為農村開創新價值,打造苗栗農村「青亮點」。
嘉義縣政府非常重視年輕世代的聲音及青年人才的培力,更鼓勵青年關注公共議題,培養價值思辨及公民行動力,藉以提升青年公民素養,促進青年公共參與。由嘉義縣政府主辦、南華大學承辦的「青年好young─2023嘉義縣青年領袖營」於8月15日在仁義湖岸大酒店登場,聚集來自嘉義縣市和其他縣市共32所大學,50位青年學子參加。嘉義縣政府勞工暨青年發展處副處長林俊傑、科長黃宣毓蒞臨開幕式勉勵與會學員。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與臺中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彰投苗四縣市政府推動原民青年創業單位及中部九所國立大學創業育成中心,以及地方青年培力產業發展相關單位,將於8月10日舉行『中區原青創業生態圈』「原青創夢啟動記者會暨原青創業與青年培力交流論壇」、8月11日至12日舉行「2023 原青創夢營隊」,共同推動地方原民青年創業,建立地方原民青年創業支持系統,並透過四縣市與九大學的資源,協助原住民青年創業,期待此次遭受風災的部落能迅速恢復。
苗栗縣大湖鄉是國內栽種高接梨的重鎮,全鄉栽種面積高達280公頃,從豐水梨、幸水梨、甘露梨到新興梨,品項繁多優良,目前是大湖尊梨的盛產期,大湖鄉公所28日預告尊梨季即將開鑼,將在父親節前夕8月5日舉辦大湖尊梨季,縣長鍾東錦歡迎各地遊客來大湖品嘗好吃的水梨,更期望苗栗青年回鄉加入種梨行列。
苗栗縣大湖鄉是國內栽種高接梨的重鎮,全鄉栽種面積高達280公頃,從豐水梨、幸水梨、甘露梨、到新興梨,品項繁多優良,目前又到了大湖尊梨的盛產期,大湖鄉公所28日預告尊梨季即將開鑼,將在父親節前夕的8月5日舉辦大湖尊梨季活動,苗栗縣長鍾東錦歡迎各地遊客多來大湖品嚐好吃的水梨,更期望苗栗青年多回鄉加入種梨行列,讓大湖品質優良的高接梨能夠持續生產下去。
苗栗縣府20日在公館鄉五穀文化村辦理「菁聚栗.青年世代對話」交流活動,縣長鍾東錦與第4屆青年委員齊聚一堂座談縣政議題,透過對話交流機制,彙整有關建言擬定具體可行方案,讓縣府施政更接地氣,攜手共創願景。
台東縣境內各部落陸續展開豐年祭典,全台人數最多的台東市阿美族馬當部落也在今舉辦豐年祭,但返鄉參與的青年卻不如往年,部落耆老盼青年看見部落首次在自己的聚會所舉行豐年祭,扭轉過去「曬太陽很辛苦」的印象。
由屏縣府勞青處扶植的青年市集品牌「好屏友集市」,在暑假期間將以「Fun風童趣派對x夏趴集市」模式登場,15、16日先在潮州日式建築文化園區舉辦,22、23日移師至屏東數位青創中心,屆時有20組青年微型創業攤商及5組已成熟的在地知名青年品牌,以大手拉小手的方式支持青年返鄉創業築夢。
苗栗縣政府推動青年創新創業輔導及培植創就業知能等青年相關事務,今年延續去年「巷弄菁潮流 苗青創業家」青年創新店家選拔活動熱潮,7月12日苗栗縣長鍾東錦宣告第二屆選拔活動正式展開,報名期間即日至8月12日,邀請苗栗的青年店家們踴躍報名參加。
位在彰化縣員林市南昌路巷弄內的「美保咖哩」,外型充滿日治昭和時期味道,濃濃的復古風情,搭配店內招牌的咖哩飯,吸引許多饕客,10日彰化縣長王惠美也聞香而來,她說老闆張閔皓曾在花蓮當學徒,學成後返鄉透過計畫獲彰化青年創業補助30萬元,因此特別來鼓勵他,希望有更多年輕人能勇於追夢。
新北市文化局為開拓青年國際視野,2021年開展多元文化培育計畫,培育15至35歲青年成為「新北文化大使」,市府今年與美國慧智文教基金會合作,派出30餘位文化大使接待來自美國舊金山的96位華裔青年志工,走訪新北藝文場館,認識新北。
新北市三芝區樂天農村再生社區賴芝瑩,以自身於藝術策展、電商行銷及社區營造等領域專長,返鄉與新北市農業局合作推動農村再生,和在地小農、藝術家共同策畫「三芝北新庄仔-農藝小旅行」,邀請民眾重新認識三芝美好土地上的故事。
屏東霧台鄉阿禮、神山及大武等部落,2020年劃設成為全國第1個原住民地區的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透過發展觀光條例作為法制化基礎,導入總量管制,以生態旅遊作主軸,吸引全台遊客慕名而來,短短3年滾出超過1億8000萬元商機,更有不少原鄉部落也躍躍欲試。
中國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官方除了想方設法創造就業機會,近期也研議推動「鄉村就業」,包括原有的「三支一扶」,讓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扶貧、支農、支醫和支教工作;廣東則發布「三鄉行動」方案,將動員30萬青年「下鄉興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