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非主管的搜尋結果,共105筆
某知名科技大廠一名男主管,遭2女下屬指控,2度在聚餐時對他們講述酒店消費經驗,如酒店妹下體塞冰塊等性別歧視言行,還曾在會議室拿女求職者履歷公開評論外貌等,2女擔憂到職前恐也遭類似對待,感到十分不舒服,都因而身心崩潰接受精神治療,憤而對主管提告,新竹地院日前判該主管賠償2人各15萬元。
大陸一名網友近日收到薪水後,竟被主管指責沒禮貌,說員工拿到薪資應說聲謝謝,讓他瞬間傻眼,表示這是自己努力換來的,豈料又被嗆「上班不是你應該做的事嗎」,該網友也並非好惹的角色,於是當場表演情緒失控,把主管嚇得不敢多說。
證交所公布2022年度全產業上市櫃公司非主管級員工福利與薪資數據,宏碁資訊(6811)於數位雲端上櫃公司中,員工福利及平均薪資皆排名第一,顯示宏碁資訊著重長期發展數位雲端人才的培育。
搶購潮效應,6月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衝到近400億元、年增6成,創去年4月以來的14個月新高,但新制上路與利空雜音多,壽險業對下半年投資型保單銷售動能看法不樂觀,預估今年可能較去年衰退,恐低於3,400億元。
為加速光電裝置,內政部將於7月14日公告實施《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修正案(以下簡稱《新非都》),大幅鬆綁綠能土地使用規範,納入更多土地成為「綠能發展區」,總計達1萬8155公頃,且綠能專區將以「快速通關」的方式進行審查。此舉引發學者對國土規畫失衡及審議流程過於寬鬆、專區浮濫等問題的高度憂心。
金控去年獲利「腰斬」,剩銀行單引擎衝刺,14家金控員工年薪以銀行為主與泛公股金控表現最優。據證交所6月底最新公布去年上市公司「非主管職員工」薪資統計,14家上市金控去年以中信金員工平均年薪149.6萬元居冠,第二、三名是兆豐金、合庫金,去年僅三家金控非主管的員工平均年薪超過140萬元。
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布去年國內上市公司非主管職的全時員工平均薪資統計,其中平均薪資全台第一的是聯發科486.7萬元,月薪約40.5萬元,第二名是瑞鼎486.6萬元、第三是長榮457.5萬元,而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只排名第七,平均薪資316.7萬元。
台灣薪資普遍低下,科技業優渥薪資,讓不少上班族紛紛搶入,證交所最新公布111年度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薪資資訊,其中聯發科以平均年薪486.7萬元位居第一,台積電則為316.7萬元,排名第7名。
證交所及櫃買中心3日公布本國上市櫃公司去(111)年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薪資資訊,員工「中位數」薪資方面,台股股王、遠端伺服器大廠信驊,低調以422萬元,稱霸上市櫃,打敗上市公司中位數第一名、去年員工年終獎金被錢砸醒的長榮421.3萬元。
證交所今(3)日公布本國上市公司去(111)年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薪資資訊,在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薪資「中位數」方面,由長榮(2603)以421.3萬奪冠,打敗第二名的IC設計股龍頭聯發科(2454)中位數374.7萬元。 依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布,111年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薪資「中位數」前10名依序為長榮、聯發科,以及瑞鼎、矽創、聯詠、瑞昱、陽明、晶豪科、台積電及致新等,各為371.9萬元、327萬元、322.2萬元、306.9萬元、258.5萬元、244.3萬元、243.5萬元、230.6萬元。
櫃買中心表示,112年7月3日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司治理專區」項下「企業社會責任相關資訊/員工福利及薪酬統計相關資訊/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薪資資訊」,彙總揭示本國上櫃公司申報之111年度「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薪資資訊」,包括非經理人之全時員工人數、薪資總額、薪資平均數及薪資中位數,暨公司經營績效與員工薪酬之關聯性與合理性說明。
中鋼昨(1日)宣布招募243名新進人員,簡章中曝光2020年非主管職務平均薪資為119萬5000元,去年非主管平均薪資為236萬,薪資中位數222.6萬也比台積電的185.1萬還要高,引起熱議。
有些人工作表現亮眼,就容易得意,反而會成為主管的眼中釘,若遇到裁員潮恐會成為首要目標,反觀有的人則是情商高,表現出色且與人相處融洽,被裁員的機率就比較低。《搜狐網》近日分享3個不僅討主管歡心,而且還受到同事信任的生肖,在職場上不容易被淘汰。
大陸教育部網站29日發布十三部門印發《關於規範面向中小學生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意見》,准許中小學生「非學科類」培訓日常營運,內容應符合培訓對象的身心特點和教育規律,不得開設學科類培訓相關內容。培訓時間不得和當地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衝突,線下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線上不得晚於21:00。非學科類培訓機構要堅持公益屬性,實行明碼標價和資訊公開。
吳彥宏2017年接掌是方電訊董事長,先後推動是方電訊掛牌興櫃、上櫃,並興建一座全新IDC中心。吳彥宏到任是方電訊之前,2016年是方EPS為5.29元,今年將突破11元,相當於六年內獲利翻倍成長。
等台積電1奈米廠蓋好後,整家公司用電量可能破全國15%,雖然有承諾2030年四分之一用電要採購綠電,不過有再生能源業者表示,政府在離岸風電第三階段招商中,要求國產化比例太高,加上通膨成本大漲,會逼使業者未來調高綠電售價,這將影響綠電媒合與供應。
曾任ETtoday東森新聞雲的黃姓記者去年7月遭黃姓主管在工作群組質疑,新聞有涉及抄襲,黃女不滿提告主管加重誹謗罪,不過,新北地檢署認為,黃姓記者曾在對話紀錄稱「抱歉沒有額外確認」、「那部分我沒有問到」等語,且受訪者也曾向公司投訴,因此認為黃姓主管發言屬合理,諭知不起訴處分。
行政院核列明年度國防部主管歲出預算4151億元,若加計特別採購預算以及非營業特種基金,整體國防預算共計5863億元,占GDP比率約2.4%。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表示,比照其他受戰爭威脅民主國家的防衛預算,台灣應該以GDP的3%為基準,若無法達此標準,底線也要有4800億元規模。
勞動部統計2022上半年製造業的職缺數增加至106,725個,為2011年以來的新高。製造業人才供需失衡是困境也是現況,唯有人才開源方能解決供需失衡,但人才培育或從國外引進專業人才都需要時間醞釀才能看見成效。因此,以尋找短解的角度來看,擁抱員工多元性將是增加人才來源的可行辦法之一。
公股銀行近幾年面臨戰後嬰兒潮、較為年長行員逐漸退休、年輕行員離職率偏高的情形,因此公股銀行積極祭出多項政策,希望留住更多年輕行員,讓行員的經驗得以持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