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非典型就業的搜尋結果,共62筆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今(29日)出席勞工團體舉辦的總統候選人「工」辦政見發表會,在答覆媒體提問時,針對「非典型就業」表示,未來智慧、永續的時代已經來臨了,若當選將擬定一部因應新時代需求的勞動法令,既保障勞動權益,又可以提供勞工的彈性,協助企業發展。粉專「政客爽」挖出賴回答交通問題時就扯民主,這次又說「缺工是因為在民主社會,多元的就業機會出現」,網友直呼「一本正經地答非所問」。
主計總處23日公布「112年人力運用調查」指出,我國非典型就業人數,今年升至80.6萬人,為四年來首度升破80萬,主因疫後復甦帶動服務業的部分工時人力需求。調查也顯示,曾遇有工作機會卻未就業的這個失業族群裡,高達六成是因為「待遇不符期望」,這一比率也創四年來最高。
經濟學家克勞迪婭.戈爾丁(Claudia Goldin)長期關注美國婦女的就業與薪資問題,這個研究讓她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然而婦女低薪非僅是美國的問題,也是各國難題,何以在觀念開放、教育普及的今天,女性薪資依舊低於男性?
勞動部長許銘春30日參訪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產業新尖兵」計畫訓練單位健行科技大學「大數據資料分析及AI實戰班」,除了解AI技術在職場上的應用情形外,並與參訓學員面對面座談,青年學員踴躍提出對未來職場可能面臨的疑問與擔憂,阿春部長也逐一詳細解答,分享了她的觀點,為學員解答疑惑,這場交流也讓青年對未來職涯充滿信心。
為鼓勵初次尋職青年及非典型就業青年積極求職並穩定工作,勞動部今年7月起推動「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15歲至29歲青年未在學且連續90天以上未就業,在求職過程中可領取尋職津貼,穩定就業後還可以領取就業獎勵金,最高可領到4萬5,000元。
自中國大陸發布青年失業率(16~24歲)升破20%之後,引起廣泛的討論,事實上不只大陸,台灣、美國、法國等歐元區國家也都有這個問題。比較讓人擔心的是,大家只知道青年失業率升高的壞處,卻不曉得其降低也未必是好事,極可能只是把問題轉成另一個形式,隱藏在另一個角落而已,其麻煩說不定還更大。
第53屆全國技能競賽即將登場,由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培訓的的銲接職類選手陳柏杙,目前如火如荼進行練習中,為的就是奪得金牌,他指出,當時因不甘於平凡的校園生活,便主動向學校提出接受技能賽培訓的意願,經學校推薦成為高分署銲接職類培訓選手,期盼能在全國賽中創下新的里程碑。
為持續協助青年就業,勞動部動「投資青年就業方案第二期」方案,並編列18億元新增重點措施「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針對15歲至29歲未在學且未就業連續達90日以上的初次尋職或從事非典型工作青年,提供尋職期間的就業協助,以及尋職津貼與就業獎勵金,合計最高發給4.5萬元,鼓勵青年積極尋職與穩定就業。
台灣2030年勞動市場將面臨40萬人力缺口,國發會形容政策如「扭毛巾擠水」,多管齊下要讓更多人力投入,透過誘因吸引二度就業婦女、中高齡者投入勞動市場;不過,學者認為,台灣勞動參與率長期介於58%、59%之間,坦言7年後要達到60.3%是相當艱鉅的挑戰。
旅宿業缺工怎解?學者表示,業者偏向找有經驗、效率高的勞工,另也期待引進外籍移工,但其實中高齡或二度就業的婦女也是解方;雇主及政府應思考改變工作模式及自動化等,解決人力困境。
總統蔡英文上任以來,勞動部連續7年調漲基本工資,月薪由上任前的2萬8元,調升至今年的2萬6400元,時薪由120元調升到至176元,勞動部表示,今年也將依法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議」,檢討基本工資,希望可以透過勞、資、學、政四方委員代表的共同討論,參酌CPI與GDP等數據,以及整體社會經濟情勢,共同朝合宜調升的方向來努力。
行政院會4日通過勞動部「投資青年就業方案」第二期規畫,關注青年失業、低薪、職涯發展、供需失調與非典型工作等議題,預計在2023年至2026年擴大投入160億。在野立委批評,選前大撒幣,如同裝上葉克膜,企圖想用政策買票拉攏流失的年輕選票。
新北市勞工局4日在真理大學舉辦5月第2場校園就業博覽會,同時也是首次與真理大學攜手舉辦,吸引30家廠商提供1856個工作機會,有165人次投遞履歷、擬錄用70人次,初媒合率約42%,但相較於明志科大3日的校園就博會吸引高達817人次投遞履歷,真理場次僅約20%,對此,勞工局強調未來會加強宣傳。
勞動部正面迎戰低薪問題,規劃4年提升大專畢業後1年的平均薪資,從3.9萬元增至4.2萬元。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蔡孟良4日表示,主要手段就是將青年從薪資較低的行業導入重點產業,以及協助每年約2萬個想從非典型就業(打工族、派遣、外送員)勞工找到想要的全時或正職工作。
行政院會4日通過「投資青年就業方案第二期(2023-2026年)」,規劃投入160億元,集結11部會之力來解決80萬名青年的就業問題,不僅規劃4年導入3.8萬青年大軍進入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領域,也將鎖定資通訊、AI、半導體三大領域來調整大專院校重點科系、預計4年擴大1.29萬個招生名額,希望一舉解決「缺才、缺工、青年低薪」三大問題。
新北市勞工局今(4)日在真理大學舉辦5月第2場校園就業博覽會,吸引30家廠商參與,提供1856個工作機會,共有281人次參與活動,其中165人次投遞履歷,廠商擬錄用70人次,初媒合率約42%,但相較於昨日在明志科大的校園就博會共吸引高達817人次投遞履歷,真理場次僅約五分之一,勞工局強調未來舉辦時會加強宣傳。
勞動部於2019年至2022年期間推動第1期「投資青年就業方案」,共協助75萬名青年就業,去年15-29歲青年失業率降至8.38%,但青年失業率高於整體2倍。勞動部表示,行政院會今(4)日通過第2期(2023-2026年)規畫,本期將聚焦在增人才、促就業、爭好薪等5核心面向,預計協助80萬名青年就業。
為協助青年就業,勞動部繼2019年推出「投資青年就業方案」4年期方案,共協助75萬民青年就業,行政院會4日通過勞動部第二期規畫,將統合11個部會資源,提出5大目標、12項策略、48項措施,同時擴大預算規模和協助就業人數,預計在2023年至2026年間投入160億元,協助80萬名青年就業。
「缺工問題近期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而台灣不少行業更是事求人,但還是找不到人,因此機器人能否取代部分人力工作也成為產業關注焦點。不過以目前來看,要完全取代難度太高,如果透過數位化,搭配部分的專業型機器人,才有機會取代部分工作,但也是要看不同產業而定。」一位製造業主管告訴CTWANT記者。
新北議員金瑞龍近日接獲身障人士陳情,表示找工作常四處碰壁,希望可以協助安排就業,或培養一技之長,以便自食其力、融入社會。金瑞龍除指出會盡力協助,也強調障友交通問題急需解決,因此他成功爭取在多路段增設身障機車格位,未來也會持續爭取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