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非戰鬥人員的搜尋結果,共20筆
以色列軍隊今天在加薩南部大城甘尤尼斯(Khan Yunis)與哈瑪斯武裝分子作戰,這是哈瑪斯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攻擊以來最激烈的戰鬥之一,無家可歸平民被迫再次逃難。
以色列高階官員今天坦言,就數字上來看,加薩走廊每1個哈瑪斯戰士陣亡就有約兩名平民喪命。這些官員表示,以軍正部署高科技地圖軟體,試圖降低非戰鬥人員死亡數據。
美國今天宣布將首度提供具爭議性的集束彈藥給正在反攻俄羅斯軍隊的烏克蘭,多個人道組織隨即譴責這項計畫,因為這種武器留下的未爆彈會構成長期危險、造成無差別傷害。
隨著烏克蘭戰爭進入第7個月,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今天簽署一項法令,將俄國武裝部隊的規模從190萬人擴增到204萬人。
巴勒斯坦當局的衛生部今晨表示,以色列軍方昨夜在約旦河西岸(West Bank)那不魯斯市(Nablus)發動突襲,造成兩名巴勒斯坦人死亡、6人受傷,其中兩人傷勢嚴重。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今天情緒激動,痛批俄羅斯總統蒲亭在烏克蘭的「惡質」行徑,質疑任何有道德的人要如何為俄軍轟炸醫院和草率處決無辜百姓的行為辯護。
烏克蘭副總理韋列舒克說,已於今天敲定10條人道走廊,供民眾從被圍困城市撤出。另外,英國情資顯示,俄軍作戰仍聚焦在頓巴斯地區和馬立波等地,且持續攻擊非戰鬥人員。
美國總統拜登周四力促烏克蘭境內的美國公民立即離境,並警告當地情勢可能迅速失控。
「時事通信社」報導,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18日表示,岸田文雄內閣打算修改《自衛隊法》,讓該國進行海外非戰鬥人員撤離行動(NEO)時,能允許以自衛隊所屬運輸機僅搭救非日本籍人士離開。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18日報導,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承認,美軍主要任務是確保卡賽國際機場(Hamid Karzai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安全,無力於喀布爾開設「安全通道」,讓美國人和有資格的阿富汗人順利通過城市進入機場。
美國國務院證實,作為撤離行動的一環,其部署於阿富汗的7架CH-46E「海騎士」(Sea Knight)運輸直升機,已被美國政府人員自行摧毀,並遺棄在阿富汗,不會帶回美國。且新聞網站「The Drive」指出,被遺棄在阿富汗的其中1架CH-46E,當年可能也曾參與過美國1975年緊急自越南西貢(現胡志明市)撤離人員的「常風行動」(Operation Frequent Wind)。
面對中共對臺灣嚴詞恫嚇台灣,警告「獨立即戰爭」,日前更派出15架戰機擾台。華府智庫蘭德公司研究員霍農5日分析,大陸的武力恫嚇凸顯其軍事挑戰仍會持續,並成為拜登政府的優先議題。拜登應加強與日本的戰略交往,甚至共同備戰以回應北京的軍事威脅。
我的父母來自於大陸,在台灣生活了六十多年,最後終老於台灣;重閱父母日記,看那熟悉的筆跡,不禁悲從中來,益加懷念父母,並慶幸自己能生長在台灣,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與歷經戰火洗禮,離鄉背井的父母一代相比,我們這一代實在是太幸運了。
美陸軍剛結束了士兵高科技眼鏡的測試,這種眼鏡會投影重要的戰術資訊,包括地圖、敵我相對位置,甚至也能有武器瞄準點,與許多科幻電影很類似。
共軍機關報《解放軍報》日前披露軍委文件,強調將大膽起用個性鮮明、堅持原則、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軍官,還要建立「容錯免責」機制,幫敢於任事的軍官,解決後顧之憂。這代表在經歷內部整風、反腐後,共軍將注意力正轉向激發軍隊戰鬥力。
據《紐約時報》中文網17日報導,就在美韓兩個盟國開始進行海上聯合演習,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加劇之際,美國軍方16日稱,他們將演練在出現戰爭或其他緊急情況時,將美國非戰鬥人員撤離南韓的行動。此舉引發部分南韓人不安,認為這是一個徵兆,表明美國也許正準備對北韓採取軍事行動。
8日不少陸媒大幅報導解放軍海軍將大幅擴編,其中海軍陸戰隊是重中之重。海軍擴編是大勢所趨,但未確認具體擴編幅度。專家表示,除了海軍陸戰隊,近年乃至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海軍新型艦艇大量服役,這也是對編制員額提出新需求。9日,大陸央視播出殲-20量產型已進入解放軍空軍服役。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今天說,民主黨對手希拉蕊.柯林頓對敘利亞的計畫恐「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因為美方可能與擁核的俄羅斯軍隊發生衝突。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在接受路透社(Reuters)的獨家訪談時表示,他的競爭對手、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會把敘利亞內戰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因為她很有可能會和擁有核武的俄羅斯軍隊產生衝突。
據南韓媒體今天一則消息證實,駐韓美軍正對首爾和首都週邊地區的美軍軍屬和外交官、軍務人員等,在北韓一旦突發進攻時,進行的應對撤離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