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非法融資的搜尋結果,共44

  • 美國財政部宣布「去中心化交易所」為國家威脅

    美國財政部宣布「去中心化交易所」為國家威脅

    美國財政部本週四(7)表示,不斷增長的去中心化加密貨幣市場(DeFi)威脅著美國國家安全,需要更嚴格的監管和打擊洗錢。該報告對所謂的DeFi市場風險進行了評估,為美國聯邦政府擬定更嚴格的法規和懲罰行動打下了基礎。但是報告並未提及要如何監管DeFi,幣圈人都知道,沒有固定伺服器的DeFi或者其他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要如何抄掉可能會是一個大問題。

  • 人行金融工作報告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滿足差異化融資需求

    人行金融工作報告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滿足差異化融資需求

    中國人民銀行官網30日公告人行行長易綱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上作國務院關於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介紹2022年金融工作進展成效,並提出下一步工作考慮,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並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之外,也明確表示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增加長期資本供給,滿足不同類型、不同生命週期企業的多元化、差異化融資需求。

  • 中國最高法院修法 虛擬貨幣交易列入非法集資罪

    中國最高法院修法 虛擬貨幣交易列入非法集資罪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發佈《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對原司法解釋中有關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領導傳銷活動罪的定罪處罰標準進行修改,同時將虛擬幣交易認定合於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 《國際金融》防範洗錢 歐盟收緊加密貨幣交易規定

    根據歐盟機關周二的提案,為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資產進行交易的公司,以後必須提供發送人和收受人的詳細資訊,以協助監管機關打擊非法的洗錢交易。

  • 整頓虛擬貨幣 三協會再出大招

    整頓虛擬貨幣 三協會再出大招

     在大陸銀行業協會等三協會聯手「封殺」下,虛擬貨幣展開新一輪暴跌,近期亞盤比特幣一度大跌近12%,每枚跌破40000美元,乙太幣、萊特幣及狗狗幣等亦紛紛暴跌。三協會出大招,宣告大陸針對幣圈展開新一輪整頓。

  • 拜登富人稅太殺 比特幣崩1成 加密貨幣市值1天蒸發7兆

    拜登富人稅太殺 比特幣崩1成 加密貨幣市值1天蒸發7兆

    美國總統拜登擬提出一項對美國富人加稅的計畫,以應付兒童照護、普及學前教育和勞工帶薪假等重大投資案籌措約1兆美元資金,將創聯邦政府對投資稅收益稅有史以來最大調升,導致道瓊指數周四終場下跌321點,這股恐慌燒向加密貨幣,比特幣摜破5萬美元關卡,加密貨幣市場24小時內蒸發2600億美元(約7.3兆新台幣)。

  • 華融美元債崩跌 陷破產危機

    華融美元債崩跌 陷破產危機

     大陸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國華融,3月底未如期發布2020年財報後,遭港交所停牌,市場對其正在進行債務重組、甚至面臨破產的說法也不脛而走,引發投資人憂慮。而華融重組影響層面甚廣,波及對沖中國美元債違約風險的中國5年期信用違約互換(CDS)日前創下2020年10月以來最高。

  • 涉永豐金弊案  永豐創辦人何壽川 一審判8年半

    涉永豐金弊案 永豐創辦人何壽川 一審判8年半

    永豐集團創辦人何壽川被控指示旗下公司及銀行挪用資金、違法放貸三寶集團等案,遭檢方具體求刑12年。台北地院歷經3年審理,今(20日)依證交法加重特別背信罪,判何8年6月徒刑,可上訴。

  • 100情婦100套房 陸華融公司董事長賴小民被控受賄77億

    100情婦100套房 陸華融公司董事長賴小民被控受賄77億

    號稱打破已宣判大陸官員貪汙記錄的前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賴小民,今天在天津法院進行一審,他被控索取、非法收受財物共計人民幣17.88億元(約合台幣77億元)。這位號稱「3個100」(100套房、100情婦、100關係人)的官員家藏2億多人民幣(約合台幣9億元),但他坦承:「不敢花」。

  • 陸港觀盤-港匯持續偏強 港股仍可震盪向上

     美國聯準會多位官員發表談話,其中部分官員指出,由於缺乏新訂單,企業5月重啟應付完手頭訂單後,生意便無以為繼,經濟增長動力已經減弱。而給予美國民眾的失業資助計畫亦即將結束,假如計畫不能延長,將可能會導致消費開支減少以及失業率上升的惡性循環。

  • 新冠疫情 銀行緊盯洗錢風險

     金融資安是金管會六大新興工作之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生的新現象,恐讓此議題更為棘手。全球金融調研機構Aite Group指出,全球銀行業遭受疫情的打擊相當嚴重,不僅因為病毒衝擊營運,銀行自身內部的成本和經營壓力大增,還有更多有心人士利用危機對金融業施出魔爪,諸如駭客利用對病毒的恐懼和威脅以進行洗錢,誘使弱勢群體參與欺詐性計劃。

  • 人行上海分行發文 嚴控非法助貸平台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上海分行近日對在滬銀行下發公文,劍指已爆出問題的「租金貸」、「醫美貸」、「校園貸」和「培訓貸」等,要求銀行審慎選擇業務發展模式,嚴控資金流向各類助貸平台,並防範非法個人和機構套取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再進行高利轉貸。

  • 林士清》貿易戰 華人科技圈處境艱難

    美中貿易戰升級至科技冷戰,之前丹華資本創始人張首晟博士突然辭世,讓高階華人科技圈在美國的處境日漸艱難。事實上,丹華資本一度成為業界看好的資產風險投資公司,突然陷入區塊鏈投資陷阱及公司內部營運危機,外部又面臨美國國家安全因智慧財產產權盜竊的一系列調查。科技冷戰的氣氛蔓延下,美國調查處理的力度越來越大,針對參加了千人計畫的華裔專家學者的調查,讓丹華資本的營運出現前所未有的政治壓力,迄今伴隨張首晟博士的辭世而留遺憾,徒留美中科技冷戰中犧牲下的疑團。

  • 全球監管嚴苛 ICO或走到盡頭

    全球監管嚴苛 ICO或走到盡頭

     據ICO(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追蹤網站ICOdata.io數據,10月全球ICO融資額0.54億美元,較9月的1.63億美元下降66.87%,相較於1月的15.22億美元更是下降了96.45%。這個數據顯示,在全球各地加強監管之下,ICO模式是否走到盡頭?

  • 《大陸社會》陸法院提醒:虛擬貨幣投資交易不受法律保護

    隨著虛擬貨幣的流行,與之相關的糾紛頻頻出現。近日,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宗因投資買賣虛擬貨幣引發的糾紛。法院提醒,虛擬貨幣的投資交易不受法律保護,投資者要保持清醒理性。

  • 證監會劉青松:可考慮優秀證券公司適度加槓桿

    據大陸財聯報導,證監會研究中心正局級研究員劉青松在2018國際貨幣論壇上表示,金融去槓桿要服務實體經濟健康發展需要,認為可以考慮針對優秀證券公司,適度增加槓桿,並透過貫徹資管新規,消除監管套利;加強融資業務監測、監控,嚴打地下非法配資等方式,同時進行審慎的居民加槓桿。

  • 區塊鏈瘋狂 監管成難題

     區塊鏈是以區塊結構存儲數據、多方維護、使用密碼學技術保證傳輸,與訪問實現數據存儲之技術體系,例如比特幣的運算邏輯背後,就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記錄技術。若以狹義定義來看,區塊鏈可結合具體的產品談時,可運用區塊連接而成的數據存儲方式。區塊鏈硬體主要由比特幣挖礦機的製造、販售廠商,以及區塊鏈路由器提供商構成。礦機專為區塊鏈挖礦提供算力,區塊鏈路由器則以利用用戶閒置帶寬進行挖礦服務。中國大陸區塊鏈項目成立數量在2016年達到頂峰,區塊鏈類別的新創企業主要集中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區塊鏈能否成為這些大城市產業升級的驅動力,必須從融資的流量和存量來分析。

  • 比特幣不死鳥 價格回彈近9成

     大陸政府9月連番出招打擊虛擬貨幣交易及首次代幣發行﹙ICO﹚後,一度令比特幣股價急挫。不過,事隔1個多月,比特幣再次展現頑強戰鬥力。據OKCoin報價顯示,10日比特幣價格盤中最高達3萬1500元(人民幣,下同),而在9月15日,比特幣價格盤中最低跌至1萬6661元,也就是說在短短不1個月時間內,比特幣價格已經回彈近90%。

  • 聯合監管出台 資本外流可控

     近期人民幣匯率連續上漲,總體走勢穩中趨強,加之大陸的外匯儲備規模從2月一路增長至今,一切都證明當前資本外流處在完全可控狀態。今年1月25日,大陸銀監會發布《關於規範銀行業服務企業走出去加強風險防控的指導意見》,該意見的亮點在於建立企業境外投資合作黑名單制度和加強反洗錢管理。去年大陸就曾大規模打擊洗錢式資金轉移,而今年此方面的監管顯然得到了延續。

  • 陸反洗錢跨境監控 人行說民眾免驚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簡稱人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反洗錢跨境資金監控不會增加居民和企業對跨境資金的申報要求,不影響居民和企業正常、合法的跨境資金運用。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