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非美的搜尋結果,共1,090筆
美國參議院通過台美避免雙重課稅相關法案,對於赴美投資的台商而言,有助減輕過往被雙重課稅的壓力,該協議目前還未生效,建議台商要檢視4大要點,一旦生效後就可無縫接軌地享受法案所帶來的好處。
台美積極推動反雙重課稅相關法案,除了高科技產業可望成為主要受惠族群,會計師表示,金融業放款利息收入也有機會降低稅負,從現行30%降至10%。
日前,蔡英文總統訪問中華民國在非洲唯一邦交國史瓦帝尼。台灣國內關注大選議題,很少人顧及此事。巧合的是,在「全球南方」崛起與「全球北方」大國角力之際,非洲卻在此同時變成國際矚目的重心;其中美、日與中國大陸三國,近期都在「想進入非常不一樣的非洲」,姑且戲稱為「想入非非」,博君一粲。
根據美國勞工部公布,截至9月2日當周,各州初次請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意外降至21.6萬人,為今年2月以來最低,顯示即使美國聯準會(Fed)積極收緊貨幣政策,美國經濟依舊強勁,美元近期走勢偏多。
桃園一名女子今在臉書社團指控,51歲的母親和27歲的先生開房間,誇張情節引發網友討論,不少人猜測女子的母親是保養得宜、多金的美魔女,女子的妹妹現身表示,母親並非美魔女,沒有網友想得那麼漂亮,不僅沒顏值也沒錢,直呼「我也很納悶姊夫怎麼吃得下去」。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徐培喜此前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數位和網路問題擁有政治、經濟、外交、軍事、技術等多重含義,占據科技創新、對外貿易、對外宣傳制高點,涉及多樣的官方和非官方利益主體,近些年演變成為極其重要並且廣受關注的議題。然而,網路空間逐漸衍生出一種危險趨勢,從川普到拜登政府,作為互聯網發源地的美國,越來越頻繁地使用國家安全和意識形態因素作為藉口,在全球拉開數位鐵幕,在網路和網際空間重新畫分敵我陣營。
金磚國家峰會24日閉幕,本次峰會有兩件最值得注目的發展值得後續注意。
金磚國家峰會24日閉幕,本次峰會有兩件最值得注目的發展,值得我們後續注意。
全球約有9成的稀土在大陸提煉,這也引發美國的擔憂和恐懼,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日前受訪時表示,大陸對稀土的掌控令美國供應鏈變得脆弱。
《奧本海默》是部非常精彩的電影,也讓更多人認識了奧本海默這位「原子彈之父」在核子武器發展過程中的糾結。它也讓我們思考許多問題,例如:科學家應該無限制地追求科學技術進步,抑或要用主觀的倫理價值來限制科學的發展?科學對這個世界造成的「功」與「過」,科學家要因此享有榮耀或背負罪責嗎?這些都已跳脫了單純「專家學者」的思考,而進入了「知識分子」所關切的世界。
美國司法部今天控告馬斯克(Elon Musk)的火箭和衛星公司SpaceX,指該公司在招募人才時,涉嫌歧視難民與在美國尋求庇護者。
今年以來,美國經濟下行疑慮逐漸消散,第二季經濟成長高達2.4%,遠高於去年12月市場預期的0.5%,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GDP模型更是預測第三季美國經濟成長高達5.8%。向來美國景氣表現優異,全球就雨露均霑,資金轉向非美資產,風險偏好升溫,美元則相對走弱。
中美洲議會通過決議,取消台灣立法院「常駐觀察員」地位,由中國大陸全國人大取代。這項「排台納中」案是2021年和我國斷交的尼加拉瓜所提,結果以近2/3多數獲得通過,重演半世紀前中華民國被2758號決議案踢出聯合國的惡夢,恐怕這將是一場更可怕惡夢的開始。
生技股利多題材一棒接一棒,保瑞、美時、大學光半年報繳出佳績,東洋、高端受惠於流感疫苗即將施打,寶齡、智擎、逸達、中裕的藥證/臨床有進展,加上台新藥授權帶動台耀出現母以子貴行情,為多頭添加動能,成為當前資金的避風港。
中國恒大在美國曼哈頓破產法院依《破產法》第15章聲請破產保護。路透報導稱,《美國破產法》第15章旨在保護正在重組的非美國企業,阻止債權人在美國提起訴訟或扣押資產。有大陸媒體引述大陸法律界人士指,恒大這次申請的是破產保護,有助債務人通過破產重整程序使公司起死回生,又估計這次事件對恒大在大陸的房產影響不大。
大陸房地產接二連三爆雷,恒大、碧桂園、「中植系」的中融信託等都陸續傳出財務吃緊。今天傳出恒大集團週四在紐約申請破產。
越南電動車新創VinFast 15日於那斯達克上市,股價首日狂飆254%收37.06美元,市值暴衝至逾850億美元,甚至還比傳統車商福斯與福特汽車都還要高,榮登美國上市的越南企業市值一哥。
熱募84億元、首檔為小資族量身打造的債券ETF-統一美債20年ETF(00931B)以掛牌前1.9萬人的受益人數,空降第八大債券ETF,該檔ETF掛牌前的受益人中有99.55%為自然人,逼近100%的自然人純度,受小資族青睞。
市場觀察: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8.7萬人,預期為增加20萬人,表現不如預期;7月份ISM服務業指數為52.7,亦低於預期53,顯示經濟數據正緩步溫和下降,但仍可支撐民眾消費力道,故美國經濟呈現軟著陸方式機率較大。
國內牛肉產業一年約320億元,進口的美牛獨占鰲頭,市占率達48~49%,狠甩第二名澳洲的20%和日本的2%。美國肉類出口協會駐華辦事處長吳秋衡說,由於美牛具有四大優勢,未來市占目標要衝上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