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非農就業的搜尋結果,共299筆
全球總經觀察: 從最近美國所公布一連串的經濟數據來看,除了消費動能維持高檔水準,7月零售銷售仍較前月增加0.7%且優於預期外,就業數據亦呈現溫和下滑態勢,新增非農就業連續三個月低於20萬人,而失業率亦來到2022年2月以來新高的3.8%,種種跡象均顯示聯準會(Fed)從去年至今對抗通膨所採取的升息策略仍在正確的路上,而市場對於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期待也是愈來愈高,高盛更將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衰退機率從先前預估的20%下調至15%,華爾街氛圍明顯轉為樂觀。
量能萎縮、主流暫歇,指數維持高檔震盪,然而產業依舊持穩輪動,個股視八月業績表現,與籌碼面變化調整股價。
近期數據顯示疫情後較為熱絡的歐美服務業有逐漸降溫的趨勢,7月份美國Markit服務業PMI初值51,為今年3月以來新低;7月份職位空缺數為882.7萬個,為2021年6月以來最低值,顯示市場對勞動力的需求有所放緩。隨著就業景氣放緩,10年期美債殖利率自高點回落,帶動金價於8月下旬以來反彈。
下周國際新聞事件
美國勞工統計局4日公布7月就業報告、結果喜憂參半。非農就業人數單月新增18.7萬人,雖為連續第二月就業成長呈現放緩,不過薪資成長依然強勁,凸顯就業市場持續緊繃。
根據路透社所做的調查,儘管聯準會從去年3月起持續大舉升息,政策緊縮力道之強為40年來之最,但美國的就業市場仍然緊俏,6月份的失業率應該已從7個月高點回落,且薪資增長也仍然強勁。
歷經去年的積極升息後,通膨降溫也使得今年來主要央行升息動作不若去年積極,市場風險情緒改善下,也帶動今年來全球主要股市表現漲多跌少,其中美、歐主要股市累積漲幅都達雙位數,加上在AI題材的助攻下,科技股表現更是一掃過往陰霾,費城半導體與NASDAQ指數表現強勁,連帶海外股票基金也是漲多跌少,其中美國股票型與歐洲型基金今年至今平均績效近22.08%和12.54%表現最佳,大陸因經濟復甦不均下,股市漲幅相對落後,基金平均表現也較差強人意。
回顧上半年,主要成熟市場取得不錯升幅成績,其中一個原因是全球及美國的經濟成長率高於預期,使市場減少對衰退的疑慮。同時,也會發現2022年跌幅較深的板塊,2023年有較理想的反彈。
美國勞工統計局2日公布5月失業率創七個月新高,但非農就業人數連續三個月增加,顯示經濟面對聯準會持續升息和通膨壓力居高不下仍具彈性,使勞動市場人力供應依舊緊張。
國發會將於周五(26日)公布4月景氣報告,在出口衰退,投資觀望的影響下,亮出連續第六個月藍燈的機會大,反映景氣依舊低迷。
美國4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5.3萬人優於預期,失業率降至3.4%的逾50年低點,顯示即便經濟降溫與銀行業持續動盪,美國就業市場依然強勁。
美股28日在英特爾和埃克森美孚財報亮麗帶動下收紅,道瓊指數並繳出今年1月來最佳單月漲幅,標普指數月線則是連二紅。本周投資人聚焦美歐央行決策及美國4月就業報告,數據顯示,通膨仍頑強,強化聯準會升息1碼的預期。
國發會為準確反映景氣,正著手進行景氣燈號的通盤檢討,近年反映鈍化的「非農就業人數」將尋找適當的指標替代,至於過去曾有意納入燈號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於資料時間不夠長,因此本次仍不考慮將其納入,預計7月景氣燈號將改採新版對外發布。
總經與市場分析: 銀行業危機餘波盪漾,但在聯準會釋放流動性之後,銀行業風波暫時獲得舒緩,3月上旬以來聯準會資產負債表規模由8.3兆美元升至8.7兆美元,其中透過貼現窗口及銀行定期融資計劃(Bank Term Funding Program、BTFP)向銀行業釋出1,500億美元以上的流動性,先前遭到接管的矽谷銀行及標誌銀行也成功找到買家,短期風暴未再擴大。
隨著銀行破產的利空逐漸淡化,焦點慢慢地轉回打擊通膨。
美國3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3.6萬人,創下2020年12月以來最低,失業率降至3.5%低於預期,顯示美國勞動市場降溫,且薪資成長創下近兩年新低,推升市場對於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循環接近尾聲的期待。
美國勞工部7日公布,3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3.6萬人,低於市場預估的23.8萬人與2月的增加32.6萬人,此為2020年12月以來最低。顯示美國勞動市場降溫,推升市場對於聯準會(Fed)升息循環接近尾聲的預期。
在經歷矽谷銀行的風波,一連串的金融動盪在國際蔓延後,又呈現風險收斂,市場似乎逐漸跳脫不確定性的擔憂,不管是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出來喊話,又或者是第一公民銀行出來接手,都讓國際金融風險慢慢按下暫停鍵。
美國2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幅放緩至31.1萬人,但依然遠高於市場預期,失業率略升至3.6%,顯示就業市場持續緊俏,為美國聯準會(Fed)3月例會加大升息提供支持。
四美股主要指數全面重挫約2%,銀行股帶來最大的拖累,以及投資人擔心周五公布的非農就業報告可能促使聯準會在升息方面變得更加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