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韓國gdp的搜尋結果,共358筆
韓國官方31日統計資料顯示,當地2月工業生產大幅減少,但零售銷售卻是反彈強勁,表示韓國較依賴貿易的經濟,目前復甦狀況並非齊頭式的成長。
韓國國會30日可望通過一項法案,那就是讓企業透過減稅方式來投資半導體,藉此希望能擴大科技產業版圖。
韓國銀行今天公布2022年第4季與年度國民所得初步統計,受韓元匯率大貶影響,2022年韓國人均國民所得毛額(GNI)較2021年減少7.7%,來到3萬2661美元,時隔20年被台灣反超。
韓聯社報導,韓國央行27日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重新開放」(即疫後經濟重啟)等措施,將推動今年中國經濟增速上升2個百分點,進而可將韓國經濟增速抬升0.3個百分點。
受到韓國央行暫不調升利率的激勵,韓股23日開高震盪走高,盤中最高來到2,449.62點,最後收在2,439.09點,漲21.41點或0.89%。同時,韓元走升,外資法人共買超3008.7億韓元。
受到韓國央行暫停調升利率的激勵,韓股23日開高震盪走高,盤中最高來到2,449.62點,目前則在2,446.71點,漲29.03點或1.2%。同時,韓元也走升。
與市場大部分臆測一樣,韓國央行23日沒有再次調升利率。不過,為了打壓大漲的通膨,從2021年8月升息周期開始後,韓國至少已升息10次,當地利率也從歷史新低0.5%,一舉衝高至目前3.5%。
韓國貿易協會(KITA)國際貿易通商研究院12日發行的《中國經濟重啟對韓國經濟影響分析報告》指出,中國大陸經濟若從今年第二季起全面反彈,對大陸依存度較高的韓國,經濟和出口形勢有望好轉。
受到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看好韓國今年經濟成長,以及韓國三星季報不佳影響,韓股31日走跌,目前在2,440.44點,跌10.03點或0.41%。同時,韓元也走貶。
韓國央行26日發佈,韓國2022年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前季衰退0.4%。這是2020年第二季以來時隔10個季度單季GDP出現負增長。
新聞提要■為因應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韓國總統尹錫悅成立的「未來勞動市場研究會」強烈建議,延後退休年齡、並改革現有的薪資體制,卻不為韓國勞工組織所認同,對政策建言,總評為是將「勞動地獄變成現實」。
不畏經濟成長趨緩以及疫情未明顯消褪下,韓股22日止跌回升,目前在2,345.12點,漲16.17點或0.69%。同時,韓元也升值。
韓國政府21日公布的半年經濟展望報告預期,明年韓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1.6%,與6月預期的2.5%相比大幅下修,主因是全球經濟前景惡化衝擊韓國出口需求,且央行升息也打擊國內消費支出。最新報告預期明年韓國通膨率平均值約3.5%,也高於6月預期的3.0%。韓國今年GDP可望成長2.5%。
在大型類股走高帶動下,韓股14日挑戰重回重要關卡,盤中一度來到2,400.18點,最後收在2,399.25點,漲26.85點或1.13%。同時,韓元走升,外資法人共買超2286億韓元。
在大型類股走高帶動下,韓股14日挑戰重回重要關卡,盤中一度來到2,397.91點,目前則在2,390.9點,漲18.5點或0.78%。同時,韓元也走升。
在全球利空消息罩頂下,全球信評業者穆迪(Moody's)也加入看壞韓國2023年經濟成長,故從之前預估值2.4%降至2%。
韓國央行24日宣布再度調高利率,但韓股卻似乎沒有受到影響,大盤開高走高,收在2,441.33點,漲23.32點或0.96%,連兩天走高。同時,韓元大升,外資法人也買超661億韓元。
韓國央行24日宣布再度調高利率,但韓股卻似乎沒有受到影響,大盤開高走高,目前在2,431.93點,漲13.92點或0.58%。同時,韓元也大幅升值。
考量到減少對經濟成長與金融市場造成更多衝擊,但又不得不升息下,故韓國央行二十四日只有調高一碼,符合市場預期。同時,也雙雙下修明年GDP以及通膨預估值。至於韓國利率要升到哪裡才是頭,部分與會專家認為是3.5%。
面對當地通膨還是處於高檔,以及聯準會大力升息之下,韓國央行也被逼得頻頻調高利率。但礙於韓國經濟成長似乎趨緩,外界預估,韓國央行24日還會升息,只是這次應該只會小升一碼,就是25個基本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