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預拌混凝土價格的搜尋結果,共120筆
營建成本漲不停,危老都更推動面臨困境,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最新資料顯示,代表營建成本的營造工程指數CCI指數,今年3月最新數值109.5,再度創下歷史新高,讓許多建商苦不堪言,而且受到成本大幅上升、成本無法有效掌控衝擊,去年全台最火熱危老都更熱區北市,危老重建核准件數僅剩下152件,年減量逼近3成,創近3年新低,市場更傳出不少危老案玩不下去的狀態。
國內市場價量穩定,大陸水泥價格調漲,加上轉投資電力、能源事業的加持,水泥廠3月營運重回成長軌道,台泥(1101)、亞泥(1102)、信大水泥(1109)首季營收月月增。
農曆春節過後,大陸水泥價格連三漲,尤其解封後,水泥廠的平均出貨量由年前的5成提升到6成以上,國內水泥及預拌混凝土價格也維持在歷史高點。水泥廠指出,水泥產業2023年的營運表現,將從2022年谷底逆轉勝,出現明顯的成長。
亞泥(1102)17日在法說會指出,大陸華中區農曆春節過後,市場發貨量增加,價格微漲,各家水泥廠庫容比降低,應可確定大陸水泥市場已逐漸從去年第四季的谷底攀升,亞泥中國今年全年營運應可呈「逐季走高」格局。市場預期,亞泥2023年國內水泥本業加上轉投資事業的營運績效,將可比去年有兩位數成長。
水泥及預拌混凝土本業「價漲量增」,加上子公司處分資產,幸福(1108)去年稅後純益5.81億元,創30年以來高峰,年增121.66%,EPS達1.44元,董事會決議擬配發現金股息0.8元,以幸福16日收盤價計,殖利率為6.15%。
抓到了!立案調查多年,公平會昨宣布查獲台泥、國產、亞東3大廠,與桃園區域業者廠商共18家混凝土業者,有私下協調分配、避免互搶客戶等聯合行為,導致預拌混凝土價遭拉抬,決定重罰總共2.1億元,其中台泥、國產兩家罰5000萬最重。但是台泥、亞東都喊冤否認,表示後續會提出行政訴訟來救濟。
公平會18日表示,日前委員會議審議通過,台灣水泥、國產建材實業、亞東預拌混凝土等三家全國業者及桃園市15家區域業者,因合意共同分配交易對象、足以影響市場功能,違反「聯合行為」規定,裁處最高5,000萬元的罰鍰,總金額共計2億1,310萬元。
主要生產原料煤碳價格飆漲,加上市場需求增加,國內水泥價格已衝高到近十年高峰,每噸超過3,000元。而預拌混凝土也因原料水泥價格上漲,每立方市價也接近3,000元。
水泥暨混凝土廠環泥(1104)受惠於科技大廠於南台灣擴產,並帶動周邊房地產需求效應,混凝土出貨量大增,9日公布第三季財報,累計前三季營收50.64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14.36億元,EPS 2.2元。
受原物料價格上漲影響,達欣工(2535)董事會2日通過財報,今年前三季營收127.16億元,年成長21.62%,稅後純益7.89億元,年減7.56%,EPS為2.43元。
受到原物料價格上漲影響,達欣工(2535)董事會2日通過第三季財報,累計前三季稅後淨利7.89億元,年減7.56%,每股稅後淨利(EPS)2.43元。
國內預拌混凝土價格隨水泥、爐石粉等物料漲價而調升,預拌混凝土廠今年本業毛利肯定比去年好。
環泥(1104)手握超過300萬立方米的預拌混凝土總待提量訂單,加上轉投資持股29.86%的六和機械今年貢獻度大增六成,又有資產重估加持,預期今年獲利可望創近五年新高。
由於國內煉鋼廠產能緩降,生產爐石粉原料減少,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指出,以國內爐石粉的產量及庫存量估算,到第四季預拌混凝土廠每月缺5萬~6萬噸,希望相關單位能加速進口量或增加國內產量,以免預拌混凝土供給不足、價格上漲。
由於國內煉鋼廠降緩產能,生產爐石粉原料減少,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指出,以國內爐石粉的產量及庫存量估算,到第四季,國內預拌混凝土廠每月還缺5、6萬噸的爐石粉,希望相關單位能加速增加進口量或增加國內產量,以免造成預拌混凝土供給不足、價格上漲。
中國商務部宣布今天起暫停對台出口天然砂,國內預拌混凝土業者表示,由於中國天然砂內銷價格好,台灣業者幾乎搶不到,今天的禁令對業者暫時沒有影響。
大陸市場需求不旺、價格持續探底;國內房地產開工率下滑,水泥廠下半年營運恐面臨「旺季不旺」。法人指出,下半年雖是水泥產業傳統旺季,但在煤炭價格持續在高檔、國內電價大漲下,台泥(1101)、亞泥(1102)、嘉泥(1103)、信大(1109)的營運將會是營收持平、獲利衰退格局。
預拌混凝土價格已從4月上漲,加上逐漸進入出貨旺季,國內預拌混凝土廠環泥(1104)、國產建材(2504)、力泰(5520)指出,漲價效應已陸續在第二季訂單出貨顯現,加上旺季需求可望從第二季後陸續加溫,在訂單無虞下,預期下半年會進入出貨高峰。
在大陸混凝土價格保持穩定下,大陸重慶地區預拌混凝土廠永固-KY(5546)2022年第一季稅後淨利0.5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14.4%,每股稅後盈餘(EPS)0.61元。
受到大陸房地產投資下滑,水泥需求承壓、疫情擴散封城,開工率降;煤炭等能源成本高漲,水泥廠上半年營運遇逆風。不過,隨著大陸可望陸續解封、基建工程加速,且國內水泥預拌混凝土將要調漲,台泥(1101)、亞泥(1102)、環泥(1104)及信大(1109)預期,今年水泥廠營運將會呈「倒吃甘蔗」,下半年回溫。